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歸心(3 / 3)

宋良臣跳起來跺了幾下腳拍了幾下拳,恨恨的跑了出去。

“大人。”武元衡走到蕭雲鶴身邊,拱手說道,“茲事體大,不急於決斷。”

蕭雲鶴昂然的站立著紋絲不動,劍眉微鎖平視前方,平靜地說道:“我知道。”

武元衡對房中眾人說道:“除薛存誠與韋皋外,其他眾將眾官,各歸崗位。在節度使有命令下達之前,都要安守本份,不得輕舉妄動。違令者嚴懲不怠。另,暫時不得將聖旨一事散播出去,以免引起百姓騷亂。”

“是……”眾人都拜了下來,往外退去。

現場,隻剩下了蕭雲鶴、武元衡、薛存誠與韋皋四人。

蕭雲鶴神色自若,走到一方矮幾前坐下身去,招起對他們三人道:“你們都坐。”

眾人坐下來,都在等著蕭雲鶴發話。

蕭雲鶴平靜的說道:“朝廷的意思很明顯了,是要棄小舍大,委曲求全地避免這一場戰事。而我西川,現在就成了大齊的棄卒。諸位,不必隱晦的說,劍南西川節度,正麵臨大廈之將傾,萬分危急。諸位有什麼話,但請講來。不管是好話還是壞話,都不必藏著了。”

武元衡濃眉緊鎖,正準備起身說話。一旁薛存誠一下就跳了起來,激動的說道:“大人,如果你身上還流著太宗的血,如果你心中還裝著巍巍華夏,如果你還是華夏子民----就抗旨吧!”

武元衡等人心中一擰,都有些驚愕的看向了這個平常半天不說一句話的人。

蕭雲鶴抬眼看了他一眼,靜靜的說道:“說出你地理由。”

薛存誠十分的激動,揚手指天的說道:“胡人從無百年國運,他們再強也隻是秋後之蟬危言聳聽;我華夏之所以屹立於滄海而萬古不倒,無外乎就是有剛強的民族精神作為支柱!國破山河在,士可殺,不可辱!朝廷可以妥協,個別不顧廉恥之人可以屈膝投降,唯獨大人不可以!”

“這還需要理由嗎?”薛存誠不容他人插話,大聲吼叫道,“大人生逢亂世,胸懷匡國濟世之才,濟世安民之誌。是西蜀百姓們的精神支柱,是大齊天下雄征萬裏威武不屈地楷模!如果連大人都退縮屈膝了,我大齊還有誰能指望?!縱然是泱泱大國,屈膝於人苟且偷生賣身為奴,又還有什麼值得驕傲與誇談?西川的百姓們,不能再蒙受屈辱;大齊地天下,不能再容忍屈辱!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為求大節,大人必須要舍棄個人榮辱與得失,不惜抗旨與吐蕃決一戰死。勝則宣告天下,我大齊軀體雖殘,魂卻沒有丟失!到時勢必舉國震驚,億萬人同聲歡泣!如若敗了,也是雖敗猶榮!寧可戰死,亦不苟安;留名於青史,以慰天下!假若朝廷和皇帝因此而治大人之罪,我薛存誠頭一個慷慨大笑,陪大人共赴黃泉!”

薛存誠還從來沒有表現得如此激動。平常,他最多就是有點狂放和不羈,在他人眼裏,還不至於表現得如此荒誕。

現在看來,他簡直就是快要瘋了!

蕭雲鶴等人,都直直的看著薛存誠,神色各異。薛存誠吼叫完以後,迎著這些人的目光,恨恨的嚷道:“看?看什麼看?!不認識我嗎----這才是我最想說的話!”

蕭雲鶴眨了一下眼睛:“說完了?”

薛存誠一愣,就像是被自己口水嗆了一下一樣,恨恨道:“說完了。”說罷,坐了下去。

蕭雲鶴依舊還是那副平靜冷淡的樣子,淡然說道:“你們還有什麼別的意見麼?都說出來聽聽。韋皋,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韋皋站起身來,長長的施了一禮,不急不徐的說道:“漢王,臣下愚見:我們不妨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決斷,做最終的設想。其一,大人遵照聖旨所說的去執行。那樣的話,蜀地或許能夠確保虞。但也不排除言而無信的吐蕃人,得到維州以後仍然率軍攻打西川。維州是我西川的咽喉和屏障,我劍川軍費盡心力,才奪回來的。不可輕易拱手讓人。而吐蕃人向來言而無信,誰也不能保證,他們哪怕是重奪了王妃和維州,收回了俘虜與戰馬,仍然要來發難。這一點,不容不考慮。其二,假如大人抗旨,與吐蕃決一死戰。說實話,以劍川軍目前的實力,要與吐蕃一戰,無異於以卵擊石。但是我們占據了天時與地利,也不是完全沒有比拚的餘地。不過,臣下建議,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走這一條路。因為這樣,大人就與叛逆無異,將會從此走上一條逆天而行的不歸之路。與吐蕃一戰,勝負姑且不論。大人的結局,都不會好到哪裏去。敗則淪於吐蕃之手,勝……就算是勝,皇帝與朝廷。又豈能饒了大人?所以,臣下建議漢王:舍棄維州與一異邦女子,換一時之太平。同時做好防禦戰的準備防止吐蕃入傾,養精蓄銳以謀後圖。今日之恥,日後會有機會報仇雪恨的。否則。西川一年來剛剛恢複的一點生機,很有可能就會因此而煙消雲散。望大人……慎之、慎之!”

