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先進來是龍涎石的盜洞和內部有胎影的走廊,我們暫且都用數字1表示,接著是對稱格局蜈蚣井,又稱作雙龍回字宮,用2表示。”紫涵邊說邊用筆在紙上寫了兩個數字1和一個數字2。
接下來經過的場所分別是三足鼎,五行浮雕圖,八卦宮,按著數字的特點,可分別標記為3、5、8,在這裏,我們見到了13根巨大的青銅圖騰柱,體現的數字特點是13。
紫涵將這些數字一一寫在紙上,連成一排:1、1、2、3、5,、8、13。接著她抬頭對我問道:“你知道下一個數字是多少了嗎?”
我頓感驚愕,不敢相信地道:“我靠!這……這不是斐波那契數列嗎?”
紫涵點了點頭,從容地在這組數字後麵添上了一個21。
嘿!事情越來越有意思了!我先前以為這個遺址裏的那些奇妙設計,都是獨立存在的,萬沒想到它們居然充斥著如此驚人的科學聯係。
斐波那契數列指的是這樣一組數據:1、1、2、3、5、8、13、21、……
斐波那契數列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組數據,它由意大利數學家列昂納多·斐波那契發明。這個數列從第三項開始,每一項都等於前兩項之和,而且越往後,後一項與前一項的比值越接近0.618(黃金比例)。無獨有偶,大自然的諸多現象,都和斐波那契數列有著相當驚人的聯係,足以向世人展現這組神奇數字的巨大魅力。
誠然,按照紫涵的這種推斷,再結合斐波那契數列,代表下一場所的數字必定就是斐波那契數列的第八位“21”,而根據天叔的暗碼疊加原理,三個“7”字碼相加,得數也是“21”。很明顯的,這種看似巧合的東西之中,實則蘊含著某種必然,我此刻果斷地相信,紫涵的推斷都是正確的,無懈可擊。
“佩服!佩服!”我由衷地對紫涵讚道:“不是我恭維你哦,美國中央情報局沒發現你這樣的人才,真是一大損失啊,難怪天叔如此看重你。”
“少耍貧嘴,你也知道的,這隻不過是推斷而已,就算我們發現了這些,還是無處下手啊,對於具體該怎麼找到那個代表21的空間,我們還是一點頭緒都沒有。”紫涵努了努嘴,略帶嗔怒地道,朱唇輕啟秀眉緊之際,頗有風情。
這組神奇數字的出現,進一步地提高了這個地下遺址的規格,我更加確信這裏的修建者,是絕對的劃時代人物。不知道除了周文王這樣的高人,那個時代還有誰對奇門遁甲和數字科學有著如此深邃的研究,同時又具備修建這樣大一個遺址的龐大實力呢!
攻城對這些東西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我解釋了好一會,他才明白個大概,立即就提出了疑問:斐波那契數列不是老外在十八世紀發明的嗎,這裏都什麼時候了,即便按西周算,都三千多年了,光從時間上講就矛盾了。
我對攻城解釋道不可小覷古人的智慧,要知道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很多文化遺產都在曆史的鬥爭中遺失了,單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毀滅的文化就不計其數。
西方人引以為傲的畢達哥拉斯定理,最早是我國春秋時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發現的,即“勾三股四鉉五”的“勾股定理”,著名的圓周率,也是我國早西方1000多年計算至精準位置。
其實何止數學,無論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學科,我國古代的先哲們領先的實在太多。更重要的是,有證據顯示,我國古代的陰陽八卦學說中,就有關於斐波那契數列的直接記載……!
我侃侃而談,抒發著自己的見解,先前一係列的發現都是出自紫涵之手,讓作為雙魚鑰匙之一的我顏麵掃地,偏偏我又是個不甘示弱的人,不搞出點觀點讓他們信服,麵子上實在掛不住。
攻城聽得連連點頭,接著又拚命地搖頭擺手,示意我不要說話。我一愣,當即一閉口,接著就覺得四周一片寂靜,似乎扔針落地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我還沒搞明白攻城他們的用意,突然就聽得一陣“咯噔咯噔”的聲音從腦後傳來,我下意識地一回頭,很快發現,那聲音正來自於那個巨鼎的內部。
聲音雖然不大,但此刻聽起來異常的嘈雜刺耳,那種節奏,感覺就像是某種長著駭人長度指甲的東西,在敲擊抓撓著巨鼎的四壁一般。
“媽的,詐屍了!”攻城罵了一句,順勢就將配備的家夥掏了出來。我心道不會吧,都他媽的成幹橘子了,不至於邪門到這種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