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汴京篇 第二十七章 狠賺一筆(一)(2 / 2)

這北宋人喝的大多是酒精濃度不高的清酒,因此這葡萄酒雖然口感截然不同,但到底也不算是度數高的酒,並不會讓人難以接受。

因此那張管事細細的品嚐過葡萄酒後,馬上一臉欣喜的說道:“這酒不但看著新奇稀罕、味道也十分獨特!我買這個回去準能向主人家交代!小娘子,你這酒怎麼賣?”

妙兒先前考察東華門附近一帶的市場時,發現那些時新的茄子、瓠子之類的蔬果,新鮮的每對賣到三、五十兩銀子都還有人爭著買!這樣的物價水準大大的堅定了妙兒把葡萄酒價錢往高處定的決心,也讓妙兒決定寧可少賣、也要狠心把價錢給抬上去!

反正妙兒這酒本來就打算走高端路線,賣給京城那些有錢的大戶人家,沒想過要賣給那些不太富裕的尋常百姓……

因此那張管事一發問,妙兒馬上伸出一隻手指、一字一句的說道:“我這酒一斤最少賣一百兩銀子!這一個酒壇子大約能裝一斤葡萄酒,也就是說一壇正好要一百兩銀子!”

妙兒一報完價錢,別說是那張管事聽得傻了眼,就連一旁的巧娘也有些傻眼,並馬上偷偷的扯了扯妙兒的衣角,小聲的說道:“妙兒,這價錢是不是定得高了些?咱買那些葡萄和釀酒的物事,可是十兩銀子都沒花到啊!”

妙兒聽了馬上衝巧娘使了個眼色、示意她不要多說,並一臉淡定的看著張管事等他開口,似乎一點都不怕自個兒的酒賣不出去般……

那張管事撓著後腦勺考慮了半天,最終指著李老頭的攤子說道:“這位小娘子,你這酒一斤賣一百兩銀子可是有些貴了!那李老頭的花雕酒一斤也才七十兩銀子,你可是足足比他貴了三十兩銀子呢!”

這妙兒就是想讓人把她的葡萄酒、和李老頭的花雕酒做對比,她等的也正是這句話,因此張管事話音才落、妙兒就不緊不慢的問了兩問題:“敢問這位大叔,那李記的花雕酒雖然把尋常花雕酒都給比了下去,但大家夥兒就算不買他的花雕酒、依舊能上別的地方買到尋常的花雕酒來喝,左不過就是味道差一些罷了……我這麼說沒錯吧?”

張管事不曉得妙兒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因此他隻能老老實實的據實答道:“沒錯,這花雕酒各大酒肆裏都能買到,就是味道比李記的差上一些。”

妙兒聞言馬上順著張管事的話往下說道:“那我這葡萄酒且不論它味道如何,就說它在別處能不能買到———不是我誇大吹牛,我這葡萄酒你真就在別的地兒買不到,不信你問問大家夥兒見過這種顏色的酒沒?”

圍觀的眾人聽了這話紛紛搖頭,表示從沒見過紫紅色的酒,更是沒喝過像這樣的葡萄酒……

而妙兒的目的達到後,才不緊不慢的說出最後的結論:“就憑那花雕酒隨處可見,而我這葡萄酒隻此一家、別無分店這點,我這葡萄酒一斤就值一百兩銀子!”

“再說了,我今兒可是頭一回把這葡萄酒拿出來賣,且也就隻有區區六壇可賣,諸位管事哪位買了回去、主人家率先用來宴請貴客,那這可就是這汴京城的頭一份兒,包管讓你們主人請的貴客大開眼界、讚不絕口!”

妙兒話一說完,那些圍聚在一起的采買管事立馬雙眼放光、並紛紛琢磨起妙兒的話來———這些采買管事哪個不想在主人家麵前爭個臉?且他們買到了汴京城最新奇稀罕的物事回去,主人家心情一好可是會打賞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