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已然結束,淮西軍幾乎無一漏網,非死即俘。武元衡並沒有過多的高興,他下令暫時不必清掃戰場,高固率領飛龍騎迅速回奪直平戍營寨。房慈率領五千步兵,在飛龍騎之後接應。徐戰回去搬運糧草。大軍朝直平戍迅速推進。
他這樣做,無非就是預防淮西軍主力這時候突然襲擊,來救吳少陽。結果,高固剛剛進駐直平戍的時候,果然有近兩萬淮西軍急行軍而來。赫然發現駐紮在直平戍寨前嚴陣以待的飛龍騎,又不戰而走倉皇而退。
高固連聲冷笑,也不去追擊,冷靜地把守著營寨。隻等武元衡大軍開拔進來。眾將士對武元衡的料敵先敵運籌帷幄,已經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直到日中午牌時,勞累了一夜的大軍才全部開進了直平戍,開始整休和收編俘虜。炊煙嫋嫋升起,將士們已經在準備好酒好肉,慶祝這一次征東之戰的首場勝利。
武元衡坐回了帥帳裏,眾將歡喜的進來跟他道賀。其樂融融。親點戰果,淮西軍這批人馬共計萬人,騎兵共計一千餘。這萬餘人馬被殲滅近半,其他地都做了俘虜,幾乎無人漏網。活捉了敵軍主帥吳少陽和先鋒大將李。
武元衡微笑道:“此番我是費盡心血設下這個計謀。最終還是大計小用了,沒能一舉擊潰淮西軍主力大軍。我估計,敵軍主帥吳少誠,肯定是親自到了前線,不然吳少陽不可能隻帶這麼一點人馬前來廝殺。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活捉了吳少陽和李。那李是一員難得地猛將,吳少陽更是吳少誠的結義兄弟、淮西副帥,所以。戰果也還算得上是輝煌。”
高固看了李一眼,笑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我們這都要老了。我聽說,少將軍不出十招就生擒了李,端的是駭人聽聞。看來真是虎父無犬子,李小將軍,真乃猛將也!”
眾將都一起大笑起來。武元衡也說道:“高固將軍平常話是最少的。我與你相識多年,還是頭一次聽你說這麼多的話來稱讚一個人。李。殊屬不易。”
李嘿嘿一笑:“你們就別再誇了。我都有點……難為情了。”
眾人又是一場大笑。
稍後,武元衡說道:“這一次征討淮西,不宜殺伐過多,不宜結下過多仇恨。這一次我們殲滅了過半地淮西軍,已是有些多了。所以。俘虜的敵軍不可再濫殺一人,不可虐待。但凡受傷的。要派人醫治。所有俘虜,都按我們自己將士的標準發放口糧,好生養著。”
眾將對武元衡的將令,再無懷疑,一起拱手應諾。高固問道:“大帥,那李與吳少陽,又該如何處置。”
武元衡微微一笑:“要平淮西,莫大地幹係都在這二人身上了。本帥,已有籌謀。諸將勿要心急,先等這二人養幾天傷,我們也好整頓一下兵馬。”安,手執一份戰報沿途高喊:“前方軍報、前方軍報!”百姓們匆忙讓路,寬闊的朱雀大街上,那一騎如開劈流水一樣的直接奔入了皇城。
此時,蕭雲鶴正高坐太極殿上,與群臣一起議事開著朝會。那一騎送來的軍報直接遞到了太極殿前,戍衛金吾衛將士急忙進殿通報。
“陛下,有前方軍報送到!”
蕭雲鶴心中一喜:“快傳!”
群臣也是心頭一震:總算是有消息了----但願這一次不會是戰敗求援……
軍報遞到了禦案上,蕭雲鶴飛快的翻閱了一眼,頓時一掌拍到禦案上,哈哈大笑起來:“武元衡,果然不負朕望,打了勝仗了!直平戍一役,他全殲一萬淮西軍,活捉了淮西副帥吳少陽和大將李!”
群臣頓時嘩然,全部拜倒下來高呼萬歲。
蕭雲鶴心頭歡喜,叫眾卿平生。然後說道:“前些日子,有幾個大臣向朕進諫。說武元衡出征快有一個月了,每戰皆負出師不利,是否換個人去掛帥。朕當時並沒有將此事拿出來公議,因為朕知道,武元衡這是韜光養晦地驕兵之計。兵者詭道,旁觀之人有時是難以真正理會戰局之奧妙的。武元衡雖有九敗,然取一勝足矣。所以,我們在朝上議事、辦事的大臣們,不能太過心浮氣躁。最重要地,是要彼此信任。”
有幾個之前向皇帝進了言要撤換武元衡的大臣,頓時一陣汗顏,紛紛拜倒下來大呼吾皇英明。其他的臣子們,也識趣的跟著一起拜倒,對皇帝歌功頌德。
蕭雲鶴暗自笑了一笑,說道:這一次,朕是不會點了名當眾批評誰的。事實就是最好的教訓,希望你們以後能沉得住氣一點。還有,最重要的是不要老想著擠兌人,生怕別人建立了功業超過自己。
下朝之後,蕭雲鶴在武德殿處理了一些奏折,徑直回了承慶殿。武琦雲的身子已經恢複得差不多了,歡喜前來迎駕。
“雲兒,朕今天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蕭雲鶴抱著自己地兒子,心情大好,“你大哥打了九場敗戰,終於勝了一場了。這一戰,盡殲敵軍萬人,活捉了淮西副帥和大將。”
武琦雲長長的籲了一口氣,喜笑顏開的道:“這下好、這下好了。這些日子來,臣妾可是擔驚受怕夠了。大哥要是再敗個幾場,那可真是無可收拾了。”
“有什麼無可收拾的?”蕭雲鶴笑道,“他就是再敗個九陣,朕也安之若素無動於衷。再多的人再進諫要撤換他武元衡,朕也是不會準地。君臣之間,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朕相信武元衡地能力,這才派他出去的。要是半路將他換回,不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麼?”
