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ensky,Harold L.& Lebeaux,Charles N.,1965,Industrial Social and Social Welfare,the Free Press.

WorldBank,2000,World development Report2000/2001:Attacking Poverty,the WorldBank Publication,Washington,D.C.

WorldBank,2003,China Country Economic Memorandum:Promoting Growth with Equity,the WorldBank Publication,Washington D.C.

WorldBank,2004,ABetter Investment Climate for Everyone:World Development Report2005,the WorldBank Public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法]米歇爾·阿爾貝爾:《資本主義反對資本主義》,楊祖功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法]雷蒙· 阿隆,葛智強等譯,《社會學主要思潮》,華夏出版社2000年版。

[德]艾哈德:《來自競爭的繁榮》,祝世康、穆家驥譯,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意]艾斯平安德森編:《轉變中的福利國家》,重慶出版社2003年版。

[美]曼庫爾·奧爾森:《國家興衰探源:經濟增長、滯脹與社會僵化的新描述》,呂應中譯,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美]曼庫爾·奧爾森:《權力與繁榮》,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年版。

[英]貝弗裏奇:《貝弗裏奇報告——社會保險和相關服務》,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研究所組織翻譯,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美]愛·麥·伯恩斯:《當代世界政治理論》,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烏·貝克等:《全球化與政治》,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英]卡爾·波蘭尼:《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常宗虎:《重構中國社會保障體製的有益探索——全國社會福利理論與政策研討會綜述》,《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曹中屏、田仲文:《近代世界與城市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陳曦文:《英國16世紀經濟變革與政策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陳澤環:《個人自由與社會義務——當代德國經濟論理學研究》,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版。

德國《星期五》周報專訪:《德國社民黨和英國工黨超越“第三條道路”》,張文紅譯,《國外理論動態》2009年第6期。

丁建定:《試論近代晚期西歐的社會保障製度》,《史學月刊》1997年第4期。

丁建定:《從濟貧到社會保險:英國現代社會保障製度的建立(1870—1914)》,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丁建弘主編:《發達國家的現代化道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丁元竹主編:《建設健康和諧社會》,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版。

都春雯:《對社會保障經濟增長效率和社會分配效率的思考》,《人口與經濟》2004年第6期。

[美]杜讚奇:《文化、權力與國家》,王福明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段若鵬、鍾聲、王心富、李拓:《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階層結構變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現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莫瑞吉歐·費雷拉:《歐洲福利國家:黃金般的成就與白銀般的前景》,張文成編譯,《經濟社會體製比較》2008年第4期。

高德步:《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協調發展——英國經濟史實例考察》,《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第4期。

[英]伊恩·高夫:《福利國家的政治經濟學》,古允文譯,巨流圖書公司1995年版。

[英]霍華德·格倫內斯特:《英國社會政策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日]宮崎犀一、奧村茂次、森田桐郎編:《近代國際經濟要覽(16世紀以來)》,陳小洪等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版。

關信平、鄭飛北:《〈社會政策議程〉、歐盟擴大與歐盟社會政策》,《南開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5月。

[英]H.J.哈巴庫克、M.M.波斯坦等主編:《劍橋歐洲經濟史》第六卷,王春法等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7頁。

[英]桑德拉·哈爾珀琳:《現代歐洲的戰爭與社會變遷:大轉型再探》,唐皇鳳、武小凱譯,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德]H.羅夫爾·哈賽等:《社會市場經濟辭典》,衛茂平等譯,複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何璐:《歐洲社會黨倡導“新社會歐洲”理念》,《當代世界》2007年第5期。

[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帝國的年代》,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胡鞍鋼:《利國利民、長治久安的基石——關於建立全國統一基本社會保障製度、開征社會保障稅的建議》,《中國國情分析研究報告》總299期,2001年4月12日。

胡鞍鋼、王紹光、周建明:《第二次轉型:國家製度建設》,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胡仲明:《論“第三條道路”的社會保障製度改革》,《長江論壇》2005年第2期。

黃素庵:《西歐福利國家麵麵觀》,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版。

侯建新:《社會轉型時期的西歐與中國》,濟南出版社2001年版。

[英]安東尼·吉登斯:《第三條道路:社會民主主義的複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安東尼·吉登斯、帕德裏克·戴蒙德、羅傑·裏德:《歐洲模式:全球歐洲、社會歐洲》,沈曉雷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美]馬爾科姆·吉利斯、德懷特·H.帕金斯等:《發展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景天魁:《最低生活保障製度:特點和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4年第4期。

景天魁等著:《社會公正理論與政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韓]具海根:《韓國工人——階級形成的文化與政治》,梁光嚴、張靜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英]克拉潘:《現代英國經濟史》上卷第一分冊,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美]史蒂文·克雷默:《西歐社會主義——一代人的經曆》,東方出版社1992年版。

[德]羅伯特·庫爾茨:《資本主義黑皮書——自由市場經濟的終曲》,錢敏汝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

[英]拉斯基:《論當代革命》,商務印書館1965年版。

賴德勝:《教育與收入分配》,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英]戴維·李、布賴恩·特納主編:《關於階級的衝突:晚期工業主義不平等之辯論》,薑輝譯,重慶出版社2005年版。

李培林:《中國貧富差距的心態影響和治理對策》,《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李振全:《聯邦德國社會保障製度的動力機製》,《新東方》2000年第9期。

[英]T.F.林賽、邁克爾·哈林頓:《英國保守黨》,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年版。

劉波:《論英國社會保障製度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互動關係》,《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1期。

劉超雄:《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英國政治》,《世界曆史》1990年第2期。

劉驥:《階級分化與代際分裂——歐洲福利國家的養老金政治》,《歐洲研究》2007年第3期。

劉燕生:《社會保障的起源、發展和道路選擇》,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劉玉安、武彬:《第三條道路:社會民主主義還是社會自由主義?》,《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