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紹興六年

春,詔宰臣張浚視師,賜禦劄。

朕以寡昧之資,履艱難之運,雖夙宵自勵,冀恢複於丕基;而奸宄未銷,尚憑陵於方夏。殆欲親蒙矢石,身屬櫜鞬,報兩宮遷趙之讎,拯百姓流離之苦。坐薪嚐膽,疾首痛心,十年於茲,終食屢歎。今委宰輔督護戎詔,而卿以柱石之資,總貔虎之眾,居懷憤激,期於蕩平。然念王者之師本於伐叛,天下這將專以靖民,俾號令之申嚴,慰雲霓之蹊望。毋窺近效,有害成功,必使部伍無嘩,田閭不擾,副我撫綏之意,共成戡定之功。舍爵策勳,朕不敢忽。故茲親筆,卿宜悉之。

張浚既出視師,複賜禦劄,申諭眷倚之意。

朕以父兄蒙塵,中原陷沒,痛心嚐膽,不敢遑寧。已命相臣往專經畫,正賴爾等深體此懷,各備精忠,勉圖報效。儻有幾會,無或後時。所冀二聖還歸,故疆恢複,用副朕平日眷待責成之意。

二月,督府議進屯以圖中原,先臣遂移鎮襄陽。賜禦劄,令勉諭將佐。

朕惟國之用武,必據形勝,以為地利。今西南之重,實占上遊。既已委卿移屯要害,深圖戰守之計。卿宜以朕此意,敦喻將佐,撫勞士卒,勉思忠義,戮力一心,協讚事幾,庶克攸濟。有功必報,朕不汝忘。

三月,丁母周國夫人姚氏憂。賜禦劄,趣先臣起複。

比閱軍中奏,知卿奄遭內艱,倚注之深,良用震怛。然人臣大義,國耳忘家,移孝為忠,斯為兩得。已降製命,趣卿起複,卿宜體幾事之重,略常禮之煩,無用抗辭,即祗舊服。乘吏士銳氣,念家國世讎,建立殊勳,以遂揚名顯親之美,斯孝之至也。故茲親筆,諒悉至懷。

秋,先臣將按邊,朝廷患給餉者不時至,賜禦劄,命按舉功罪,以置賞罰。

朕將遣大兵,控臨邊境,軍須調度,不可愆時。應守、令、臨司措置餉運,不擾而辦者,卿可具名來上,當議褒擢。其或不虔,致誤國事,亦即按劾以聞,邦有常刑,朕不敢貸。

九月,還至武昌,偽齊兵犯淮西,有詔提軍東下。時先臣目疾甚,張浚以聞,詔遣僧中印、皇甫知常馳至軍,療眂。賜禦劄勞問,且趣其師。

近格浚奏,知卿病目,已差醫官為卿醫治。然戎務至繁,邊報甚急,累降詔旨,促卿提兵東下。卿宜體朕至懷,善自調攝,其他細務委之僚佐,而軍中大計須卿決之。如兵之在遠者,自當日下抽還,赴此期會。想卿不以微疾,遂忘國事。朕將親臨江滸矣,卿並悉之。

淮西寇已遁,賜禦劄,止先臣東援之師,且勞問目疾。

比屢詔卿提失東下,今淮西賊遁,未有他警,已諭張浚從長措置,卿之大軍未須遽發也。如聞卿果以目疾為苦,不至妨軍務否?近差醫者疾馳,往卿所看視,卿宜省思慮,慎藥餌,安靜調養。至於求閑之請,非朕所知,雖累請無益也。故茲親筆,以示眷懷。

前詔未拜,先臣已力疾提軍至九江。奏至,玉音宣諭輔臣,以先臣有尊朝廷之義。複賜禦劄嘉獎,且命為乘機進取之計。

聞卿目疾小愈,即提兵東下,委身徇國,竭節事君,於卿見之,良用嘉歎。今淮西既定,別無他警,卿更不須進發。其或襄、鄧、陳、蔡有機可乘,即依張浚已行事理,從長措置,亦卿平日之誌也。故茲親詔,卿宜知悉。

冬,先臣奉詔,遂出師襄漢,賜禦劄。

覽奏,知卿出師漢上,規模素定,必不徒行。方冬遠涉,將士良苦,卿更勤加撫勞,用副朕意。

師至襄漢,賜禦劄撫問,且諭以勉力遠圖之意。

卿誌存憂國,義專報君,式總兵戎,再臨襄漢。顧霜露之冒犯,想徒禦之勤勞。深副簡知,自宜神相。騰當食而歎,中夜以思,非我忠臣,莫雪大恥。所祈勉力,用究遠圖。卿目疾邇來更好安否?故茲親諭,想且悉之。

初,先臣下商、虢,至長水,得糧凡十七萬,俘獲甚眾。會淮西有警,遂還。至是複與偽齊戰於何家寨,於白塔,於牛蹄,皆大捷。賜禦劄獎諭,且申述前功。

卿學深籌略,動中事機,加兵宛、葉之間,奪險鬆柏之塞。仍俘甲馬,就食糗糧,登聞三捷之功,實冠萬人之勇。朕方申嚴漕挽,督責計臣,俾遠赴師期,庶士無饑色。卿其勝敵益戒,用心愈剛,毋少狃於前勞,用克當於大敵。但使先聲後實,我武既揚;將見左枝右捂,敵人自病。朕所望者,卿其勉旃!

十二月,大雪苦寒,遣賜器物,傳宣撫問,兼賜禦劄。

戰鞍、繡鞍各一對,龍涎香一千餅,龍茶一合,靈寶丹一合,鐵簡一對賜卿,至可領也。

降槍樣至軍中,賜禦劄。

卿軍中見用長槍,似未盡善。此物須是銛利勁決,即用之借助人力。今降槍樣去,可依此製造,盡改舊樣不用。十五日。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