武琦雲笑嘻嘻的道:“陛下英明!”
蕭雲鶴抱著李淮哄著玩,小家夥已經會笑了,樂得蕭雲鶴心花怒放。他突然心血來潮,說道:“武元衡立了功,但還沒到論功行賞的時候。不過,朕倒是想到了要送他一份好禮。”
“是什麼呀?”武琦雲問。
蕭雲鶴哈哈的笑了起來:“把淮兒的尿布,捎一塊過去給他聞聞!”
幾天以後,朝廷聖使到達了征東軍軍營裏。聖旨對武元衡及其手下一幫將士,都進行了一番褒獎,也賜下了一些財物。九敗之後得了一勝,征東軍的麵貌已經煥然一新,全不是當初那副模樣了。諸將對武元衡也是充滿了信心,不再有任何懷疑。
宣旨過後,聖使還將武元衡叫到一邊,低聲道:“武大帥,這裏還有一份後宮送來的禮物,敬請收悉。”武元衡接過來一看,是一個縫製得很精細的布袋子,裏麵居然放著一塊黃色的棉絲布。
武元衡拿在手中看了一看,疑惑的道:“這是什麼東西?”
聖使嘿嘿一笑:“大帥何不猜上一猜?”
武元衡琢磨了半天,茫然的搖頭。
聖使笑道:“這可是詔應郡王用過的尿布。皇帝和德妃娘娘,特意讓小人捎帶過來的。皇帝還特意囑咐了,非得讓大帥聞上一聞。”
武元衡哈哈大笑起來:“那微臣也就隻好遵旨而行了。”說罷,還真是拿到嘴邊聞了一聞,固然不會有什麼怪味道。他小心折起放進了懷裏,心中感覺一陣暖洋洋的。
送走了天使,武元衡也將眾將召喚了來,商議下一步的行軍計劃。武元衡先是詢問了一下糧草物資和傷員安頓的狀況。這一次的出征,還是準備十分充分的。洛陽附近的大糧倉,一直源源不斷的給大軍輸送著糧草,補給無憂。經此一戰,征東軍也是大獲全勝,減員極少。
一切情況都比較良好。大軍也整休了幾天。個個體力飽滿精神頭十足。
武元衡站在軍事地圖前,指著圖紙說道:“兵部已經發來製誥,告知了本帥朝廷調動兵馬的事宜。從最近幾天起。會陸續有幾路人馬開過來,對蔡州形成合圍之勢。昭義節度李抱真與許州刺史上官。是兩路最重要的兵馬,人數總計有三萬餘人。其他諸節度和州縣發來的兵馬,共計十二路,兵分數路合攻蔡州。到時,一切戰局將由本帥全權指揮。”
高固等人自然是一陣歡喜。紛紛說道:“這恐怕是幾十年來,朝廷最大規模地用兵了。十幾路兵馬同時征討叛軍,真是一場盛大的戰役啊!”
“軍隊多了,指揮起來也會變得有些困難。”武元衡說道,“不過,那些聯軍,最多隻能是圍城打援。我們自己的人馬,始終是主力。淮西節度占地較廣,有了這些兵馬幫助圍城打援。我們地正麵壓力就會小許多。吳少陽敗了這一場,估計吳少誠是不敢再出城與我們對決了,肯定死守蔡州。今後。我們將麵臨一場長期而艱苦的攻堅戰。臨行之時,皇帝陛下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這是一場內戰。要速戰速決盡量減少殺伐和損失。如果我們長期圍城消耗下去。我估計整個蔡州都會崩潰,朝廷也會有些吃不消。因此。我們不能讓戰局陷入僵持,必須用奇兵、用巧計,迅速地解決淮西之戰。”
高固說道:“大帥,十幾路大軍,人馬總數已在十萬以上。一路看中文網如果我們正麵強力攻堅,估計也能在一個月之內攻下蔡州。武元衡道:“若要竭盡全力不惜代價的強攻,的確是可以辦到。但是,這絕非是所有人都願意看到的結果。到時候,淮西屍骨成山血流成河,城池破敗一片廢墟。要知道,淮西的百姓也是我們大齊地子民,是我們的血肉同胞。吳少誠等人,就如同是軀體上長的一顆瘤。為了祛除這顆瘤而砍去手腳,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高固拱手拜了一拜:“大帥言之有理。今日征淮西,與之前我們在西川對抗吐蕃侵略時,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