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2 / 2)

陶眠的神情演得特別真,老頭信了他的鬼話。

“可惜了,老夫的學道衣缽,還以為終於找到了傳人。”

“先生再去尋有緣人吧,”陶眠勸他,“對你有好處。”

如果他真拜了老頭當師父,以他的仙人身份,他怕老頭承受不住,就地嘎了。

……

話說道嗔怎麼啥事沒有?就算他們之間是假的師徒,那也是在全宗門眼前見證過的……

陶眠有點奇怪。

這個道嗔真的很迷。

楊先生終究是答應了他,不過也約定好,要等下節課之後,才能帶陶眠去看。

他上課是很認真的,要花很多時間準備。

楊先生在吃飯的時候,還在和陶眠感慨。

“小吳,現在像你這樣好學的弟子可不多咯。”老頭舉起手中冷掉的茶,望著屋外打鬧嬉戲的弟子們,嘆息一聲。

他是在桐山派長大的,因為靈根不純,仙術習不來,就去山外讀書,考取功名,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學成之後歸山教書。

楊先生當初還考中了舉人呢。

“可惜啊,可惜,”他幽幽地說道,“現在的孩子,一心想的是如何一劍驚世人,奪得天下第一。沒人願意鉆故紙堆,坐冷板凳了。

但是奪來了天下第一又如何呢?第一之後還有第一,漫漫無窮已,舊的總要被新的替代。

哪怕當初盛極一時的青渺宗,如今也是岌岌無名的落魄門派了。若是顧宗主在,親眼目睹了此情此景,又該,作何想呢。

而我們這桐山派,不過是又一個青渺宗罷了。

要是桐盛老祖在就好了。要是他在,哎……”

老先生又是一嘆,陶眠不知該如何寬慰他。

逝者如斯夫。那千古的興衰,也不過如同堂前的燈火,明滅有時矣。

第136章 畫卷

(回旋一刀飛來)

自打楊先生答應陶眠要帶他去看那幅畫後,陶眠每天上課腰也不酸了,精神也不萎靡了,對待李昌化的眼神都柔和了。

“李師兄,早啊!”

李昌化每每看見他,就跟見了鬼似的,恨不得躲得遠遠的。

小陶仙君在搞人心態這方麵的確是天賦異稟。

至於另外一同進山的兩人,李風蟬最近有空就往醫堂跑,她和於堂主似乎關係處得很不錯,大概是脾氣對上了。

於堂主偶爾會教教她醫術,扔給她幾本書看。

沈泊舟在哪裏都會適應得很好,隨遇而安。阿九說要回玄機樓一趟,取點東西過來,那個被雷劈了的祖師像不大好修復。所以這幾日都是師徒二人朝夕相對。

道嗔這個師父雖然是名義上的,但什麼都不做,他心裏虛。

相比較陶眠,他一眼看出沈泊舟的底子更弱,主動提出來要教教他內功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