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泊舟自覺失言,連聲道歉。
千裏之外的榮箏打了個噴嚏,又皺皺鼻尖。
是誰在誇她?
祭拜過師兄師姐,沈泊舟才算正式入了桃花山的師門。
該傳授功法了。
金手指交給陶眠的兩本秘笈,一本《冰夷劍法》,顧名思義,是劍法。
冰夷是傳說中的萬川之神,和沈泊舟的水靈根相契合。
至於另一本《忘川訣》,則是法術。
這種法術能夠引天地之水,隨術者之心而動。熟練操運此法者,據說能於平地招來滔天洪波巨浪,令敵人在瞬息間湮滅無蹤。
一言以蔽之,很牛。
陶眠很少詳細地給他的弟子講解秘笈功法,懶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他的徒弟都太聰明了。
流雪也被囊括在聰明人的行伍中。她的天賦隻是沒有點在修煉這裏,不能否認她是個冰雪聰穎的人。
但沈泊舟比陶眠想象得吃力。
他的天資擺在這裏,卻不知道該怎麼利用。靈根殘缺更是讓修煉變得雪上加霜。
陶眠再一次生出疑問。
千燈樓初遇,他和當時的沈泊舟有過短暫交手。對方雖然莽夫一條,但能看得出是有功底的。
怎麼掉進湖裏之後,就倒退成零基礎了?
水進腦子了?
……
陶眠不是調侃,是很嚴肅地在心底發出疑問。
他也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教學方式出了問題。
本來陶眠隻是想讓沈泊舟先試試看,翻開了《冰夷劍法》的第一頁,練第一式瀾起。
甚至都沒有動真劍,隻是用桃枝隨便比劃兩下。
瀾起是基礎式,持劍,劍尖朝下,沿著身體的斜前方向上一挑,受到靈力和劍氣的影響,在空中會出現一道波紋,仿佛水的波瀾。
在這一式的基礎之上,後麵那些劍招才能生發演化出來。
為了讓劍勢更清晰地顯現,陶眠在院子中央擺放了一張凳子,上麵立著一隻瓦罐。
他的左手持桃枝,手腕一折,劍尖上挑,那瓦罐突然從中間出現縫隙,均勻地分成兩半。
這一手看似簡單,但能把瓦罐分得如此平均,裂而不碎,也能看出仙人功底深厚。
“小六,來,你試試。”
陶眠讓讓位子,給沈泊舟機會。
沈泊舟有樣學樣,模仿著方才師父的動作,壓腕,起手。
瓦罐紋絲未動。
陶眠比徒弟還差異。
怎麼沒裂?
就算不像他那樣對半分,怎麼也該開個口才對?
陶眠不理解,又給他演示一遍,還耐心地告訴他怎麼運作靈力,怎麼讓靈力附著在劍身,再順著劍尖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