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凱歌(2 / 3)

徐舍人心裏騰騰的一跳,細下看了看這一處的地勢:並不險峻的烏蒙山,就像一個矛頭一樣的正指著維州方向。他們兩隻軍隊,就是從烏蒙山的西麓、東麓衝過來的。而烏蒙山地正南方向,除了一片開闊的平原,就是兩座山。夾成了一個葫蘆般的路口。

“不好,這是兵家死地!”徐舍人大驚失色的咬牙說道,“烏蒙山就像一柄矛,而前方的穀口,就是死穴葫蘆口!”

尚圖爾悉根本不懂這方麵的學問。驚乍乍的說道:“沒這麼邪門吧?你們漢人,都喜歡迷信這種鬼神風水之說嗎?”

“不是鬼神風水,這是排兵布陣上地常識!”徐舍人驚怒參半的說道,“如果敵軍把住前方的葫蘆口,又從烏蒙山上放火放箭下來。我們往哪裏逃跑?難道都跳到大金川裏去嗎?”

“那、那撤吧!”尚圖爾悉心驚膽戰,就差拔腿逃跑。

“別慌!”徐舍人強作震定,咽了一口唾沫說道。“我看蕭雲鶴,未必會高明到這種程度。放棄大金川峽穀那麼好的險峻關口不設伏,卻在這裏弄出大手筆。現在,我們三萬大軍已經差不多全部進入到了這一地帶了,退走肯定是來不及也不現實的。不如幹脆朝葫蘆口突擊。要是蕭雲鶴沒有在那裏設伏,就證明我是多慮了。突破了葫蘆口,也就是打破了絕地這一說。到時候,就能直接麵對維州!”

“到底要怎麼樣才好?全是你說地!”尚圖爾悉又急又悶。急急的嚷了起來。

就在這時,葫蘆口那邊,突然有十餘道火光騰空,而且發出了尖銳的嘯響。

“唐軍的哨箭----不好,果然有埋伏!”徐舍人大驚失色。“快撤!”

尚圖爾悉嚇得哇聲一叫,險些墜下馬來。拔馬就朝後方逃去。三萬吐蕃兵馬。黑夜之中堆擠成了一團,聽到撤退的號令,一陣混亂。葫蘆口那邊,突然傳出了驚天地喊殺聲與馬蹄響----高固放完了哨箭,率領著一萬輕騎從葫蘆口殺出來了!

隨著這一陣哨箭飛響和喊殺聲騰起,烏蒙山中突然射出了如同雨點般密集的火箭。還有巨大的檑木滾石和著了火地草團滾落下來。吐蕃人心驚膽裂的大聲叫喚,四下奔逃。

徐舍人的心都要從嗓子眼裏跳出來了,歇斯底裏的叫道:“不要驚慌、不要驚慌!從山腳東麓向北麵撤退!”

到了這時候,他還是保留著一絲難得的冷靜。烏蒙山東麓,是一片比較平坦的地帶,適合他們吐蕃騎兵逃命。而尚圖爾悉那個蠢貨,則是帶著一批人,慌不折路的朝大金川峽穀那邊跑去了。見了大火,尚圖爾悉本能的感覺,靠近大金川那邊地水域,應該會安全一些才是。

宋良臣站在半山腰上,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哈哈大笑:“蠻子們,終於知道爺爺的厲害了吧----放箭、放火,射死他們,燒死他們!”

埋伏在烏蒙山東麓和西麓山腰的唐軍們,將積攢了許久的力氣都一起使了出來。本來被凍得夠嗆了,現在不僅能升火取暖,還能活動一下筋骨,眾人都忙得不亦樂乎。

烏蒙山山腳邊地吐蕃人,則是成了待宰的羔羊一般,倉皇地四下逃命。現在他們麵對的,不是執槍用刀的唐軍,而是無情的烈火!對於這種東西,是人都會產生本能的恐懼。這個時候,誰還顧得上會不會在臉前掛起狐狸尾巴----逃命才要緊!

徐舍人再如何撕破喉嚨的大聲叫喊,也無濟無事了。吐蕃的大軍,已經完全混亂不堪。而唐軍的火箭還在沒命的射。從葫蘆口那邊趕來的一批騎兵,騎射工夫也極是強悍,而且看來對這裏的對形十分的熟悉。他們奔騰起來朝天放箭,箭雨都落在了吐蕃人的身上,激起一陣陣慘叫。

高固立馬站在葫蘆口邊,握著刀嗬嗬的笑了起來,對身邊的郭鋼說道:“這仗,贏了。”

郭鋼年輕的臉龐上,盡是興奮的神采,嘖嘖的讚道:“上次在岐山,我就見識過大人神乎其技的韜略了。這一回的設關於大峽穀然後又火燒營寨,虛虛實實搞得吐蕃人暈頭轉向,比上次還要精彩。漢王大人,真是神人啊!”

“飛龍騎,也出擊吧。不過,你留下。”高固從來都是惜字如金的,他不由分說的說道,“要近戰收網了,我親自上。”

郭鋼有些不悅的皺起了眉頭:“為什麼?為什麼大人和你們,從來都不肯讓我正麵上陣搏殺?難道我從軍兩年,還不如普通的士卒有資格上陣嗎?”

高固看了他一眼,靜靜的說道:“軍令,是用來服從的。你在這裏,看守鼓錚旗號。”說罷,朝後麵揚了一下刀:“飛龍騎,隨本將出擊!”

