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免一關懷”成為我國艾滋病防治最有力的政策措施。

2003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建立起政府領導、多部門合作和全社會參與的艾滋病性病預防和控製體係,並在全社會發起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識的運動,積極控製艾滋病的流行與傳播。

第2章 推出大型公益行動計劃

2003年12月1日上午,人民大會堂河南廳鮮花簇簇,歌聲悠揚,中國規模最大的援助艾滋病的社會公益活動——“與艾滋病作鬥爭121聯合行動計劃捐贈表彰大會”,正在這裏舉行。

在一群中國少年合唱團天使般詠唱的“讓世界充滿愛”的歌聲中,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農,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兩院院士吳階平,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創始人、名譽會長錢信忠等,從65家中外工商企業、醫院、大學等單位以及愛心人士代表手中接過了459.8萬多元捐款和價值491萬元的藥品物資的捐贈牌。

這標誌著在政府和121聯合行動組委會及其他公益組織的大力動員下,中國正有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對抗艾滋病的隊伍中。

在此前的本年10月29日,何祚庥、曾毅、鍾南山等22位兩院院士聯名發出呼籲,籲請工商業界關注中國艾滋病防治事業,為艾滋病防治、科研事業捐助善款,支持艾滋病防治的“121聯合行動計劃”。

麵對嚴峻的艾滋病傳播態勢,科學家們指出,截至2002年底,全國艾滋病毒感染者已經超過100萬,而且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遞增。如果目前還不能采取很好的預防措施,到2010年,艾滋病毒感染人數將超過1000萬。

以“相互關愛·共享生命”為主題的“121聯合行動計劃”,是2003年3月由中國性病艾滋病基金會發起。全國100多個部委、社會團體、新聞單位及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等國際組織,參與和支持這一大型的社會公益活動。

到10月底,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已設立“121”艾滋病專項基金,在艾滋病嚴重地區與衛生機構合作,緊急救助那些生活貧困、缺醫少藥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及艾滋病孤兒,給他們必要的治療和關懷。

同時,通過靈活多樣的公益活動,在農村高危人群地區、流動人口和青少年中普及預防艾滋病知識,以遏製艾滋病流行和蔓延勢頭。

在捐贈表彰大會上,國內大型企業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建行、中國航空集團、國家電網、華源集團,著名醫藥企業東北製藥、華北製藥、利君製藥、青島雙蝶,國內醫療係統中解放軍301醫院、解放軍302醫院、佑安醫院以及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深圳海關等56家單位和包括何祚庥院士、曾毅院士在內的個人,將捐助牌贈給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

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出席了捐助儀式並發表講話。他說:

我們很高興看到“121”聯合行動計劃正在逐步形成一種在政府領導下,多部門、多組織、多團體和社會力量共同協作和參與,充分利用現在的社會資源,共同對抗艾滋病的力量。特別是我們著名的科學家、兩院院士和工商企業界的積極參與,對於動員全社會與艾滋病作鬥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向大會發來賀電,他說:

我們必須公開談論艾滋病,我們應該是保證、用希望和支持代替歧視和恐懼。我們每個人都能創造這樣的希望,提供這樣的支持。

聯合國駐華代表馬和勵在大會發言時說:

聯合國期待中國每一個公民都被調動起來,加入到對抗艾滋病的鬥爭中。

在“與艾滋病作鬥爭的121聯合行動計劃捐助表彰大會”上,聯合通過了《迎戰艾滋病的121行動聯合宣言》。

“宣言”說:

從1981年首次發現艾滋病至今,全世界已經有7000萬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其中2800萬已死去,僅2002年全球因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數就達310萬。每天全球有8000人因艾滋病死亡。

在中國,艾滋病已進入迅速增長期。截止2003年6月,我國現有存活的艾滋病毒感染者84萬,疫情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擴展到社會各個階層。如果不采取有力的對策,2010年,中國艾滋病感染人數將超過1000萬,我國將成為世界上感染艾滋病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艾滋病的流行將成為國家災難。

艾滋病所引起的影響,已滲透到了社會各個階層,正威脅著我們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伴隨而來的,是對科學、經濟、道德、倫理和文明的考驗,是對人的生命和尊嚴的挑戰。

嚴峻的艾滋病傳播態勢和強烈的社會反響在告訴我們,中國已經到了動員全社會參與艾滋病作鬥爭的緊要關頭,中國人民除了團結起來共同抗爭之外,別無選擇!

