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歸心(2 / 3)

“很好,很合我的思路。”蕭雲鶴說道,“這幾天,我也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雖然我們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但如何以最小的損失贏取最大的勝利,將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吐蕃人的實力始終不可小覷。連番敗績後,他們一定會有備而來。多做準備,是很有必要的。楚彥、李晟、李懷光那裏,我連人選都選好了。我打算讓石演芬帶幾個人,親自走一趟。他畢竟是李懷光的義子,由他去,可能更好。”

武元衡點頭讚許:“原來大人早就謀劃於胸了。今日早晨,我也給成都韋皋和薛存誠送去了信。讓他們緊守後方,一定要保證前方軍民的供給。大人,時不我待,馬上召集眾將謀劃策略吧!”

正當蕭雲鶴與武元衡,在維州的一間房舍裏商議用兵之策的時候。西川近日來的戰事情報,已經如同飛箭一樣傳到了國都京城。

書房裏,老頭拿著朝臣遞上來的奏折,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翻騰不休,不知道作何滋味。不到一年的時候,那個被他放逐出去的漢王,居然在蜀中幹得有聲有色。極短的時間內,他不僅穩定了蜀中局勢,還恢複了生產,整頓了軍隊。收複維州、急襲東女國,兩場大戰,殺得吐蕃人聞風喪膽兵敗如潮。

可問題是……老頭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唾沫,心中緊張的想道,吐蕃人,會這麼善罷幹休麼?他們的末蒙都被蕭雲鶴搶了……我的天,這小子瘋了麼?!要是吐蕃大舉興師問罪,我大齊如何抵擋?以大齊現如今的軍事力量,勉強自保還算可以。惹怒了吐蕃人,他們起傾國之兵間來問罪,那不一切都要完蛋?!

接下來的幾天裏,老頭鬱鬱不樂憂心忡忡。就怕再捅出什麼大簍子來。果然,沒多久大齊西線的幾個重要軍事番鎮和節度,都一起送上了請戰書來。

蕭雲鶴、李晟、楚彥、李懷光,四個手握了大齊朝廷近半數以上兵馬的戍邊大將,一起請求對吐蕃全線施壓開戰!

整個朝廷,頓時炸開了鍋。沒有一個人能夠安穩的坐住了。

更讓整個大齊朝廷震驚的是,吐蕃讚普赤鬆德讚,派了心腹使臣到了國都。十分強硬的要求大齊對吐蕃做出賠償給個交待。他們要求皇帝撤辦劍南西川節度使蕭雲鶴,送回被劫的讚普末蒙、東女國小賓就,以及割回維州。並補償吐蕃戰馬一萬匹,錢五百萬貫!

否則,吐蕃將起三十萬大軍,踏平西川。血洗劍南!

老頭幾乎就要撒腿就跑,像當初一樣躲得遠遠的,離開國都。吐蕃使者在大齊朝廷之上耀武揚威,唬得老頭等人一陣陣臉發白。

舉國震驚,九州嘩然!

大齊的華夏民族,居然受到了蠻胡赤裸裸的威脅!

如果決策?----億萬人民,都在屏氣凝神的聽著朝廷地聲音。

與此同時。蕭雲鶴治下的劍南西川節度,卻出奇的平靜。漢王下達了撫民令,讓治下的百姓們像以往一樣的泰然處之,不要被可能到來的戰事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另一方麵,他緊急調動劍南西川治下地所有軍隊。加強了大渡水一帶麵對南詔的軍鎮防禦。維州就不用說了。幾乎七成的劍川軍、約有三萬人,全部緊急集結了過來。從成都、資州、遂州等後方運送來的草料軍資,幾乎就要將官道堵塞。各州縣發布宵禁令,日夜加強治安管製,嚴防有不法之徒趁亂作祟。

吐蕃威脅的消息傳遍天下以後。所有人都認為,蜀中肯定是要炸鍋了,混亂成一片。不料。眼下地劍南西川一帶卻是忙而不亂,緊張而有序。大體局麵十分的穩定。相反,由於朝廷遲遲無法決斷,關內國都一帶反而更加惶恐和混亂。人人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生怕吐蕃真的起傾國之兵,再次攻占國都,荼毒關內。

與此同時,鳳翔、涇原、朔方。唐西線的這三個重要軍鎮裏,也正在積極備戰。楚彥、李晟與李懷光,開始日夜整頓兵馬籌備糧草,隨時準備應戰。

當大齊與華夏民族遭遇巨大危機的時候,老頭。無比驚慌。他幾乎是將自己關在書房裏,誰也不見。他害怕到朝堂上聽到那些迂腐膽懦地大臣危言聳聽的嚇唬他。說大齊麵臨滅頂之災;也害怕那些強硬不怕死的家夥們,臉紅脖子粗地吼叫著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誓與吐蕃決一死戰;更害怕聽到那些令他驚怕的消息,說關內仕紳、百姓,許多都已經舉家內遷,逃往南方。

可是無論如何,他也要做個決斷。

太廟裏,老頭孤零零的一個人跪在列祖列宗的靈牌前,楚彥身戰栗,臉色發白。看著身前攤開的一份聖旨,他顫抖的喃喃自語道:“不、我不能讓大齊在我手中消散,不能!舍一瘡而救一人……曆代先帝,列祖列宗,願你們能寬恕於我,庇佑大齊!”