七千飛龍騎,黑夜之中如同魔神一樣的狂奔開來。震震的馬蹄,飄揚的黑鬥篷,嘶鳴的駿馬,讓吐蕃人一陣心慌。這批吐蕃兵馬,還沒有正式和飛龍騎交過鋒,尤其是在夜間交鋒。那些人,個個墨甲黑袍手提森寒的長刀,仿佛身上都發著寒氣一般。尤其是在月色之下,更顯得幾分猙獰。這些騎士,都不習慣大吼大叫,都是默然的揮著刀,衝進敵群裏就開始斬殺。就如同冷酷的冥界死神,不管是殺戮還是被殺戮,都不會激起一點情緒的變化。

高手無言。久曆沙場的吐蕃老兵們知道,現在出場的,就是唐軍最精銳的部隊了。

一陣陣徹骨的寒意,在吐蕃人的心中升了起來。

高固就像一隻冷峻的蒼鷹,匍匐在馬背上。黑夜之中,隻見他揮動手中的鋼刀,身邊一陣陣慘叫響起,血光漫道。這一年多來,高固已經成了飛龍騎實際意義上的統兵大將。每天的訓練工作,都由他來完成。與此同時,由於學習了許多漢王密籍上的武功,高固的個人武功,突飛猛進的增長。現在,在一萬飛龍騎當中,高固的聲望頗高,早已經遠遠超越了宋良臣與唐漢臣、郭鋼等人。成了漢王手下最器重的親率大將。

飛龍騎在他的率領之下,如同乘風破浪的飛舟,在一陣混亂的吐蕃人陣營裏往來衝殺,所向披靡。一路輕騎,一路飛龍騎,按照事先的安排,分別朝烏蒙山東麓與西麓追擊而去。吐蕃人的兵馬,在烏蒙山下如同潮水,分成了兩股朝兩旁退去。

劍川軍騎兵已經開始突擊,埋伏在山上的步兵也停止了射箭,大聲喊殺的衝刺了下來。居高臨下,山勢又不並陡峭。唐軍步兵就如同水銀落地的從山上衝刺下來,聲勢赫然。

黑夜之中,吐蕃人也不知道唐軍究竟有多少人,隻聽到四麵八方都傳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越發的混亂。好些人在火堆裏慌不折路的亂撞,反而衝進了唐軍的包圍圈裏。反觀唐軍,由於之前部署得十分周密,對這一處的地形也了如指掌,行動十分有序。幾支部隊就如同長在一隻手上幾根指頭一樣,彼此配合得天衣無縫。給吐蕃人送上了一個鐵桶般的包圍圈。

宋良臣憋得夠久了,這時候終於等到了上陣的機會。按照漢王事先給他定下的計策,宋良臣親率了一支三千人的陌刀隊,在烏蒙山東麓的山腳下,圍堵敗退的吐蕃人。其他的步兵,則是從山上朝兩麓殺下來,形成合圍。

一個天網。鋪天蓋地地罩到了吐蕃人的頭上。

徐舍人的喉嚨都要喊破了,也沒能止住吐蕃大軍的混亂。他失望透頂的長歎了一聲,拍馬朝北麵退去。四周飛散的火星落到了他的皮裘衣甲上,差點將頭發都燒燃了。徐舍人狼狽地拍熄了火,帶著吐蕃人朝北麵逃遁。

“東麓這邊是比較開闊的平原,至少可以容易逃掉一些吧……”事到如今,徐舍人也隻能這樣想了。

可是奔出不到十裏地。前方正在死使逃跑的吐蕃前軍,速度又慢了下來。而且傳來一陣騷亂。

徐舍人一陣心驚肉跳:“怎麼回事?”

“將軍,前方有唐軍埋伏阻擋!”吐蕃小校驚慌的回報,“弓箭如雨,根本無法通過!”

小校的話音剛落。從兩旁地山林中又射出了一排箭雨。徐舍人狼狽不堪的臥在了馬背上,總算是躲了過去。身邊的好幾個小卒,卻是慘叫的落下馬來。

眼看著四麵被圍,幾乎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徐舍人拔出刀來。大聲厲喝道:“兄弟們!奮勇向前,殺出一條血路!”

吐蕃人正在一陣混亂當中,彼此衝撞亂成了一團。到徐舍人的喊叫。根本無動於衷。徐舍人大怒,揮刀砍翻了身邊一個正在驚慌逃躥地小卒,厲聲喝道:“聽我號令----隻管向前!想活命的,就與本將衝出一條血路來。違令者斬!”

這一嗓子吼下去,還是略有點收效。吐蕃人勉強的鎮定了下來,開始死命地朝前衝擊。

宋良臣嘿嘿的冷笑,往自己雙手上各啐了一口,嚷嚷道:“來吧。爺爺都等得要急死了----兄弟們,把箭射完,陌刀上陣!”

“吼!----”一陣更密集的箭雨,又朝吐蕃人傾泄而下。正在朝前猛衝的吐蕃騎兵群趕時髦,一陣人仰馬翻。慘叫四起。

眼看著近了,宋良臣這才跳上馬來。雷聲巨吼道:“兄弟們,殺啊----殺光他們,一個不留!”

“殺----”三千陌刀手,加上兩側山穀裏埋伏的步兵,一起衝殺了出來。

宋良臣掄著順手的大鐵棒,發出野獸一般的怒吼,咆哮如雷的衝殺了出來!

徐舍人衝地位置比較靠前,冷不丁的聽到了宋良臣的巨吼。轉眼一看,一個如同魔尊般的怪物,正朝自己迎麵撲來。一根巨大的鐵棒,在吐蕃人群裏橫七豎八地一陣亂砸,打得腦漿鮮血一陣飛濺。本來就心存懼意的吐蕃人,這時哪裏還有什麼心思迎戰,避之如同瘟疫,驚慌地四下躲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