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沒有員工的滿意,就沒有顧客的滿意
惠普一直奉行這種觀點:沒有滿意的員工,就沒有滿意的客戶。所以各級管理人員的工作重點是令員工滿意。如果員工對公司不滿意,不可能指望員工發自內心地替客戶去著想,而為客戶著想恰恰就是為公司的長遠利益著想,隻有那些真正關心客戶利益的企業才能長久地生存下去。
在惠普,隻要一個人成為管理者,他的上司就會告訴他:作為管理者,從今以後員工比客戶更重要。為什麼呢?因為管理者的客戶其實就是部下,這些人是管理者最主要、最直接麵對的“內部客戶”。
讓部下滿意,就是為公司的利益著想。當然,在國內很多企業裏並不認同這種觀念,他們認為應該是客戶至上(當然更多的是停留在口號上,而沒有幾個真的去實踐),似乎客戶比員工更重要。但是要看對誰而言,不能一概而論。
為了了解員工的心聲,不斷提高員工的滿意度,惠普每年都要進行一次員工滿意度調查。調查采用問卷方式,用不記名的辦法進行。
在問卷的設計上,答卷人基本上不用寫字,隻在相應的答案上塗黑即可;另外僅要求答卷人選擇性別和所屬的大部門,而不要求寫小部門。
所以,任何人即使看到某個卷子也不知道是誰答的。這樣的話,員工可以把自己真實的情況反映出來,而不用擔心答卷被上司看到後給自己穿小鞋。
員工在收到問卷時,同時會收到一個特製的信封。這個信封是專門設計的,封上以後,就無法再打開,一旦打開,就會損壞。
員工在答完問卷後,將問卷放在信封裏封好交上去,除了專門負責處理的人員以外,任何其他人都不能、也不敢拆開。在公司的人力資源部設置了一個專門的大箱子,員工把信封投遞到這個箱子裏。人力資源部把這些信封裝成大包,直接寄到公司總部負責統計的人員那裏。
在惠普,任何統計都不是在本地進行的,因為這些調查內容與本地人員可能有利益衝突,因而就難免會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作弊。在公司總部,有專門負責做這件事的統計人員,按照程序進行統計,並把統計的結果反饋給各個國家和地區。
統計分析報告出來後,都是一些結論性的東西,而且是針對一個分部、一個分公司或一個事業部等等,並不針對個人。通過這份統計分析報告,很容易看出各機構的管理水平,包括高層、中層和基層管理人員在員工心目中的形象,以及所在機構的戰略是否清晰、溝通是否順暢、管理人員對待員工是否公平、薪資是否有競爭力等等。
韓國精密機械株式會社實行著一種獨特的管理製度,即讓職工輪流當廠長管理廠務。一日廠長和真正的廠長一樣,擁有處理公務的權力。
當一日廠長對工人有批評意見時,要詳細記錄在工作日記上,並讓各部門的員工收閱。各部門、各車間的主管,得依據批評意見隨時核正自己的工作。
這個工廠實行“一日廠長製”後,大部分員工都坐過“廠長”的職位,工廠的向心力增強。工廠管理成效顯著,開展的第一年就節約生產成本 300 多萬美元。
巴西的SIMICO公司在這方麵就做得相當不錯。這家公司鼓勵自己的員工多出創意,員工隻要有了好的創意,公司就會給予充分的支持,以幫助員工實現夢想。他們始終將員工的成長和企業的發展緊密聯係。
正是有了這樣的共同目標,這家公司成長為了巴西最大的物業管理公司。SIMICO公司由於創新氣氛濃厚,被譽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公司。連續 20 年保持贏利的美國西南航空公司則通過處處為員工提供支持,保持了員工對公司的高度認同和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