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唐駿離職背後:國內最大股權糾紛案(1 / 3)

2013年1月28日,我在微博上低調宣布,告別為之效力5年的新華都集團,重新出發,通過管理層收購的方式,執掌原新華都旗下的港澳資訊。這條離職聲明立刻引發了業內的議論紛紛:我曾被譽為“打工皇帝”,有人說我的職業生涯出現了瓶頸,身份是否將完成從職業經理人向一名真正意義上“老板”的轉變;也有人懷疑我是否能適應這個轉變;我離職新華都的導火索,是否和收購雲南白藥股權失敗有關。麵對這些質疑,今天,我將直麵離職事件背後的真相。

我真的是很感慨,過去我離開微軟的告別會非常隆重,離開盛大也是如此,但這次的離開我很低調,隻發了兩條微博。微博上用了幾個非常簡單的詞概括我在微軟、在盛大、在新華都的感受。我說離開微軟的時候,我哭了。我那個時候完全不像大家所熟悉的唐駿,2004年6月以後,畢竟我服務了那麼多年、曾經那麼熱愛的一家公司,要離開它了,這種抉擇是特別痛苦的,離開微軟後我去了一些很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去了威海,去了韶山,讓人很難想象。

我離開盛大加盟新華都的時候,我笑了。而這一次,我離開新華都,去掌門港澳資訊,我既哭不出來,也笑不起來,這裏有很多很多的感受,恰恰是描述了我在不同公司的所有的不同感受,更多的還是對未來的一種期待,或者是一種憂慮。

唐駿離職背後:國內最大股權糾紛案

食言?從四五個到一個的改變

從微軟中國CEO到盛大CEO,背著“最牛”職業經理人名頭的唐駿,在2008年4月以10億元轉會新華都,籠罩在我頭上的諸多光環,在中國職業經理人領域達到了前人所未達到的高度。一次又一次地華麗轉身,身家也呈階梯式跳躍,但在隨後的幾年中,我陷入了種種困境。2008年,我躊躇滿誌地承諾,5年內實現新華都旗下3至5家子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市,如今,卻隻有1家公司上市。2009年,在新華都董事長陳發樹一係列大手筆運作中,對雲南白藥的投資,截至目前,股權仍未交割。次年7月,又身陷“學曆門”事件。這些皆被解讀為我最終從新華都黯然離場的原因,然而,這些事件背後是否另有隱情呢?

其實我已經看到了瓶頸,這個瓶頸是什麼?就是再給我四到五年的時間,其實我唐駿所扮演的這種角色,或者說給新華都所能帶來的變化不是那麼大,這個時候我就會萌發出“我留在新華都意味著什麼”、“我能給新華都帶來什麼”、“而我這份工作又能給我帶來什麼”的想法,所以,離開新華都對我來說是一個必然。

我加盟新華都以後,發現需要進行一個戰略轉型,與其說要重新創造3到5家上市公司,還不如說進入3到5家上市公司,所以今天的結果我們看到,新華都這個板塊:新華都購物廣場的大股東,上市公司紫金礦業的第二大股東,同時又是青島啤酒的第三大股東,本來還應該是雲南白藥的第二大股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三到五家,其實我們已經實現了四家,這四家雖然不是說在每一家都是控股股東,但是我們在裏麵扮演了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也是我們轉型的一個結果。

投資雲南白藥,並沒有帶來應有的收益,我們想成為雲南白藥的第二大股東,這個收購不是失敗,但這個收購絕對是個失誤,這個失誤造成了現在進退兩難的狀況。

2009年9月10日,雲南紅塔與陳發樹簽訂《股份轉讓協定》,雙方約定,陳發樹以每股33.54元的價格,購買雲南紅塔手中的6581萬股雲南白藥股份,股權轉讓總價高達22億元,但之後,雲南紅塔並沒有將相應的股權過戶到陳發樹名下。2011年12月8日,陳發樹向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起訴,將雲南紅塔集團推上了被告席。2012年1月17日,中國煙草總公司作出批複,稱“為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不同意本次股份轉讓”。2012年8月23日,陳發樹訴雲南紅塔集團雲南白藥股權糾紛案,在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正式開庭審理,該案涉及資金高達22.08億元,被稱為“國內最大的股權糾紛案”。2013年2月4日,雲南省最高人民法院就陳發樹起訴雲南紅塔一案做出一審判決,原告方陳發樹被判敗訴。4日下午,陳發樹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雲南紅塔集團賠償其11.6億元的損失,並由財政部來審批股份轉讓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