咬牙,瞪眼,手發抖----他拿起了玉璽!

砰的一聲,聖旨上出現了一個大紅的璽印。老頭如同狂奔了十裏一樣,喘起了粗氣來。大聲叫道:“來人!六百裏加緊,下達朕地旨意!”

皇城之中,大門次遞大開。數騎流星快馬,狂奔而出。國都城中的百姓,一群驚嘩。

“皇帝下旨了!!!”這個消息,如同天火一樣迅速燒遍了大齊的每一寸地方。而此時的老頭,則是將自己死死關在了太廟裏,誰也不見。

鳳翔府離國都最近。楚彥整日站在城頭之上,虎目微凜,時時看著西麵,心中卻在等著從東方來的使臣。

“聖旨到!----”

楚彥身軀一顫,快步跑了起來,前去接旨。與此同時,所有地將士們的心,也都提到了嗓子眼。

“聖諭:鳳翔節度使楚彥,即刻進京麵聖。欽此!”

楚彥瞪大了眼睛,暴怒地喝道:“什麼?!”

使臣被嚇得楚彥身篩糠似的發抖:“將、將軍,還不接旨?!”

楚彥謔的一聲站起身來,扯過聖旨細看了幾眼。沒錯,是真的聖旨。雖然隻有寥寥數字,那枚朱紅大印他卻是認得。

楚彥一拳就打到了牆上,跺腳恨道:“哎----!”

一陣磚粉飛濺,眾人都被嚇瞢了。

劍閣雄關前,幾名守卒駕起弓弩,沉聲喝道:“什麼人?報上名來!”

“朝廷欽差使臣,前來向劍南西川節度頒旨!”

劍閣雄關的大門,轟然大開。一騎如飛,朝成都奔去。從這一刻起。劍南西川節度以內,再沒有一刻太平。數百萬人的注意力,全都轉到了那一騎的身上。

幾日後,成都,漢王府。

蕭雲鶴帶著劍南西川節度治下所有官將僚屬,跪地接旨。

使臣大氣都不敢出,顫抖著手。攤開了那一麵金黃的聖旨:

“大齊漢王、劍南西川節度使蕭雲鶴,接旨----

泱泱中華,數亂於戰。窮兵黷武,雖聖人不能長治久安。況天地不佑,社稷不幸。大齊累遭禍殃。現如今國力羸弱,軍無戰意;民心思定,國邦思安。偃武修文,正當此時。愛卿拳拳報國之意,天地可鑒;震震大將之風。震爍乾坤。然,不可因一時之意氣而起兵禍,令九州蒙亂。蒼生荼毒。朕體諒愛卿赤子國仕之心,卻不能應允請戰之要求。令:漢王蕭雲鶴,送回吐蕃讚普之末蒙、東女國小賓就。割還維州,送回被俘虜與馬匹軍資。忍一時風平浪靜,此時非我大齊強力爭橫之時。望卿查之,諒之,忍之,萬望以大局為重。切念。切念!欽此!”

趴跪在地上的一群人,頓時驚呼起來----“什麼?!”

這時候,一些人也全沒了體統,都跳了起來叫道:“這太荒謬了!送回王妃、割讓維州、釋放俘虜與馬匹!”

“還不等於就是向吐蕃臣服嗎?!”

“我泱泱大齊,怎能如此屈膝於蠻奴!”

蕭雲鶴仍然跪在地上。怒聲暴喝:“放肆!住口!”

身後一群人,又都瞬間安靜的跪了下來。

蕭雲鶴麵如寒鐵。不動聲色的說道:“臣蕭雲鶴,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使臣楚彥身發抖,將聖旨遞到了蕭雲鶴手中,拱手說道:“漢王請接旨……小人還有要事在身,先請告辭。”

蕭雲鶴拿過聖旨,嘴角裏扔出一個字:“請。”

使臣逃也似地飛奔出了漢王府。

“大人,這他娘的還讓不讓人活了?”宋良臣的性子最急,這時再也顧不得許多了,大聲嚷叫道,“我幹他娘的吐蕃蠻子,要回俘虜也就算了。居然還要我們割讓維州----這可是數萬兄弟提著腦袋打回來的呀,本來就是我大齊的領土!要隻有這樣,死活還能忍下來。他娘的居然還要、還要……王妃!大人,老子頭一個不答應!老子手上地鐵棒大刀不答應,四萬劍川軍不答應,幾百萬蜀人也不會答應啊!”

蕭雲鶴麵沉如古井,波瀾不驚,靜靜的負手站在那裏看向外麵,一言不發。

旁人都在心裏一陣打鼓,宋良臣卻越說越急,跳到蕭雲鶴麵前,張牙舞爪的叫道:“大人,你說句話啊!你平常不是這樣子的!我幹他娘的,吐蕃蠻子太可恨了,奇*書$網收集整理朝廷是軟蛋,咱不聽他們地!跟吐蕃蠻子幹了!俺第一個衝上去,活捉赤鬆德讚那鳥毛,撕成八瓣了喂王八!----大人,你倒是說話啊!”

蕭雲鶴雙眉微鎖抬眼看了他一眼,仍然不說話。

宋良臣急得哇哇大叫起來,居然狠狠的拍起了自己的腦袋。

一旁武元衡輕吐了一句:“宋良臣,你先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