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五十二章惡鬼袁術
時間簡直過得太快了。不知不覺,191年就在忙碌中過去了。
這一年的冬天,注定是一個亂轟轟的冬天。在群魔亂舞諸雄爭戰中,有三件事是值得一提的。其中有兩件和公孫瓚有關。
第一是黃巾之亂再次壯大起來,十一月份,青州黃巾軍三十萬軍勃海郡,準備與另一農民軍黑山軍會合。這兩支起義軍高喝著革命歌曲(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攻城破縣,解放一個又一個的地區,唯一可惜的是,他們忘記了一件事,隻破壞不建設是沒有出路嘀,所以被他們“解放”的地方,一般和蝗蟲飛過的地方差不多。這時,降虜校尉公瓚率步騎二萬人,從駐地幽州(今北京西南)迎擊黃巾,二軍於東光(今河北滄縣東南)展開激戰。公孫瓚大破黃巾,斬首三萬餘級。黃巾軍棄輜重,南渡黃河。公孫瓚於黃河邊設伏,待黃巾半渡之時突然出擊,黃巾軍死者數萬,血流成河,公孫瓚俘虜黃巾人口七萬餘人,車甲財物不計其數。朝廷以其功,拜公孫瓚為奮武將軍,封薊侯。
第二件事是公孫瓚收拾了黃巾軍後,把矛頭轉向了袁紹,因為袁紹封的豫州刺史周昂在與袁術表奏的豫州刺史孫堅征戰過程中,把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給射死了。公孫瓚是個爆仗脾氣,說話搶上句,打仗搶頭功,分戰利品搶大頭,聽說自己弟弟的死信,當即上疏陳說袁紹是多可惡,隨即出兵進攻冀州。雙方由此展開一聲爭奪冀州的戰爭。這時公孫瓚大破黃巾,威名正盛,領軍進入冀州後,郡縣紛紛反叛袁紹歸附。袁紹是個士人,名望雖高,打仗其實比不得公孫瓚。袁紹打算講和,主動送出橄欖枝,授公孫瓚另一從弟公孫範為渤海太守。公孫範點點頭上任去了,到了地方反以渤海郡兵進攻袁紹。這下子袁紹更慘了。冀州戰場之上,公孫瓚完全占據了上風。不過公孫瓚英勇是英勇的,但是他有點暴發戶心態,狗窩裏放不住幹糧,才有了點起色,就得意忘形起來,他封其部將嚴綱為冀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單經為交州刺史,又改置冀州治內郡縣守令,封官許願,好象天已經是他的一樣。
我開始得到這個消息吃了一驚,心想膠州半島什麼時候也成了大漢的一個州了,後來細看看,才知道是交州,天呐,交州在廣東越南這邊,他怎麼讓他的手下跨越半個南中國去上任?
本來我對公孫瓚看法還不錯,眼下看來,這人,成不了大事兒。
第三件事,就是我們殺掉孫堅,逼迫袁術這件事情了,袁術一向自視極高,一向覺得天下我有,進可為帝君臨天下,退可劃地自在為王的感覺,他地連荊、揚、豫三州,手下有名將孫堅,外麵還有一個公孫瓚當盟友,日子過得要多舒坦有多舒坦。可是突然之間,孫堅一死,一切都變了,大好形勢一下就沒有了,據說他氣著直發瘋,去火yao一天好幾斤那麼吃。可是再發瘋,再惱火,哪怕紮我和父親的小人兒,也奈何不得大兵壓境,全郡造反。
袁術惱了。
他下令紀靈引軍在宛城外拉開戰場,派人召張勳從壽春出發,支援宛城,下令宛城全部富戶準備出發,和他一起去壽春,隻要這場仗打敗了,他學習董卓,給我們來個魚死網破。
他要燒了宛城!
這個混蛋!
什麼下棋的人都有,唯有這路人最可恨,他不下棋,他專門毀棋盤,讓你也玩不成,大不了一拍兩散。
這下子父親猶豫了。
雖然說抓緊時間開戰,打贏袁術的可能性很大,隻要打一個時間差,或派兵阻住張勳的去路,就可以在宛城下打一場占到七分勝算的戰事。畢竟,我們還新收了三萬孫堅的軍隊,這些軍隊已被我們消化吸收,並且派上戰場了。這些人的戰力,絕對可以一比一的與袁術的北軍正麵交鋒。但是,如果當真把南陽打成一片焦土,這也是我們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我們要的,絕對不光是地盤。
怎麼辦?必須要商量一個對策出來,不然的話,時間一長,變數增多,我軍出兵南陽,不能光在這裏白吃糧食啊。
“說說,你們都說說,該怎麼解決這個事兒?”父親也開始上火了。
“打!我就不信,袁術敢放火燒了宛城,就算是燒了,反正我們有襄陽為州治所,怕他什麼?”
這是誰呀,這麼二百五,找罵呢?回頭看看,縮了下脖子,原來是蔡“舅舅”,那沒有我說話的份了,看父親和他這對妹夫和大舅子怎麼高手對決吧。
父親沒有和他對決,他隻問了一句:“若是蔡家住在宛城,你還這麼說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