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三章 將在外(3 / 3)

後麵地話,無外乎是就是在高呼和平,然後反複勸漢王要規勸手下眾將,不要再與吐蕃鬧出事端。然後,這一次西川保衛戰中俘虜的吐蕃宰相尚悉東讚,與數萬將士以及馬匹,都要送回吐蕃。與此同時,吐蕃會進獻給大齊朝廷多少金銀雲雲。

聖旨聽到這裏,蕭雲鶴心中的一團怒火幾乎就要燃燒起來了!

老頭,這個混蛋!

大齊數十年對吐蕃不勝,這一次數十萬將士百姓浴血奮戰,好不容易打個大勝仗。又要將勝果拱手讓人!吐蕃用一些不起眼地金銀財寶,就要換回一個宰相與幾萬兵馬。然後他們再用這些兵馬再次侵略大齊……混賬東西!

蕭雲鶴幾乎就要當場發作。好在一旁武元衡輕輕遞給他一個眼神,蕭雲鶴才勉強按捺了下來,接了聖旨。竇文場看到漢王臉色不善,心裏一陣惶然,什麼底氣都沒了。他一路來可是對西川這一帶的情況看在了眼裏。現在西川這地方,可不比皇城裏。就算他竇文場是皇帝跟前最得寵的宦官,到了這裏連什麼也不是。一個守城的小卒也不會將他放在眼裏。假如惹怒了漢王……

所以,竇文場像個孫子那樣小心謹慎。

蕭雲鶴也沒有怎麼為難這個跑腿的家夥,輕描淡寫的說道:“竇大人遠來傳旨辛苦。就請在成都府小住幾日,休息一下。”

竇文場一見漢王並沒有發作,頓時滿心歡喜的謝恩:“多謝漢王!多謝漢王!”

傳旨車駕調轉了馬頭,重新往成都府而去。蕭雲鶴暗中叮囑那個來傳信的快使,讓他回告韋皋,務必將竇文場一行人留下來。好吃好喝好臉色地供著,不妨再塞點好處給他們。

韋皋是個聰明人。應付官場上的這種事情,肯定不會有差錯。

看著竇文場一行人的車駕消失在前方轉角地山路邊,蕭雲鶴和武元衡同時籲歎了一口氣。

武元衡搖了搖頭道:“無奈。實在是無奈。”

蕭雲鶴沉默不語,眉頭緊鎖看著前方。

武元衡看了看他的臉色,心中略有些驚悸:“漢王,你……”

蕭雲鶴眉角一揚:“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武元衡愕然地一驚:“這!……”

“伯蒼。你想一想。”蕭雲鶴有些憤然的說道,“很明顯,這是赤鬆德讚地奸計。他一麵向大齊朝廷請和,一麵在大肆調集兵馬,準備軍事行動。如果我們真的應了皇帝了聖旨與吐蕃和盟。送回俘虜與馬匹……簡直就是給敵人滋漲力量,將自己把火坑裏推。而且,這其中肯定還有貓膩。皇帝對我深深忌憚,這幾乎是公開的秘密。這一次地西川大戰,讓我出盡了風頭。他怎麼可能坐得住?要是再不對我加以管製任由我自由發揮,說不定事態就會脫離他的掌控。他這個當皇帝的,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坐穩自己的位子。可沒有見到我們邊疆這些人,是一個什麼情況。”

武元衡也皺了皺眉頭,說道:“那大人地意思是……仍然堅持發兵?”

“對!”蕭雲鶴沉哼了一聲,說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現在,我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到時候皇帝要降罪,就任由他降罪吧。我絕不能坐視赤鬆德讚的陰謀得逞。另外。我讓韋皋將竇文場一行人留住,到時或許也能找到一些托辭來搪塞一時。假如皇帝真的要跟我翻臉,其實並不需要太多的借口。到時候我給彼此留個台階,他願意下就下,不願意……”

武元衡精神一震:“如何?”

蕭雲鶴眼神中露出一股殺氣:“到時再說吧!先回維州。出兵!”他心中暗自恨道:老頭,我已經對你失去了最後的信心與耐心了。別逼我!

武元衡跟著蕭雲鶴調轉了馬頭。一齊朝維州奔去。他心中免不得一陣忐忑不安:終於到了這一刻麼?

二人回了維州城。數萬將士仍然在這裏待命。蕭雲鶴將聖旨地事情隱晦不提,重點大軍悍然出征了!

一萬飛龍騎與四萬聯軍,在烏蒙山北麓分了手。馬勳與異牟尋大張旗鼓朝北方挺進,蕭雲鶴等人則是在徐戰的帶領之下,專挑小路靜路隱伏疾行。

兩日以後。疊州城中。

赤鬆德讚有些慵懶的靠坐在臥榻上翻看著一本書,斜眼瞟了一下站在一旁地尚結讚,心中免不得暗笑了幾聲。尚結讚臉上的馬鞭抽痕,依然那麼清楚。

“尚結讚,有鄂陵湖來的消息麼?”赤鬆德讚知道,雖然自己有一百個理由要殺了這個成事不足出餿主意的大相,但最好還是繼續任用他。一來尚族是吐蕃最有勢力的門閥,二來尚結讚也隻不過是好心辦了壞事,也不能全怪他。

尚結讚低眉順目十分的小心:“讚普,剛剛接到那邊的快使送來消息。六萬兵馬與三十萬石糧草,在明後兩天就可以完全整備完畢,一起運到疊州來。”

