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打草驚蛇(1 / 2)

第七章打草驚蛇

父親在宜城的消息被有意識的傳了出去,現在好多人都知道父親在宜城了。於是,難免有主動上門拜訪的,有贈送禮品的,有走後門拉關係的,有上門告狀喊冤的……但是無論是什麼樣的人,父親一律擋駕不見。

於是坊間傳言,刺史大人根本就沒有來,來的隻是一個騙子,所以才不敢見人;又有人說新任刺史得了重病,北方人視荊州為蠻荒之地,到了這裏一定會得病,而且還病得不輕,眼見就要翹辮子了;還有人說新任刺史長得太醜,所以不敢見人;又有人立即反駁,長得醜怎麼當大官,而且就算長得醜,也不應到了不敢見人的地步吧……

反正大家都不知道父親想要做什麼,為什麼人來了,卻沒有任何的動作,難不成想這樣一直拖下去,不赴任不升衙不見人不辦事?

這叫什麼事?

“這叫打草驚蛇。”我笑道向劉磐解釋,“這些天,該聯係的早聯係完了,該送的信也送出去了,盟友早確定了,計劃早安排了。現在給他們點動靜,讓他們關注我們一下,然後他們就會發現我們都是老實人,老實的連門都不敢出還能玩什麼花樣?這樣一來,他們的警惕性就放鬆了。到時我們動起手來,也就方便得多。”

“悶死我了,連門不都讓出,我就不信了,他們誰還敢出手對付刺史府的人。”

“你還別不信。知道前任荊州刺史王睿的二公子是怎麼死的麼?”

“怎麼死的?”

“這案卷上麵寫得很清楚,就在宜城外十五裏,遇到河水決口,連二公子王雲連同護衛三十九人,全部遇難。”

“或許真是意外呢。”

“意外,這裏是宜城晴雨表,那之前之後一個月,根本就沒有下過大雨。這是宜城曆年河治圖,宜城雖然水多,有大小河流近百條,但是由於有白起渠調節水量,極少泛濫。怎麼這回就這麼巧,一下就衝了刺史大人的公子?而且護衛三十九人一起死掉?一個都逃不出來?是什麼樣的水這樣厲害?”

“這麼說來,還真是奇怪,難道說王刺史就沒有懷疑?”

“懷疑,那是肯定的,可是查不出來啊,地方所有的人都一口咬定,就是河水決口。宗賊宗賊,沒有比宗族勢力把持一個地方把持的更嚴密的了。想想看,咱們高平那裏,要是我殺了個人,莊上的人會不會對來調查的人說是我殺的?”

“當然不會。”

“還是的,這裏也一樣,宗賊勢力強大,處事凶狠,他們敢明目張膽的殺掉刺史的兒子,敢大張旗鼓的搶奪軍隊的糧食,勾結上官,在地方上安插人員,還記得我們那些送案卷的人的臉色麼?我敢肯定,他們都和宗賊有勾結,而且這些案卷,若不是我常常幾卷在一起綜合來看,簡直要被他們騙過去。這樣的情況下,你說我還敢離這裏一步麼?”

劉磐不說話了。

“現在他們在試探,想知道父親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或許還想給父親一個下馬威,讓父親知道他們的厲害。所以眼下咱們兩個,絕對不安全。想出門去玩,以後有的是時間,但是眼下,我寧可留在府裏幫父親整理資料,也不出門。關鍵時候,咱們不能給父親添亂。眼下變數還太多,咱們就別再增加新的亂數了。”

“唉,那隻好這樣了,可是你還可以看案卷,我做什麼啊?”

“還舉你的石頭吧,等到關鍵的時候,可能還真得要你舉石頭的這把子力氣呢。”

說起來,翻這些案卷還真是個苦差事。雖然我無論對三國時期還是對古典文學都有一些了解,在這個世界的三年又算是深造了,可是當真做起來,才發現真不是人幹的。古人說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可不是因為這些書數量太多,我看多半是因為這種書簡,少數是絹,不是東漢蔡倫蔡公公就已經造出紙來了麼?怎麼還不更新換代?

其實這個問題我在高平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但是一直沒有多想,我和那些文人們交往大多是聊天,辯論,自己讀東西寫東西不太多。況且這個時代,一般家庭也沒有幾本書,蔡邕有千把卷書就已經是天下少有,世所僅見的了。所以我也一直沒有想改良紙張這件事。可是眼下這種情況,讓我實在受不了,太累啊!

不行,我下來得開個造紙廠,雖然我對造紙不太了解,但是加入石灰水這一條還是知道的,而恰恰這時的人不知道。石灰水呈堿性,主要處理原料內的造紙不需用的一些成分,使得造紙需用的成分更鬆散,以便在以後的處理工藝中更容易分散在水裏形成紙漿。眾所周知,紙漿是造紙是直接原料。還有石灰水部分能脫色,造出的紙更加的白細。紙是中國古代偉大發明,怎麼能不進行大範圍的推廣呢?不,我要改進紙張,要推動紙業革命和文化革命,要讓這個世界進行一個新的時代。

呃,好象我打了一個盹兒,還胡思亂想了些沒用的東西。眼下,除應付了宗賊這一關才是真的。

有家人來報,說有客來訪。

有客來訪告訴我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