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剿滅天戮上(2 / 2)

顏良苦笑一下:“慚愧,我隻是被一人所傷。”

“一人所傷?”劉俊義很為驚駭,顏良武藝比之許褚典韋趙雲實是未遑多讓,怎知竟會被一人所傷,天戮什麼時候有了這樣的高手?

“那人三十多歲的年紀,一身紅衣,劍法如神。我全力進擊也難占他上風,反被他刺傷多處,若再久戰,我必被他所殺。幸好退身的快,說來不可置信,朱中郎便是被那人在十數丈開外遠遠所傷,到現在我都不清楚他是怎麼殺害朱中郎的。以後若與他為敵,一定要小心。”顏良想起日間與那人的爭鬥,心裏仍然震撼不已,此生所遇勁敵,以此人為最。

劉俊義心想回去可得問問周倉管亥,看他們知不知道這紅衣劍客的底細。

晚間,漢軍眾將又聚在中軍帳中議事,在曹操的堅持下,劉俊義才得以出席,而袁紹經過一下午的修養,也纏著紗布坐在帳內。

“諸位將軍,現已全軍舉孝,朱中郎靈柩也已安置妥當,入朝稟報的快馬也在路上了。某家的意思,不如在新任主將到來之前,我等打一個漂亮仗,也算告慰朱中郎的在天之靈。眾將以為然否?”董卓問道。

眾將紛紛稱是,都說要進擊黃巾,為朱中郎報仇。

“諸位,日間紹與朱中郎窺視敵營,想出一良策,可大破蛾賊!”袁紹故意把話說的很模糊,也沒明示這良策是自己想出來的還是朱?想出來的。

董卓倒很感興趣:“本初,計將安出?”

“以紹觀之,現下天幹物燥,而蛾賊所立營寨皆於山林枯葉之間,若以火攻之,賊必大敗!“袁紹不知不覺間,將朱?所想的破敵良策占為己有。

曹操第一個喊起來:“好計!本初良謀也!”

董卓大喜,若真依此計,必能大敗敵軍:“何時出兵?火燒敵營?”

袁紹思忖片刻:“十日後出發,火燒敵寨!一則是祭奠中郎,大軍不宜先動,二則兵馬也要準備,十日後正好。”

曹操在邊上不以為然:“本初之言差矣,軍中定計,遲則生變。蛾賊以為我軍舉哀必然時日較久,軍心懈怠,不如趁其不備,便在明日出兵,可一鼓破之。”

董卓反複思量:“本初之言似稍緩,孟德之意又似太急。”最終采取了折中的辦法,定於三日後子時,夜襲黃巾大寨。

劉俊義忽然站起言道:“董太守,我有一言,不知可納否?”

董卓看看劉俊義,表麵上客氣的很:“劉縣令請說。”

“我以為,蛾賊要破,中郎之仇也要報。朱中郎被蛾賊天戮刺客所害,備想這三日間,探出天戮眾人所居之處,那時董太守大軍進擊蛾賊,這裏我領一隊虎勇之士將天戮刺客一並剿除。”劉俊義說的很堅決。

董卓點點頭:“善!為中郎報仇,理所應當。劉縣令要多少人前往?”

劉俊義一揖:“天戮刺客陰狠狡猾,若人馬去多了必為之所覺,反驚動了他,剿除天戮隻需要十餘虎士即可,備請董太守允準,要在各營將軍處借幾個人來。”

“要借什麼人?”董卓奇道。

“董太守處龐德、袁將軍處顏良、文醜、張合,楊將軍處徐晃、曹都尉處曹仁、曹洪,孫司馬處程普、黃蓋、韓當、祖茂。”這是劉俊義的方法想要剿除天戮,一定需要力敵萬人的虎士,這幾人多是鬥將譜上的高手,即便如程普等人,雖未名列鬥將譜,但也相去不遠,也可一並召之。

董卓心裏不大樂意:“為中郎報仇自是必然,隻是劉俊義官爵微小,統領這些將佐,未免於理不合吧。況且這些將佐多為統軍之人,來日突襲敵營,正要用的上他們,豈能盡去剿除天戮?”

劉俊義早知道董卓會以這理由拒絕,立刻提議:“在下一小小縣令,確實資望不足,敢請董太守恩準,我願推孫文台擔此任。”

孫堅沒想到劉俊義推舉了他出來,但看劉俊義對他使了使眼色,心裏頓時明白,立刻站出身來:“孫堅願領此任!剿除天戮,為朱中郎報仇。”

孫堅站出來,董卓沒什麼話說了,隻能應允,但除了參加剿滅天戮行動的人員,孫堅所部要先歸於董卓帶領,用於當晚襲營,孫堅也不怕他能把自己的子弟兵給帶了走,立刻答應,以這個為交換條件,董卓總算允許麾下龐德加入此次剿除天戮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