正文 第24章 躍進號觸礁(1 / 1)

躍進號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艘萬噸輪。1965年4月它開始首航日本。

1965年5月1日13時55分,當躍進號行駛到南朝鮮濟洲島附近的蘇岩礁海域時,突然發出我輪受擊,損傷嚴重的緊急求救密電,14時10分,又發出SOS國際求救信號,不久巨輪就沉沒了。

對於躍進號突然失事沉沒的原因,外電報道很多,有的說,出事時有巨大的爆炸聲響,顯然係遭到武器攻擊;有的說,是遭到來曆不明潛艇的攻擊;日本全亞細亞廣播電台發布:中國生產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巨輪躍進號因腹部中了魚雷而沉沒。外國輿論大都認為躍進號的沉沒是政治事件。因此,調查躍進號沉沒的原因,受到國際國內的關注。

周恩來總理親自領導了這次事故的調查工作。周總理於事發第三天就接見了躍進號的主要船員,詳細詢問了有關情節。5月12日,周總理乘飛機到上海,再一次聽取躍進號上被營救人員的彙報。周總理反複強調,到出事海域查實情況是關鍵的一步,隻有進行海底探摸,獲得物證,才能判斷出是受到敵方攻擊,還是航行觸礁。在沒有取得確鑿證據之前,不做結論,不發消息。周總理還指示海軍和交通部聯合組織海上編隊前往現場調查。

在周總理的親自關懷和具體指導下,5月18日9時,由10艘艦船組成的海上編隊(包括潛水工作船、護衛艇、獵潛艇、掃雷艇等組成的調查分隊和戰鬥警戒分隊)從上海吳淞港起航。編隊由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政治委員劉浩天率領。19日到達現場,20日找到蘇岩礁,22日發現躍進號失事沉沒位置。24日潛水員摸到沉船船首上的躍進二字,該船錨孔朝上,甲板近似垂直,船體左傾側臥海底。在整個水下調查階段,海軍和交通部經過認真挑選,集中了25名優秀潛水員先後下潛72人次,一次下水作業時間超過30分鍾的占694%,有三人次水下作業時間超過1小時。這在當時世界潛水史上也是罕見的。潛水的醫務保障工作由海軍醫學研究院負責。經過潛水員多次水下探摸,發現躍進號沉船有破洞之處,凹陷5處,龍骨折裂1處,其中最大的破洞長17米,寬15厘米,在銅板凹陷處有壓碎的礁石和紫紅色的漆皮殘片。潛水員還從沉船和在蘇岩礁被撞處取回包括航海日誌在內的29件物品。

海上編隊指揮員將上述情況用電報發往北京。周總理在看完最後一份電報後,指示新華社發表聲明:經過周密的調查,已經證實躍進號是觸礁而沉沒的。中國政府的聲明,平息了外國報紙的種種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