“很好。”赤鬆德讚摸了摸小胡子,有些恨恨的說道,“這一次,我一定要一血前恥,狠狠地教訓一下蕭雲鶴那個混尚結讚心中一陣驚顫,心中就回想起那一場大敗後被赤鬆德讚抽鞭子的情景。

“去國都辦事的人,有消息回來了嗎?”赤鬆德讚又問。

“有。”尚結讚急忙說道,“老臣剛剛就準備將此事回報給讚普的。去國都辦事的人昨夜剛剛回來。他們說,大齊地皇帝已經同意了我們的請和,並給蕭雲鶴、李晟、楚彥等人發出了聖旨。讓他們歸還俘虜與馬匹,與我修好。”

“嗬嗬,老頭啊老頭,果然是我吐蕃地福星。”赤鬆德讚蔑然的笑了起來,“有他幫忙,我何愁滅不了蕭雲鶴小兒!李晟他們居然還敢孤軍深入來襲我羌水流域,看樣子是想給西川打援。結果被我早就安頓在那裏的三萬大軍死死擋在,寸步難進。再過一陣子,我大非川調集的四萬大軍就要主動出擊,去收複會、原、渭三州。到時首尾難相顧,我看他李晟等人怎麼辦。”

尚結讚十足諂媚的笑了起來:“讚普高明!”

赤鬆德讚意味深長的笑了一笑,說道:“還是我的大相計謀高明哪!要不是你想出那個釜底抽薪的妙計,我現在的處境一定堪憂。李晟與蕭雲鶴兩路大軍來夾攻羌水,我本該是捉襟見肘才對。他們怎麼會想到,我早已安排下數十萬援軍從國都出發,哈哈!”

尚結讚也跟著一起嘿嘿的得意起來。

赤鬆德讚臉色突然一變提高了聲音:“饒是如此,也不能掉以輕心。蕭雲鶴是個非常之人,說不定就會有什麼非常的舉動。這一次,可不能再出現任何的差錯了!”

尚結讚楚彥然的一驚:“是!”

羌水以北的唐軍營寨裏,李晟眉頭緊鎖。一旁楚彥也正有些鬱悶的說道:“連日戰之不勝,後方又傳來哨警。眼下居然又收到這樣的聖旨!”

李懷光大聲咆哮:“老蒜頭,你倒是說句話啊!這都要急死人了!”

李晟看了他們二人一眼,恨恨的揮了一下拳頭,重歎了一口氣:“哎!!!”

深夜,紫山北麓。

一處矮林中,蕭雲鶴等人正在蟄伏待機。

其實,他們已經在這裏埋伏了近一天一夜了。上了高原,可不比在平地。蕭雲鶴特意將部隊埋伏在這裏,讓所有人適應一下高原。許多人都感覺呼吸不暢,頭暈耳鳴。經過了一天多的時間適應調理,情況總算是有些好轉。好在對於這一切都有所準備。徐戰與史敬奉,都反複的向他提過這個問題。所以,在挑選將士的時候,都是選的身強體壯、最好是能適應高原作戰的。馬匹,也大多選用的從吐蕃劫來的。

連蕭雲鶴自己,也有一點頭昏、胸悶的感覺。現在正值春季,天氣又還有些寒冷。他的手、臉都凍出了紫色。在吐蕃生活多年的徐戰,自然能夠輕易的適應這種狀況。而且,他很早就建議漢王,讓每個參加奇襲的飛龍騎將士,連日服用紅景天、茯苓、黃芪熬製的湯藥,以緩解高原反應。這些物資,在剿獲的戰利品中比較容易找到。也多虧了徐戰的這些建議,大部分飛龍騎將士們總算是勉強的適應了過來。

黑夜之中,幾名小卒快步的朝這邊跑來。蕭雲鶴和徐戰連忙上去問話:“打探清楚了嗎?”

“打探清楚了!”小卒喘著粗氣,有些艱難的說道,“鄂陵湖那裏,真的有大批的氈帳,連綿二十多裏。”另外兩個小卒,還忍不住趴到一邊就嘔吐起來。看來高原反應還挺厲害。

徐戰連連皺著眉頭,說道:“大人。看來我們的士兵……還有許多一時無法適應高原。我們轉戰了四百多裏,深入這片高原地帶,本來就極為疲勞了。如果又不能適應高原,根本就無法奮力的衝殺。這可就有點棘手了。”

蕭雲鶴的表情也有些嚴峻,說道:“當初我就料想過這一層了。盡量挑選的強壯的士兵。沒有想到,還是有一部份人難以適應。說實話。真的有點夠嗆。我的身體算好地了,這兩天也有點氣短、胸悶。先不說這個了,你把鄂陵湖的地形說給我聽聽。”

“是。”徐戰說道,“紮陵湖和鄂陵湖,又稱為柏海。黃河從卡日曲和古宗列曲發源後,經星宿海流到了這裏,被巴顏郎瑪山和錯爾朵則山所阻。形成了黃河源頭第一個巨大的湖泊----紮陵湖。黃河在紮陵湖中經過回旋喘息之後,從湖東南的草灘上散亂地流出,中間又經過一條長約四十裏,寬約三百多步的黃河峽穀,分九股注入第二個湖泊----鄂陵湖。吐蕃兵馬。就習慣駐紮在水草比較豐美的鄂陵湖西北,也就是與紮陵湖交界的那一處地方。那裏地勢比較平坦,也適合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