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雪蓮馨辭朝省母(1 / 2)

第十七回 詩曰:

雙親未老已成名,人世榮華莫與衡。

有子果然諸事足,辭官原不為身輕。

離愁頓減同花笑,歡喜相逢擬夢情。

獨有倦遊人未至,空令二美計歸程。

卻說二小姐聞了柳友梅出使邊庭,招贅駙馬之說,心下已自驚慌。忽遇朝庭又點宮女,被人竟把名字報進,急得沒法。如玉小姐隻得把頭發剪下,扮作尼姑,瑞雲小姐要投江死節,幸虧朝霞一個女使,反有丈夫氣骨,親身代往,力救此難。這一日點去後,雪夫人與二小姐倒好生放心不下,隻得叫家人去打聽,看采辦官幾時起身,並看老爺回來的消息。家人去了不題。

卻說這報名的事,原是劉有美同著張良卿在嚴相公門下時,聞知雪公與柳友梅出使門庭,中了他計。人聞朝廷不日往蘇杭采辦宮女,便道是天賜機緣,因此在京中商議寫了一封假書,二人給了駕(假),星夜趕回蘇州,把假書叫張良卿先送至雪夫人處,慌了他手腳,亂了他主意,然後又叫媒婆來,吩咐了他進去說親,造出一段招駙馬沒對證的事,來哄騙他。誰料雪夫人立定主意,要等雪公回來,二小姐又立誌不肯再嫁,媒婆來回複了,心上又氣又惱,又沒法,隻得暗暗把二小姐的名字,報進府縣,做個大家不得行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計策。這一日聞知雪小姐已點去,采辦官要上京了,複細細打聽,方曉得是一位小姐,一個小姐已落發為尼了,心上又好笑,又反悔,又可惜,沒奈何隻得往杭州,到家中看看再作道理。張良卿與劉有美遂一同回杭州不題。

且說雪夫人叫家人出去打聽,家人去了一日方回來道:“稟知夫人,采辦官明日就起身了,太老爺的消息出使後,尚未有報。聞說小老爺已告假還鄉,就同蘇州府理刑楊老爺一同出京的,今早府裏人已去接了,也隻在早晚就到。”雪夫人道:“若早到一日,這點宮妃一事,也就易處,如今已是遲了,幾壞了我二位小姐,空送了一個俠女。”正說間,忽報小老爺回來了。雪夫人聽了,心上不勝歡喜,就如拾著了活寶的一般。不多時,雪蓮馨已進內堂。雪夫人忙來接著,便說道:“我兒你回來了麼?”雪蓮馨答道:“正是孩兒回來了。”隨跪在地下,拜了母親四拜,又與如玉小姐、瑞雲小姐相見過。雪蓮馨把如玉小姐仔細一看,記得昔日綠雲烏鬢,今變為道扮仙裝,不勝驚訝。又見二姐姐對著雪蓮馨俱垂首掩淚,心上一發疑惑,暗想道卻是為何?又見母親看了二小姐掩淚,亦為出涕不語。雪蓮馨道:“孩兒為家國多艱,久離膝下,有缺晨昏,望恕孩兒不孝之罪。”雪夫人道:“這也不消說了。”才要開口,不免又掉下淚來。雪蓮馨忙問道:“今日母子重逢,至親聚首,正宜歡喜,為何母親麵帶憂容?二姐姐亦愁眉不展,隻是掩淚,卻是何故?”雪夫人隻得拭幹了淚眼說道:“自你去後,家中不知受了多少驚惶。去歲聞你爹爹平安,心上稍寬。及到今春,報你與柳姐夫通中了,不勝可喜,感謝天地。那曉得直到夏間,反無音信,我與你二位姐姐又起了無限憂愁。誰料後來傳說你爹爹與柳姐夫出使邊庭,這一驚真是不小,但尚未知真假,直待你爹爹書到,方知此說是真。書中又說朝廷采辦宮妃,二女決宜改嫁的事,這一日叫我母女三人通驚呆了。孩兒,朝廷雖采辦宮妃,柳姐夫雖出使外域,你爹爹為何竟寫起改嫁二字來?”雪蓮馨驚問道:“母親這是那裏說起?爹爹並無書來家,為何說起改嫁二字?”雪夫人道:“這家書倒虧你二位姐姐識破,知是假的,方才放心。那曉得日後點宮妃的事,漸漸真了。”雪蓮馨道:“點秀女是上意,果是真的,但二位姐姐係是出使大臣的婦女,人也不敢妄報。”雪夫人道:“可恨將名已報去,人已點去了。”雪蓮馨道:“那有此事,如今二位姐姐現在。”雪夫人道:“若不是這個義俠女,叫你二姐姐已自不在了。今二位姐姐雖在,你柳姐夫卻已不在,叫你二位小姐雖生之日,猶死之年矣。叫你做娘的憂容何日得開,你二位姐姐的愁眉何日得展?”言至此不覺又墮下淚來。雪蓮馨道:“母親你且免愁煩,爹爹與柳姐夫榮歸有日,點秀女的事,今孩兒已歸,料然沒事,稍開懷抱,以俟歸期。”雪夫人道:“你姐夫出使邊庭,北主已招為駙馬,哪裏還有歸期。你大姐姐已矢誌空門,二姐姐幾置身魚腹,縱使掬盡西江,洗不淨愁腸萬斛,叫我如何得開懷抱。”雪蓮馨道:“原來如此。這招贅駙馬之說,卻又從何處說來?”雪夫人道:“也從前日點宮女的時節與你姐姐說親的傳來,說他在京師曉得的。”雪蓮馨道:“孩兒離京時,曾打探爹爹消息,並不聞有此信,那有此事,此總是奸人作惡,造捏百端,欲使人墮其詭計耳。”雪夫人道:“據你說來,此事又是誰人造出?”雪蓮馨道:“母親可記得那日來說親的是說那一家?”雪夫人道:“我尚記那日是說姓張姐劉的二家。”雪蓮馨道:“都分又是張良卿劉有美二小人造此風波耳。他在京與嚴府到柳姐夫處說親,今聞柳姐夫出使,又乘機構釁。前聞他二人也告假回來,必定是他兩個奸人心曲,真似羊腸,幸二位姐姐貞心始終如一,佇看玉鏡重圓,會見鸞釵複合。”雪夫人被兒子一篇安慰,一番分剖,方回嗔作喜道:“若得如此,慎毋忘義女朝霞。”雪蓮馨道:“朝霞又為甚來?”雪夫人道:“朝霞已代吾女點進宮去了。”遂將點秀女朝霞身代之事,細細與雪蓮馨說了。雪蓮馨歎道:“不謂女流有此俠骨,是紅裙中紀信矣。聞楊年兄與采辦的內使,在京曾有一麵,想尚未起身,明日待孩兒同楊年兄去拜他,可把朝霞認為親妹,他自然另眼相看,不敢待慢。且等爹爹與姐夫還朝,好動一疏,救他出宮。就是聖明聞此義俠之女,天恩自肯釋放,母親與二位姐姐如今俱免憂愁。”雪夫人道:“如此甚好,明日你可就同楊年兄往拜,想采辦官即日進京矣。”雪蓮馨道:“孩兒曉得。”母子二人說罷,如玉小姐與瑞雲小姐聽說柳友梅無事,亦放心歸房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