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不妥協(3 / 3)

漢王府裏。人丁興旺,熱鬧非凡。蕭雲鶴懸在半空的一顆心,在回家之後也總算是回到了胸腔裏。踏踏實實的享受了一段美好地時光。

數日以後,李告辭,要回去向父帥覆命。房慈與他依依惜別,一直送出了成都府。蕭雲鶴對這個將門虎子也是尤其的喜愛,贈送了一批名甲好馬,留作紀念。

在經過了一場翻天覆地的大戰役後,西川之地,總算是迎來了一片安寧。正值春耕農忙,馬上又到夏桑收茶的時節,民生政務全盤忙活了起來。戰爭過後,百姓軍民們都體會到了和平的可貴,以更加充足飽滿地精力投入了生產。西川境內,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就如同是鳳凰涅盤重生,越發地精神抖擻,形勢喜人。

而蕭雲鶴,則開始著手辦理另外一項重要的工作----吐蕃的俘虜。

連番大戰下來,共計俘虜了近四萬吐蕃人。尤其是在東女國康廷川的那一場大戰,一戰就俘虜了近三萬人。

這四萬張嘴眼下都在牢房裏,光說吃飯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無疑就像是給西川壓上了一個大包袱。與此同時,蕭雲鶴也有些眼饞這些天生的騎手。如果能將他們招安到自己麾下,無疑能讓西川的騎兵力量,鬥然上升一個檔次。這一場大戰下來,西川的精銳鐵騎飛龍騎,損失也頗為慘重,幾乎減員過半。

蕭雲鶴派出了許多能言會道的使者,前往成都治下的各州縣,專司撫撫這些俘虜。雖然大齊與吐蕃是世仇,但這些普通的士兵,多半都是苦命的農奴。還是有許多人,願意歸降大齊的。一兩個月下來,成功招降的吐蕃士兵超過了二萬人。蕭雲鶴將這些投誠的俘虜,分批安排在了西川各個州縣的軍鎮,這樣更容易讓他們被同化,被融合。而後他再從中挑選了一萬名精壯,編入了自己的飛龍騎當中。從吐蕃剿獲來的戰馬,無疑是這一場重大戰役中最大的收獲。西川曆來缺馬,可是現在,馬匹空前的多了起來,軍中幾乎可以人手一騎。蒙受了重創的飛龍騎,在短短的二個月時間內迅速重新崛起,人數達到了三萬之眾。飛龍騎的馬匹,精挑細選最為優良。而且全是劍川軍中最勇猛的將士,和最優秀的吐蕃騎手組成。戰鬥力。再次上了一個檔次。

隻有戰場,才是煆煉軍隊地最好地方。經過這一場大戰的洗禮,劍川軍整個換了個精氣神。而且蜀地刮起了一陣尚武之風,所有男兒都以能夠參軍為榮。飛龍騎,更是成了西川的標誌,人人提起這三個字,無不大聲讚歎。引以為豪。

時近初夏,天氣宜人。剛剛入夜,蕭雲鶴帶著府裏的一些人,在家中後院悠閑的聽曲賞月,吟詩作對。

蕭雲鶴和武元衡今天的興致都頗高。頻頻吟出上佳的詩句,令眾人拍手叫好。吳月琳這個王妃,也在墨衣地琴錚伴奏之下跳起了好舞,贏得一片喝彩之聲。

眾人玩樂得正起勁頭,俱文珍小跑過來。在蕭雲鶴耳邊說道:“大人,成都府韋皋派人送來急信。說有吐蕃使者,已到成都。”

蕭雲鶴尋思了一下。不由得微微一笑,對武元衡和薛存誠說道:“伯蒼,資明,吐蕃人來找我要東西了。”

薛存誠老氣橫秋的冷笑一聲:“他要就給他好了。還有二萬多俘虜誓死不降,關在牢裏天天吃喝拉撒,也難於伺候。”

武元衡想了一想,說道:“怕是沒這麼簡單。吐蕃人除了要俘虜,肯定還會要馬匹軍資這些東西。之前朝廷曾下過旨令。大齊與吐蕃盟好,要歸還俘虜與馬匹的,他們自然是打蛇上棍,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赤鬆德讚想要,至於給不給。就得我說了算了。”蕭雲鶴傲然的說道,“俘虜可以拿去。但必須有等同人數地漢奴來交換。馬匹?一根馬毛也別想要去。這一次我大齊打的是勝仗,沒叫他赤鬆德讚賠點好處,算是給了極大的麵子了。”

武元衡微微皺眉:“話雖如此……就怕赤鬆德讚避實就虛,通過皇帝給大人施壓。據我所知,李晟等人迫於皇帝的壓力,已經不得不釋放了會、原、渭三州的俘虜,送回了大部份地馬匹,甚至還給還了一些糧草和金帛。這三地的百姓軍民,怨氣衝天。”

蕭雲鶴挑起嘴角笑了一笑,說道:“李晟他們這樣做,也是沒辦法了的事情。可我跟他們不同。朝廷地聖旨,來了就接。可具體怎麼做,還得要根據我們這裏的實際情況,做些變通。有些事情,朝廷非要橫加幹涉,我也會置之不理。”

薛存誠驚咦了一聲,急忙道:“這麼說,大人是要公然和皇帝撕破臉了?”

蕭雲鶴冷哼一聲:“我是不會主動去撕的。他非要鬧決裂,我也不回避。這一次的西川戰役,皇帝與朝廷屢出昏招,已是大失民心。他們一些錯誤的決定,我怎麼能盲目的苟同?皇帝不顧民意,我莫非也要跟著一起犯錯嗎?”

