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2 / 2)

馬車的車輪骨碌碌轉起的同時,元鶴放下手中攥著的簾布,隱約聽見陶眠咕噥了一句,大概是“不能放心”之類的。

他知道陶眠一向牽掛弟子,離別之際總是叫人無比傷感。

元鶴坐在馬車中間,心裏想的是,下次再回到桃花山,見陶眠,又不知是何年月。

他甚至不敢保證自己能活到那個時刻,他這條命是借來的,身不由己。

元鶴從芥子袋中取出一張麵具。

麵具的右上是殘缺的,能把他的右眼和額頭露出一小塊。

從麵具中間,大致能分成左右兩部分,一黑一白。

黑和白交界的地方,是魚尾的形狀。

元鶴將麵具戴在臉上,嘴角抹平,不見任何溫柔神色。

通往皇城的路深幽冷肅,天仿佛永遠不會亮起,暗色的幕重重地壓著大地。

從高處看隻有零星一點的馬車,正如一枚黑色的棋子,最後落在棋盤之上。

第362章 白魚先生

京城有家店,名為墨釣軒,是個別致的地方。

這家店不賣胭脂水粉,不賣綾羅綢緞,但城中的大官和豪族都是它的常客,各式各樣的華貴車轎經常停在門口。

門口永遠站著一個小童,有時是男孩,有時是女孩。男童啞,女童盲,來客人的時候,便是兩個小童配合著把客人領到墨釣軒的主人麵前。

而這位墨釣軒的主人,無人知他真實的姓名年齡。

他被喚作白魚先生,一身素凈的白衣,外搭黑紗料的罩衫,發冠束起,一根魚尾玉簪橫在發髻之間。

白魚先生是聞名京城的解夢師。這些達官貴人,因為做了不少虧心事,常有被噩夢纏身、不得安寢之苦。隻要到白魚先生這裏把夢解上一回,便能安枕無憂好一段日子。

白魚先生算前事百算百中,算前塵、忘前塵。

他有一套獨門秘法,正因為掌握此法,才使得他能洞悉人心,無比精準地尋找出客人心中的隱疾,並將其剜去。

客人們一傳十,十傳百,白魚先生的名氣越來越大,但他仍然保持著過去每天隻予三簽的習慣,隻為三位客人解夢。

連襄是今日的首簽,但她是三位客人中到得最晚的。

墨釣軒位於一條窄巷的最末端,是專門考慮到這些客人的尊貴身份,才選了這麼個僻靜之所。

連襄戴著幃帽,遮住麵容。今日為了不暴露皇家身份,轎子也隻選了普通的一頂。

她的貼身丫鬟紅苕主動上前扶著,聽連襄在她耳邊絮絮抱怨。

“昨晚又是一場攪得人不安生的夢,我的頭到現在都絲絲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