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 兩個農家的訪問(1 / 2)

三四 兩個農家的訪問

上次和諸君所談的,可以說是關於美國農業和農民生活的鳥瞰,現在要略再談談訪問農民領袖的情形。

我於七月十六日下午和紀因及賽意離開了明尼愛普利斯,於當日下午八點鍾到南得可塔州東北角一個小鎮叫做克勒爾城(Claire City),再到離開這個小鎮約二英裏的一個小村裏麵去,訪問一個農家姓烏華斯特的(Walstad)。美國小農村裏的房屋是零星散布在農田中的,很不容易找。幸而住在小農村裏的居民大概因人家不多,彼此都是相識的,所以在途中問了幾次路上的行人,由他們的指示,在田陌間轉了幾個彎,由賽意下車去問了幾家,就找到了烏華斯特的家裏。說來有趣,這個農家的全體都成了最前進政黨的熱心分子,一父兩子和兩個媳婦都成了農民運動中的健將!他們當然都加入了聯合農民同盟。大的兒子有三四十歲了,名叫克勒倫斯(Clarence)。我們到的時候,正看見克勒倫斯在房間裏的一架油印機上大印其印刷品,預備發給本村各農家的。他的妻子也在旁邊幫忙。他們和我們大談了許多有名無實的“農民救濟”的種種黑暗內幕。不一會兒,他們的老父由田間回來了,他的弟弟也由田間回來了。老父名叫康特(Kunt),六十幾歲了,弟弟名叫糾利愛斯(Julius),年齡看去有三十幾歲,克勒倫斯沒有子女,糾利愛斯卻有著一大群小把戲,大概有五六個,由兩三歲到六七歲,庭院裏和飯廳上(同時也就是客廳)都被他們吵得怪熱鬧。老父喜歡說笑話,顧盼這些孩子們笑著說,你不要看不起他們,這些寶貝都是未來的青年黨員啊!他聽說我們都是由紐約來的,那是很遠的地方,他又說笑話,說:“你們從那樣遠來,到底是不是反動派弄來的奸細,我真有點擔心!”當然,這隻是說笑話,有柯勒爾的介紹,他們不會疑心我們是什麼奸細,全家都十分殷勤地招待我們,特別燒了好菜請我們吃晚飯。夜裏把小把戲們擠到一隻床上去,留出一個床來給我們過夜。

康特很感慨地告訴我們,說他數十年的血汗積蓄,原來已有了二三萬金圓存在銀行裏麵,後來因銀行關閉的狂潮,完全喪失,一無所有,他的妻死了,現在就和兩子同居,分受一點有名無實的所謂“救濟”。他說他們所住的這個小村裏有七八百人口,農民苦幹得像奴隸一樣。在以前繁榮的時代,一個勤儉自守的農民還可有數百元或數千元儲蓄在銀行。那時地價一天高一天,每畝地價約達一百二十五金圓。但是一九二九年以後,地價竟跌到每畝二十金圓,現在雖有一部分農民仍糊裏糊塗,仍想靠苦幹來挽回厄運,但是已有一部分農民覺悟,認為非聯合起來抗爭是無濟於事的。這位老農不但認識正確,而且對於革命理論也談得頭頭是道,聽說他的書也看了不少,我和紀因及賽意都為之驚歎。

糾利愛斯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物。你看他穿著農民工作的衣服由田間回來的時候,似乎有些土頭土腦的樣子,但是你如開口和他談談,便知道他一點也不土!原來他也是農民運動中最英勇的一個分子。當夜剛巧在附近農村的一個小學校裏(就隻有一個房間的小學校)約了幾個農民開會,我們也乘著這個機會跟他去看看。他有一輛蹩腳的福特舊式汽車,開起來在馬路上隆冬隆冬響而特響,他一麵開車,一麵告訴我們,說有人喜歡稱道美國農民有汽車,這個破爛的車子就是一個標本,壞了沒有錢修理,連汽車號牌也沒有錢去付捐。我問沒有汽車號牌,如果被查了出來,要不要被罰。他說在這樣尷尬的時代,那裏顧得許多!他並說在鄉間人少,大概可以混混;偶然開到城裏去買東西,隻得設法把車子停在警察看不見的地方,有的警察雖看見了,也馬馬虎虎。他用很滑稽的姿態和口氣說著,我們聽了都不由得大笑起來。

我們在路上隆冬隆冬了好些時候,在黑暗中已到了準備開會的小學校。已有幾個人先到了,都暫在小學校的外麵空地上等候著。一陣一陣地有農民開著車子源源而來。車子都不比糾利愛斯的高明,有的隻是陳舊不堪的貨車,隆冬隆冬的聲音就更大。有許多農民連田間工作的衣服都來不及換,就那樣穿在身上來赴會。人都齊了,同進小學校裏去開會。到會的約有三四十人,有三個女的。糾利愛斯也起來發表意見,他立到講台上去,居然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小時的話,說得很有條理。他不但能演講,而且在行動上也很英勇。本村有農民因銀行逼債,要把他全家驅逐出屋,糾利愛斯等特招集多數農民出來阻止。這農家雖賴群眾的力量,仍得暫時住著,但是糾利愛斯卻大受反動派的嫉忌,曾經被綁去毒打過一頓,可是他的熱心於農民運動,仍然是很積極的,並不因此而有一點退卻。他在不久以前也曾被推舉加入美國農民代表團去參觀過蘇聯。據說當時有十六國的農民共派一百六十個代表去蘇聯視察,美國也是其中的一國。他回國後還寫了一本小冊子出版,報告他在蘇聯的見聞。我問起他對於蘇聯的感想,他回答得頗為有趣,他說:“我在那裏看不見像美國這樣在饑餓線上打滾的農民生活。我在那裏也看不見有人把農民從他的家裏驅逐出來。我在那裏也看不見有農民常常惴惴恐懼要失掉他的家和農場。我在那裏也看不見有剝削者和被剝削者。我在那裏所看見的隻是工人和農民為著他們自己的國家努力工作著,他們所造成的結果就是他們自己享用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