武元衡搖了搖頭,說道:“的確……朝廷在這一次的西川大戰前後,做出了許多錯誤地決定。若不是漢王力挽狂瀾擊敗了吐蕃人,相信這一次,大齊就要蒙受滅頂之災,仕人百姓再也信不過朝廷了。恕臣說句大不敬的話……現在大齊的天下,漢王的信望,遠比皇帝和朝廷還要高。所以,皇帝也必然會死死盯著漢王的一舉一動,深深忌憚。大人,也該小心謹慎才是,不要主動去挑起爭端,以免再生戰事。”

“我自有分寸。”蕭雲鶴拿起一個酒杯,在手中慢慢地把玩,眼神中星芒閃爍。

第二天,蕭雲鶴可沒有去成都府衙見什麼吐蕃使者,而是讓人將他傳到了漢王府來。吐蕃使者,還挺眼熟。正是那個被送回吐蕃,換回了徐戰屍首的吐蕃宰相尚悉東讚。

尚悉東讚見了蕭雲鶴,自然是膽氣不足,連大氣都不敢出。他照本宣科地說完了赤鬆讚普的原話,就站在那裏不多話了。

蕭雲鶴端坐在上位,不停的冷笑,然後說道:“尚悉東讚,看來你們的讚普是有意要懲罰你呀,居然讓你來擔任使者。他以為,本王肯定會對你大加羞辱對嗎?嗬,本王偏偏對你禮尚有佳----來人,看座,上酒宴。”

尚結讚惶惶的行禮道:“多謝漢王。”

蕭雲鶴拿過赤鬆德讚的手書看了幾眼,說道:“尚悉東讚,赤鬆讚普實在是個有趣的人。兩國和盟,他沒有表示任何一點東西,隻在張手向我要俘虜、要馬匹還要錢要糧。怎麼,把我蕭雲鶴當成傻子麼?”

尚悉東讚低聲下氣的說道:“臨行時讚普曾言,大齊的皇帝已有聖旨下達,讓漢王大人如此做事……其他的,老臣也知悉不多。”

“哼!”蕭雲鶴提高了一點聲音,說道,“兩國戰後和盟,曆來都是戰敗一方賠償對方的損失。從來沒聽說過,打輸了還厚著臉皮來要東西。更何況,這一次的和盟,根本就是你們吐蕃主動提出的。眼下,卻是一點誠意也沒有。赤鬆德讚,也太小覷大齊,小覷我蕭雲鶴了!尚悉東讚,請回複赤鬆讚普。馬匹,沒有;糧草錢帛,我自己也手緊,一個銅板也不會給。俘虜,可以送回一部分。但前提是,一名吐蕃俘虜,必須有一名漢奴來交換。而且,隻算男丁。與此同時,男丁的家屬妻兒,必須同時送回。少一個條件,我也不答應。半年之內,吐蕃沒來交換俘虜,我就將那些天天吃閑飯的俘虜,像砍瓜切菜一樣的宰了,節約糧食。”

尚悉東讚已是滿頭大汗,連連咋舌道:“這、這……”

蕭雲鶴站起身來:“沒有這或那了。這就是本王給赤鬆德讚的回答!你好吃好喝的休息吧,本王不奉陪了。告辭!”

尚悉東讚來了一趟西川,雖然頗受禮偶,但回去的時候卻比死了親爹還要傷心鬱悶。他真的不敢想象,將蕭雲鶴的答複告訴讚普時,將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與此同時,漢王身邊的官將軍民們,都大感揚眉吐氣。這麼多年來,大齊在麵對吐蕃的時候,不管是政治外交還是軍事戰爭,從來就沒有像這樣大獲全勝過。漢王決不妥協,力抗赤鬆德讚的消息不脛而走,瞬間風傳整個西川境內。蜀中百姓個個歡欣鼓舞。就連在田間勞作時,也不忘了嘮叨幾句漢王如何的威風,如何給大齊長了臉麵。

漢王的名聲和形象,在蜀中已經上升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以至於在許多地方,人人都閉口不談皇帝與朝廷,隻認得漢王與西川節度。

可以毫不諱言的說,劍南西川節度,儼然已經可以號令一方,代替朝廷行事了。

同樣的,漢王的這一個外交決斷,很快也讓大齊天下的百姓都知悉了。自從上一次西川大戰開始之際起,天下人本就密切注意著西川的一舉一動。連番大勝到最後的捷報,可沒少讓大齊的天下百姓激動萬分。仕子文人們,更是寫下了數以萬篇的詩詞來歌頌讚歎漢王統領的這一場西川保衛戰。更有一些戲苑曲坊,將這些詩詞編成了歌曲在席間吟唱,漸漸的傳遍了天下。漢王戰西川的故事一度被戲曲化、神化,傳遍了大江南北。自然而然,漢王的名聲響徹天下。還有些說書,還把漢王形容成某某星君或是神佛轉世,說他身長一丈、有天眼、三頭六臂與身外化身雲雲,說得神乎其神。這些,本是一些好事者聊以自娛的談資說辭,卻無形之中把漢王的名聲與形象。在廣大百姓之中廣為流傳了下去。漸漸的,漢王這樣一個肉體凡胎的皇子,居然成了神砥一般的象征。西南蠻邦地人自然更不肯落後,在給他建立了生祠的基礎上,更把他的種種事跡加以訛傳神化,簡直就把他也與自己邦國供奉的神明相提並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