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薦(2 / 2)

“不錯。身為漢臣,為父如何能夠推托?那袁術孫堅雖然行事無度,但也曾與為父同殿為臣,能給父親一點麵子。為父去荊州,這是討董聯盟和長安朝庭的共同決定,是各方妥脅的結果。不過,他們也隻是給我一個名義,而沒有任何實際的東西。我此去,前途難測,所以為父此來,一方麵是路過,來看一看桑園故裏,祖宗牌位,一方麵也是絕別,為父此去那荊襄蠻荒之地,是否能夠回來,還在未定之天,為父年歲大了,心中唯一牽掛,也就是你們兄弟,為父長年不在家中,家中諸事,多交與你叔父,你叔父近兩年染了咳喘之疾,又與黃巾賊交兵時受了傷,一天不如一天,雖有子劉磐,但勇氣有餘,智謀不足,遠遠比不直我兒。我宗族興衰,日後全看你了。”說罷,在我肩上重重的拍了拍。

和古人說話,是挺費勁的一件事,這幾天麵對劉表,我早沒有了初時那種父子相見的激動,更多的是大馬力的開動腦筋,以每秒種7200轉的速度組織詞彙,和他交談,投他所好,讓他發現我的長處,不再把我隻當成一個無知的孩童。劉表這種人,本身能力就強,表麵謙和,但其實對身邊的人沒幾個看得起的,至於自己的子女,就要加個更字,恨不得弄個鳥籠關起來才好。我如果不表現出自己的本事,隻怕除非他死,他也不會認為我是可用的人才,更不會讓我幫他打基業。我的力量沒有白費,這些話最終還是感動了他,並且讓他說出了荊州的情況。本來以為,他去荊州就是拿權力,很輕鬆的一件事,我所知道的曆史上,似乎並沒有描寫他遇到什麼困難,可好很輕鬆的就得到了一大片地域,可是如今這情形,簡直就有點生離死別的感覺,實在讓我覺得有些吃不消。

不行,荊州我必須去!

就算不為改變自己的命運,也要為父親分憂--哪怕隻是為了我前世沒有做到這一點的補償。

在父親倒下之前,我曾以為父親是一座上柱青天的高山,永遠不會疲備,永遠不會倒下,但是那個可怕的清晨,山倒了,天塌了,我才發現,其實父親早就老了,就在我沒有察覺的時候,皺紋已經布滿了他的額頭。他的眼睛不再明亮,他的腰身不再挺拔,他不再能一頓吃五個饅頭並且扛上一天的麻包而不叫苦。隻是,他在為著這個家,為著我上那狗屁的學業,找那倒黴的工作而拚命著。就在我才娶上老婆,想要好好奉養他的時候,他卻去了,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劉表拍在我肩上的手柔柔的,和父親那有力的大手並不相同。但是此刻,卻同樣讓我感受到了父愛親情。

雖然明明知道他必定會一帆風順,沒有任何差遲,但是我卻還是流下了眼淚。

沒出息,身為一個跨世紀的青年,接受社會主義教育,接受黨的培養這麼多年,居然讓一個封建官僚的幾句話感動的流眼淚?

想開自己玩笑,卻止不住眼前的模糊。

“父親!我和您一起去荊州,您不能阻止我!我十八歲了(虛歲),我是您的兒子,我不能總等著父親您打下天下,然後自己坐享其成,當一個安樂公子。不!我沒有那麼無恥!父親,您有您的想法,但我也有我的追求。我希望我們父子攜手,同心同德,到荊州去,打下一片天下,創下一片基業,讓天下人知道,山陽劉家還在支撐著大漢,隻要我家還在,大漢就不會倒!”

劉表被我感動了。

他終於點下了頭:“好兒子!我劉表有後!那我們就一起去荊州,讓那些宗賊,讓那些亂黨,讓那些禍亂大漢的人看看,大漢雖然亂了,但還有人為大漢撐起一片天空!在荊州,人們將高呼劉表的名字!他們也會記住,劉表有一個了不起的兒子,叫劉琦!”

他轉身溫柔的注視著我:“兒子,我為你感到驕傲!”

我哭了。

我其實,隻說了幾句漂亮話,還什麼都沒有做。

其實,當父親的對兒女要求極少。他們要的,可能就隻是這麼幾句話,就足夠了,隻可惜,就這樣的要求,他們也很少能得到。

我哭了,因為我明白這個道理明白的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