韋皋說完地時候,已經匍身而拜,跪倒在地。

薛存誠的臉都漲紅了,跳起來就罵道:“韋城武。你這個膽小怕死的偽君子、真小人!假如大人棄維州、舍王妃而求一時苟安,或許是能求得片刻安寧。但從此在天下人麵前,他就成了一個懦夫和薄情寡義之人!這樣的人。仕人百姓,誰又能再信服於他?養精蓄銳以謀後圖?!我看是膽小怕事聊求自保的托辭罷了!”

韋皋也勃然大怒:“薛資明!你也欺人太甚了!我韋皋是那樣貪生怕死之人麼?為臣子,自然是要盡臣子的本份。不然是什麼可能出現的結局,都要替漢王料想得周全。而不是信憑滿腔熱血地胡纏蠻幹。三十萬吐蕃大軍殺過來的時候,你薛資明為何不上到陣前,憑你的一腔熱血將他們殺退?在情感與現實之間,永遠隻有更加尊重現實的人,才會容易活命和成功。信還受跨下之辱呢。一個彈丸小城與一名胡蠻女子,現對於數萬人的生死存亡,有什麼值得一提地!越是這種危急困難的關頭,越要冷靜、客觀的看待一

薛存誠跳了起來,指站韋皋大叫道:“冷靜、客觀?這種時候。冷靜就是冷酷!客觀就是膽懦的借口!我就不信,天下的仕人百姓。會對漢王大人袖手旁觀!吐蕃人地軍事力量是很強大----可是,他們抗得過億萬的大齊百姓麼?!隻要大人登高一呼,到時勢必應者雲集!天下人,隻要是還存有良心與血性的,就都會不遺餘力地幫助漢王,幫助我西川!這不是漢王一個人與吐蕃的戰爭,這是整個華夏民族的戰爭!這條路,就算是逆天,漢王也將永不獨行!”

“你!……強辭奪理!”韋皋的臉也漲得紅了,怒目瞪著薛存誠。二人就像是鬥雞一樣,幾乎就要臉對著臉大吵起來。

一旁的蕭雲鶴卻是非常的冷靜。這時輕輕的敲了一下矮幾,說道:“要爭吵,去外麵。你們二人的意見,我已經清楚了。都說得很有道理,我會仔細斟酌地。都退下吧!”

薛存誠與韋皋都瞪著對方哼了一聲,各自昂然走了出去。

隻剩下了蕭雲鶴與武元衡。

武元衡站起身來,走上前去關上了大廳的房門。他很了解漢王。他知道,漢王一直在狠狠的壓抑著。外表的冷靜,不代表他內心的平靜。一團熊熊之火,已經在漢王地胸腔裏騰騰的燒了起來。

果然,門剛剛關上,武元衡就聽到背後傳來一聲巨大地聲響----砰

蕭雲鶴一拳擊出,身前的矮幾瞬間粉碎,四下炸裂開來。

“混賬!!!”蕭雲鶴再也無法忍耐,咬牙咆哮的怒罵出聲來。

罵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那個不肖子孫----老頭。這個軟蛋、糊塗蛋,居然能夠答應吐蕃那種無理的請求!割地、送王妃,大齊還要顏麵幹什麼?不如幹脆跪下來給他吐蕃稱臣算了!

現在,武元衡其實已經非常的清楚,漢王心中的想法了。而且憑他對漢王的了解,這個將瘋狂壓抑在心中許久了的親王,在這樣的事情麵前,是絕不會妥協的!

逆天而行的不歸路?----從一開始,他們不就是打算朝這條路上走下去的嗎?!

蕭雲鶴站起了身來,平緩情緒的長籲了一口氣,然後對武元衡說道:“伯蒼,我想我們之間,沒必要討論是戰是退的事情了。你應該清楚,現在,其實我已經沒了選擇。”

武元衡拱手說道:“不是沒有選擇。而是你已經做出了選擇。”

蕭雲鶴臉上露出一點怒意:“你的意思是,我照旨行事。也是可以的?”

武元衡表情平靜,說道:“從道理上講,是可行。對任何人來說,這樣做也無可厚非。唯獨大人,不能這樣做。”

“為什麼?”

“因為----情。”武元衡說道,“人,之所以區別於牲畜草木。無外非就是一個情字。世間任何事情的決斷,也無外乎情理法三字。然而,情卻是擺在第一位的。現在,其實沒必要去討論戰爭是勝是敗,結果將會如何。其實從大人做出決定的那一刻開始。另一場戰爭地勝敗,就已經敲定了。在這一點上,我十分認同薛存誠的意見。這不是漢王一個人與吐蕃的戰爭,而是大齊的華夏民族,與吐蕃的戰爭。而漢王。現在就成了億萬華夏子民所矚目的焦點。大人若戰,天下人從此將信奉大人為精神的統帥。無論勝敗如何,大人都是民族英雄!大人若退。從此也就不要再談什麼雄心霸業。因為,真正地有識之仕,從此不會再追隨於你。因為你居然能為了一己之安割讓大齊的領土、甚至還送出自己心愛的、患難與共的王妃。這樣的薄情寡義之徒,還有何顏麵再談及天下大事?女子是不值錢,也不值得用來左右天下事。但是,一個情字,卻是無價地。在天下百姓與仕人的心中,這樣的評價與形象。是任何東西也法衡量的。其實韋皋也並非就是要大人做薄情寡義之人,他的想法與態度,是站在很客觀地立場上去想的。隻不過,他沒有站在漢王情感的角度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