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成就教師的歸屬——園長穩定教師隊伍能力的提升(1 / 1)

想一想

當園長兩年有餘,雖然我很年輕,但是我對工作充滿了熱情。雖然工作中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是我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我的心中充滿了無限勇氣。

但是,最近我也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難題,已經開學一個月了,中一班班主任竟然要辭職,說是家裏人希望她在家全職帶孩子。這還不算,保教主任竟然也提出辭職,原因竟是家裏需要她接管生意。原本穩定的開學狀態,一下子因為人員流動造成我處處捉襟見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一時間,我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名園長,需要得力的中層管理隊伍,需要穩定的教師隊伍。但是,幼兒園工作繁重,工資一般,教師們在麵對選擇時,經常會把幼兒園作為人生棋局中的“棄子”。如何打造一支穩定的教師隊伍?如何留住教師的心?一個個問題,使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複。

——一位年輕園長的苦惱

成就教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教師有歸屬感、責任感、安全感,教師處於一個團隊當中,是否能夠全身心地向著一個共同願景努力,這就需要園長把握好教師專業發展與思想認識的關鍵點,穩定隊伍,夯實基礎,留住人心,持續發展。

由於多種原因,一些幼兒園的教師流動性比較大。新來的青年教師鑒於人事關係、職稱評定、住房、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方麵的憂慮,很難安心在幼兒園長期執教,一旦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就會辭職而去。因此,教師頻繁變動和調整,師資隊伍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有的班級一學期要換好幾個教師,對教育質量造成消極影響。教師隊伍的穩定與幼兒園的質量發展密切相關。教師的態度、教育責任、教育教學水平是幼兒園的質量名片,因此,作為一園之長,保障教師隊伍的穩定對幼兒園的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借鑒國內外相關的實踐管理經驗,我們發現,在我國,早在1985年的《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中,就明確指出“建立一支有足夠數量的、合格而穩定的教師隊伍,是實施義務教育,提高基礎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計”,其中,教師隊伍的穩定性一直備受關注,隻有保持教師隊伍的穩定,才能更好地提升教育質量。國內學者薑文義,在其文章《試論教師隊伍穩定與教師合理流動》中提出,保持教師的職業心理穩定,才能保證教育事業的繁榮和發展。教育之所以改革步步深入,事業大大發展,與擁有一大批愛教育、誌願獻身於教育事業的教師是分不開的。 如果教師的職業心理發生動搖,其工作態度、責任感便可想而知。因此,隻有保證教師隊伍職業心理的穩定,教育才有希望。

美國行為科學家弗雷德裏克·赫茨伯格(Fredrick·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認為,激發人的動機的因素有兩類,一類為保健因素,如企業政策、工資水平、工作環境、福利和安全等,這些因素帶有預防性,可以保持人的積極性,維持工作現狀;另一類為激勵因素,如成就、認可、責任、發展等,這類因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激發人們的進取心。美國華盛頓大學福斯特商學院終身教授陳曉萍女士在其《幸福的決定因素》第二章“管理的悖論”中提到,“以人為本”的管理強調善待員工,關心照顧員工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麵,體現出對員工成長發自內心的關懷,並希望員工因此更加熱愛工作,敬業守職,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績效,對工作有更多的創意和思考,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價值。

與此同時,早在1943年,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依據國內外實踐與理論研究的成果與經驗,我們認為穩定教師隊伍的核心是人的管理,由傳統管理中的管人、用人過程,逐漸演變為發展人、成就人的過程。穩定教師隊伍,需要園長關注教職工內在和外在的需求,采取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既要留人,也要留心,既要提高教師當下的專業水平,又要著眼教師未來的發展,激發個體發掘潛能,最終成就每個人的精彩,成就園所的精彩。作為園長,應當具備穩定教師隊伍的能力,讓教師踏踏實實、積極努力地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