為此,我們深感責任重大。

2003年12月1日,第15個“世界艾滋病日”之際,在北京,我們56個單位和團體鄭重的發出聯合宣言:

我們積極支持中國政府的艾滋病防治事業、支持“121”聯合行動、支持一切與艾滋病作鬥爭的人們;我們將最大限度利用團隊現有資源在單位內部和外部,深入持久地宣傳推廣普及艾滋病的預防知識;我們將積極倡導社會各界團結一致,奉獻愛心,營造一個關心、幫助和不歧視艾滋病人和病毒感染者的寬鬆的社會環境;我們將倡導全社會努力救助那些生活貧困、缺醫少藥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及其孤兒,給予他們人道的治療和關懷;我們將呼籲更多的團隊、集團和各種社會力量加入到對抗艾滋病的鬥爭中來,動員更多的有效資源迎戰艾滋病,為遏製我國艾滋病的流行作出貢獻;讓我們攜起手來,加入這場與艾滋病的鬥爭中來,為改變艾滋病的流行進程,減少艾滋病的蔓延,拯救成千上萬的生命,作出我們最大的努力。

“宣言”呼籲更多的團隊、集團和各種社會力量,加入對抗艾滋病的鬥爭中來,動員更多的有效資源迎戰艾滋病,為遏製我國艾滋病的流行作出貢獻。

“聯合宣言”發布單位有: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東北製藥集團、華北製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等121家單位。

參加“宣言”的個人有:黃廷偉、山西五台山佛教功德慈善總會根通法師、曾毅院士、劉新垣院士。

121聯合行動的意義在於,政府領導,多部門,多組織、多團體和社會各種力量共同協作和參與,最大限度整合和利用現有的社會各種資源和力量,共同對抗艾滋病。

第3章 啟動青少年預防項目

2003年11月17日,由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組織的預防艾滋病大型公益項目“紅絲帶行動”啟動儀式暨“紅絲帶預防艾滋病公益讀本”首發式,在廣西桂林啟動。

此舉目的是,呼籲全社會積極參與向青少年捐贈有關預防資料,以及麵向農村開展預防宣傳及資助活動的“紅絲帶愛心島”項目,借以提高青少年對預防措施的知曉率。

“紅絲帶”是關注艾滋病防治問題的國際性標誌,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末。

1988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在倫敦召開了一個有100多個國家參加的“全球預防艾滋病”部長級高級會議。在會上,宣布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

把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是因為第一個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月此日診斷出來的。其目的也在提高公眾對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傳播的意識。

從此,這個概念被全球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慈善機構采納。

“世界艾滋病日”確定的目的,一是讓人們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範圍內是能夠加以控製和預防的;二是讓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三是通過艾滋病日的宣傳,喚起人們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為他們的身心已飽受疾病的折磨,況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動的、無辜的;四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國家製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規劃,以喚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動起來支持這方麵的工作。

在這次世界艾滋病大會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齊聲呼籲人們的理解。當時,一條長長的紅絲帶被拋在會場的上空,支持者們將紅絲帶剪成小段,並用別針將折疊好的紅絲帶別在胸前。

後來,許多關注艾滋病的愛心組織、醫療機構、谘詢電話等,紛紛以“紅絲帶”命名。“紅絲帶”逐漸成為呼喚全社會關注艾滋病的防治問題,理解、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國際性標誌。

紅絲帶就像一條紐帶,將世界人民緊緊地聯係在一起,共同抗擊艾滋病。紅絲帶象征著人們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關心與支持;象征著人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和平等的渴望;象征著人們用“心”來參與預防艾滋病的工作。

