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食物,一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誰離得了食物呢?可麵對林林總總的食物,我們卻沒有方向感,不知該吃啥。更不知怎樣吃。許多主婦在菜市場或超市轉了一圈又一圈,越轉越迷茫。當前的食品安全問題更是給人們敲響了警鍾,還有什麼能吃呢?

本人從事營養工作20多年,從研究自然科學、虹膜營養學、平衡醫學、自然醫學和遺傳基因學五門學科中,提倡“整體排毒、整體調理、整體均衡營養”的自然健康理念。我在美國學習和工作多年,吸收了國際上先進的食物營養學以及虹膜營養學知識,再結合中華民族傳統的中醫理論、烹飪的理論和實際,終於將這本書呈現在廣大讀者麵前。我衷心希望,您看過這本書後,應該知道如何去吃,怎麼吃才更健康,哪些食物適合自己。

比如,同樣是吃水果,現在流行按月吃時令水果,還有一份“時令水果大全表”流行於市,“1月吃獼猴桃,2月吃甘蔗,3月吃菠蘿,4月吃芒果、山竹,5月吃草莓、荔技,6月吃櫻桃,7月吃桃子、李子,8月吃西瓜,9月吃葡萄,10月柿子、梨子,11月吃蘋果,12月吃桔子”,這很好!吃水果要符合其本身的特定季節,必須是時令自然產出的。不過,在我看來,如果說是看著時間表來吃,不如對照自己的體質來吃。中醫強調均衡、陰陽調和,體質偏熱的人可以多吃寒涼性的食物,體質偏寒的人可以多吃溫熱性的食物,不同水果“寒、熱、溫、涼”的個性是不一樣的,比如說香蕉,性寒味甘,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潤肺止咳、降低血壓和滋補作用等。但香蕉性質偏寒,胃痛腹涼、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再比如說西瓜,腸胃功能不好,大便稀爛的人,都不宜吃得太多,因為西瓜性涼,多吃會損傷脾胃,影響食欲。此外,糖尿病、痛風、高血脂的人也不宜多吃。

再比如說同樣是蔬菜,怎樣留住蔬菜中的營養呢?蔬菜幾乎每一部分都有營養價值,而綠葉是植物合成營養成分的工廠,也是營養之精華,如:白菜外層綠葉中的胡蘿卜素濃度要比中心白色葉子高十幾倍,維生素C也要高好幾倍;萵筍葉子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含量都高於萵筍的莖;青椒和冬瓜的白色芯部都是維生素C含量特別高的地方,丟掉了相當的可惜。本人結合食物營養知識,還不斷地請教一些大廚的高見,獲得一些小秘方,例如:炒青菜時可別把邊上葉子丟棄了,如果覺得混起來炒吃口感不是很好,可以掰下來,另作一盤青菜;如芹菜葉可以加點胡蘿卜絲拌涼菜,就是一道補鈣護眼的爽口小菜了。我們喜歡削掉茄子、蘿卜、甘薯、番茄等蔬菜的皮,就等於去掉了防癌物質。辛辣的蘿卜皮中含有相當多的異硫氰酸酯類物質,它正是蘿卜防癌作用的關鍵部分。茄子皮集中了茄子的絕大部分花青素抗氧化成分,也含有很高濃度的果膠和類黃酮。甘薯和番茄的皮富含抗氧化成分和膳食纖維,也有一定防癌功效。

吃什麼、怎麼吃,什麼時間吃,因人而異,這些都是科學,都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在這本書裏,我們詳細做了介紹和對照,全方位解密兩百多種最常見的食物營養和飲食健康禁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讓我們擁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我們在認識了食物的密碼之後,還要了解自己身體的密碼,隻有兩者合一,相得益彰,才能真正做到錦上添花,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醫生。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我的很多朋友都付出了辛苦的勞動。特別是為了讓人們更了解食物是如何生長的,添加了食物的生長圖片,有部分內容由青青田園(www.aati

anyuan.com)友情提供的,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謝!

蒲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