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汴京篇 第六章 兄妹齊心(2 / 2)

這該辦的事都辦得差不多了,張大郎馬上就興衝衝的往家裏趕,想趕緊把自個兒的想法告知大家夥兒,若是大家夥兒也都覺得可行,那他馬上就可以出去掙錢了!畢竟無論是當捉刀人、還是到酒樓賣酸文,都是無本生意、隻要有學問就成,這讓一直用功苦讀的張大郎自信滿滿、恨不得當場就大展身手一回!

且不說張大郎這頭如何,卻說這張三郎還真是擅長同人打交道,隻見這才半天的功夫,他就和左鄰右舍打成一片———年紀大的他就說些好話和有趣的八卦來逗他們開心;年紀和他相仿的,他便和他們稱兄道弟、分享南北見聞;而一見那些正值花樣年華的小娘子、三五成群的聚在門口做針線活,張三郎就一個勁的誇人家貌美如花、美若天仙等等!

如此一來,張三郎這個八麵玲瓏的家夥很快就在左鄰右舍裏混得十分吃香,也從和這些人閑聊的過程到不少有用的消息,更是暗暗的記下了幾個對妙兒可能有用的、做小本生意的門路。除此之外,張三郎剛剛結識的一個哥們還自告奮勇的說要帶張三郎混,而那哥們口中所謂的“混”,就是帶張三郎到各大酒樓裏當閑漢。

張三郎以前就和張大郎一起當過閑漢、給人跑過腿,對這差事他可謂是熟門熟路,因此他很快就和那新結識的哥們約好———等張大郎徹底安頓好了、把這周遭的情況摸清楚了,就和他一起去當閑漢掙幾個零花錢。

且先不說張大郎兄弟如何,卻說妙兒穿越到北宋後,其實總想搗鼓些現代才有的小吃來掙錢,因此眼下碰上了這個機會,妙兒自是要重點觀察汴京有名的小吃,並暗暗的琢磨她記憶中的現代小吃,有哪些是能拿得出手、“偷”到現代來賺錢的。

而妙兒既然想要做些新奇的小吃來賣,那自然是一等到天黑、州橋夜市的大小攤子都支起來後,就拉著巧娘到那有名的州橋夜市逛上一逛!逛了幾回州橋夜市後,妙兒對這北宋的夜市總算是有了大致的了解,也牢牢記下了夜市最常賣的吃食有哪些———自州橋南去,沿街有賣水飯、熝肉、幹脯等吃食的攤販。

王樓前則有賣獾兒、野狐、肉脯、雞等肉類吃食,再往下走還有賣梅家鹿家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等等。妙兒拉著巧娘上前問了問價,發現這些看著讓人饞涎欲滴的各色吃食,每個不過才十五文、十分便宜。

這些吃食既然都不貴,妙兒自是馬上掏錢給她和巧娘買了幾個,用油紙包了後邊吃邊繼續沿著熙攘熱鬧的長街往下走,一路又見到了不少攤販———有鹽鋪曹家從食、旋煎羊白腸、鮓脯、炸凍魚頭,還有薑豉子、抹髒、紅絲、批切羊頭並辣腳子薑和辣蘿卜。

眼下正值盛夏,因天氣悶熱、長街上也有不少賣解暑甜品的,妙兒粗略數了數、並上前指了幾種物事問了幾回,很快就發現汴京城的涼品種類繁多———有雞皮麻飲、細粉素簽、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兒,還有生淹水木瓜、雞頭穰、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以及荔枝膏、廣芥瓜兒、杏片、梅子薑、芥、細料餶飿兒、香糖果子,並間道糖荔枝、越梅、金絲黨梅、香棖元等等。

這些吃食皆用梅紅匣兒盛貯,一樣樣的碼得分明,叫人見了直流口水,哪怕是不餓也想揀幾樣嚐嚐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