世界艾滋病日自設立以來,每年都有一個明確的宣傳主題。圍繞主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及其成員國都要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

1988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全球共討,征服有期”。主題目的是要求世界各國廣泛開展預防艾滋病的教育活動,使人人都了解艾滋病的嚴重危害和掌握預防艾滋病的知識。最大限度地動員社會公眾人人參與預防艾滋病活動,以爭取最後終止艾滋病流行。

1988年12月1日,是第一個“世界艾滋病日”。這一天,世界各國的政黨領袖、精神領袖、醫生、搖滾樂歌星、足球運動員和普通男女,紛紛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並且在世界各國,都有行動來支持這項偉大的事業。

在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嚴肅地告誡人們說,艾滋病不僅損害個別人的軀體,而且損害著整個人類。他要求把艾滋病患者視作兄弟姐妹,因為他們的不幸需要人們的同情和支持。

在法國,衛生部長埃文宣布,政府將把第二年預防艾滋病的宣傳費用增加3倍。法國總統密特朗的夫人說,同艾滋病作鬥爭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奏效。

在倫敦,政府宣布撥出250萬英鎊用來做廣告和在電視上進行宣傳。

在澳大利亞,當局向人們展示了一床特大的被子,上麵繡著這個國家501名艾滋病患者的名字。

在非洲,南非的衛生部長說,大約有2萬南非人是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科特迪瓦的衛生部長勸告國民“在性生活方麵要檢點”,並宣布撥出專款用於防治艾滋病。盧旺達當局開設了一個艾滋病信息和谘詢中心。

在亞洲,印度尼西亞機場向將要飛離雅加達的公民發放小冊子,告誡他們到國外要注意艾滋病的危險。韓國當局則直截了當地告訴人們:“如果你患上艾滋病,這是自己的過錯。”

在日內瓦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總部,24小時不停地舉辦電視、廣播、展覽、報告、討論等一係列宣傳活動。總幹事中島宏發表專題講話,呼籲全人類采取統一行動與艾滋病作鬥爭。

在聯合國,連任的秘書長德奎利亞爾說,聯合國正致力於防治艾滋病的鬥爭,“在現階段,預防艾滋病的辦法是通過教育,讓人們了解這種疾病”。

1989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讓我們相互關照”。

1990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婦女和艾滋病”。這個主題要求從國家這個高度,引起全世界對婦女這些特殊問題的重視,同時也突出了婦女參與全球與艾滋病作鬥活動的必要性。

1991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戰”。這個主題的目的在於呼籲各國政府都要行動起來承擔預防和控製艾滋病的責任。

1992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預防艾滋病,全社會的責任”。這個主題要求以社區為中心做好預防和控製艾滋病的工作,人人都要參與預防艾滋病活動,而不應將此看作僅僅是衛生部門和醫務人員的任務。

1993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時不我待,行動起來”。全世界艾滋病蔓延在加速,人類再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輕心了。特別是那些艾滋病疫情還不是很嚴重的國家更要分秒必爭,立即行動起來投入預防和控製艾滋病的工作。

1994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家庭與艾滋病”。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要是每個家庭都能做好預防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限製艾滋病的流行。

1995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共享權益,同擔責任”。在防治艾滋病的鬥爭中,提出這個口號是為了要使每一個國家和每一個人都能分享防治艾滋病的物質和信息資源,有權獲取防治艾滋病的知識,有權得到物質幫助;同時,也有責任承擔相關的義務,把本國的、本機構的物資和信息資源提供給其它國家和機構分享。

1996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一個世界,一個希望”。這一主題的意思是共同努力防止艾滋病的傳播,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向所有其生命受到艾滋病流行侵害的人提供關懷和支持的社會。

1996年1月,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在日內瓦成立。為了更深入、更持久地在全球開展與艾滋病的鬥爭,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決定,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改為世界艾滋病防治宣傳運動,使艾滋病防治宣傳貫穿全年。

此舉的目的在於,在推廣和規劃兩個方麵取得更實際的成果,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確保成本的效益,並擴大在全世界動員工作的範圍和影響。

1997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艾滋病與兒童”。此主題的中心是,年齡在18歲以下的人正生活在一個有艾滋病存在的世界中,他們正在對付的不僅是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和正在暴露於艾滋病流行的問題,他們還要對付由這次流行所導致的問題和直到現在還是成人所麵臨的問題。

1998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青少年——迎戰艾滋病的生力軍”。這次運動的目的是動員青少年努力減少艾滋病的傳播,並加強對那些受到艾滋病傳染和影響的青少年的支持,促進和保護他們的人權。

1999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傾聽、學習、尊重”。在艾滋病預防與控製活動中,應傾聽兒童和青少年的心聲並尊重他們的想法,共同討論涉及他們的各種問題,包括性與艾滋病。提倡相互學習,開展成人與兒童、青少年、青少年間、成人之間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通過相互學習和交流,消除對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歧視,並懂得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毒和珍愛生命,動員青少年參與到支持艾滋病預防和控製的活動中去。

2000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男士責無旁貸”。主題旨在動員男性在艾滋病防治運動中承擔更大的責任和發揮更大的作用,目的是提高男性的警醒意識和突出他們在控製艾滋病傳播中的作用,鼓勵男性與艾滋病作鬥爭將成為最可靠的控製艾滋病流行的方法之一。

2001年的主題是“你我同參與”;2002年的主題是“相互關愛,共享生命”;2003年的主題是“相互關愛,共享生命”;2004年的主題是“關注婦女,抗擊艾滋”;2005年的主題是“遏製艾滋履行承諾”,世界艾滋病運動(WAC)選擇“遏製艾滋、信守承諾”為其2005到2010年的主題。

2006年12月1日是第十九個世界艾滋病日。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確定世界艾滋病的宣傳主題仍然是“遏製艾滋,履行承諾”。主題強調了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承諾、共同參與,號召社會的各個方麵都要行動起來,恪盡職守、履行承諾。2007年的宣傳主題仍然是“遏製艾滋,履行承諾”。

人們將艾滋病的英文全稱簡寫成人們所熟悉的“Aids”,其字麵意義就是“援助”的意思。2008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題為“領導作用、增強力量和履行承諾”。這一主題將繼續通過世界艾滋病日運動的口號“遏製艾滋,履行承諾”加以推廣。

在2003年11月17日舉行的儀式上,中國青少年基金會負責人徐永光說,作為“紅絲帶行動”的另一基本項目,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將在國家衛生部確定的100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區,開展捐建“紅絲帶愛心島”項目,動員社會各界捐建布置有標準展板的艾滋病知識宣傳場所,培訓基層艾滋病宣傳員,使艾滋病知識的知曉率達到國家衛生部確定的70%的目標。

在儀式上,國家衛生部特聘艾滋病宣傳員、著名演員濮存昕在現場說:

捐5元錢向青少年贈送一冊有關預防艾滋病知識的《讀本》,就可能使這名青少年終生遠離艾滋病厄運,捐兩萬元在一個鄉鎮建一個“紅絲帶愛心島”,就可以使這個鄉鎮建起艾滋病的屏蔽牆,這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項目。

此後不久,中國與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艾滋病合作項目“在農村中學開展艾滋病預防健康教育”分項目,也在中國人民大學宣布啟動。

此項目將通過5個試驗性的項目活動,重點探索如何有效地在中國農村地區開展以學校為基礎的青少年艾滋病預防健康教育。教育部將在本項目基礎上,為在全國學校係統更好的開展艾滋病預防健康教育探索經驗、提供示範。

中國教育部相關負責人閻國華表示:

教育部已經對在中學開展艾滋病預防專題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艾滋病預防健康教育已經正式納入學校的教學課程,此次項目的目的是要通過對規範化讀本的開發和對適宜教學方法的實踐,從施教者和受教者兩個方麵促進中國農村地區以學校為基礎的青少年艾滋病預防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