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在孩子13歲前後,父母逐步做孩子的朋友。有效的教育是先嚴後鬆,無效的教育是先鬆後嚴。如果在孩子9歲前後縱容孩子,而在孩子13歲前後嚴格要求孩子,會遭到孩子的強力反抗。給青春期的孩子定規則是最危險的事情。
74.父母最好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逐步由自理生活習慣發展為自學習慣。自學是讓孩子在學校不掉隊的唯一可靠的辦法。
75.一般而言,孩子長到13歲,整個“早期教育”差不多就已經完成了。甚至可以認為,孩子長到13歲,整個“教育”就已經完成了。如果孩子成長順利,13歲之後,孩子不需要再接受父母的教育,他自己會往前走,父母隻需要站在孩子的後麵,看著孩子走向遠方。對於那些在13歲前後還沒有形成自理生活的習慣和自學習慣的孩子來說,他需要的已經不是教育,而是“治療”。
76.每個兒童都有自己成長的秘密,這些秘密構成了兒童之間的差異:一是性格上的差異;二是智力上的差異;三是性別上的差異,即男人(男孩)和女人(女孩)的差異。
77.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優勢,也有自己的性格弱點。父母不要急於改變孩子的性格弱點。父母與其急於改變,不如先坦然地接受。如果父母坦然地接受孩子的性格弱點,那麼,孩子的性格弱點會逐漸轉化為高貴氣質。
78.長善救失或揚長補短是有意義的,但是,“長善”比“救失”更重要,“揚長”比“補短”更重要。不要讓孩子放棄自己的長項而長時間地鬱鬱寡歡地補救自己的短處。特長發展比全麵發展更重要。讓孩子充分發揮他的“特長”和“優勢”,以自己的特長發展帶動自己的全麵發展。
79.用“書山有路勤為徑”來鼓勵孩子,但不要用“學海無涯苦作舟”來恐嚇孩子。勤奮是必要的,但不必過於刻苦。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努力,那是勤奮;在自己不感興趣的地方努力,那是刻苦。千萬不要在你沒興趣的領域追求成功,因為你得跟那些真有興趣的人競爭。沒有興趣,你怎麼爭得過人家?
80.所謂“片麵發展”不僅不是成長的障礙,反而是成長的基本秘密。家長和老師需要考慮的教育思路是:如果孩子已經顯示出自己的特長,那麼,家長和老師應該尊重和愛護孩子的特長。在尊重和愛護的前提下引導他順便學習其他的科目。如果孩子尚未顯示出自己的特長,那麼,家長和老師應該鼓勵他發展“多方麵興趣”,通過“多方麵興趣”逐步聚攏、聚焦,從“多方麵興趣”中選擇一項或幾項興趣,作為自己的特長和優勢。
81.智慧的父母往往給孩子提供三種“賞識”:一是關注;二是讚揚;三是信任。表麵看來,最強烈的賞識是表揚,實際上,信任的賞識效果可能最強烈且最持久。
82.賞識孩子並不意味著不要批評。賞識並不與批評或懲罰對立,賞識的反麵不是批評或懲罰,賞識的反麵是“不善於賞識”。賞識是一門高級的教育技藝。如果父母善於賞識,掌握賞識的技藝,就完全不必考慮所謂批評或懲罰的問題。
83.作為一門高級的教育技藝,賞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一是真誠而及時地給予讚揚,而且多讚揚孩子努力的過程或方法而不是讚揚他的結果或運氣。二是以關注和信任為主而以獎勵為輔。三是以賞識孩子的生活習慣或交往行為為主,而不要僅僅賞識孩子的學業成就。
84.男孩的身上的雄性激素使男孩天生就喜歡破壞、冒險,具有攻擊性,他必須處於活動之中。女孩與男孩不同。女孩可以整天逛街,她們願意在百貨商店裏來回穿梭。
85.不見得一定要采用所謂“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辦法,出色的父母隻是“順木之天,以致其性”,以不同的方式養育男孩和女孩。
86.由於雙性化的人既具有男性特質又具有女性特質,他們在各種情況下能應付自如。在學業優秀的小學生和中學生中,雙性化特質的個體比例最高,而學業不良者中未分化特質的個體占了絕大多數。雙性化特質的學生不僅成績優秀,而且興趣廣泛、全麵發展,在班級、院係和學校中擔任學生幹部。
87.正當的家庭教育雖然顯示為“性格-身體本位”,但是,家長也需要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尤其需要幫助孩子逐步建立強大的自學習慣。
88.有效的語文學習往往顯示為三個特點:一是課外自學。語文出色的學生很少來自“上課認真聽講”,更多來自學生課外大量閱讀。二是整體學習。語文出色的學生很少緣於課堂教學中的細讀、精讀,更多的是課外的“好讀書,不求甚解”的整體泛讀。三是有主見的學習。語文出色的學生不僅大量閱讀,而且大量寫作,以寫帶讀。
89.有效的數學學習往往表現為三個特點:一是超前學習,不能亦步亦趨地跟在教師的後麵學習數學,最好走在教師的前麵自學數學,不讓自己因偶然的開小差而掉隊。二是整體學習,盡可能進入“高觀點下的初等數學”的狀態,盡可能站在整體的高度俯視具體的數學問題,盡可能經由超前學習之後而回頭來理解前麵的簡單數學。三是基於問題解決的學習,盡可能使數學顯示為生活數學,同時又需要建立穩定的“數感”,使生活問題“數學化”。
90.學習外語的第一個秘密是“聽領先”。學習外語的第二個秘密是,不僅“聽領先”,而且“整體地聽”。如果期望孩子學會外語,家長或老師所要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尋找適合孩子聽的外語材料(最初最好是視聽材料而不是純粹的錄音材料)。讓孩子在看外文電影或電視劇的過程中聽純正的外語。
91.所謂“問題兒童”,常常是正常兒童,隻是因為成人的某種偏見而對某些特別的孩子貼上標簽。而且,恰恰是所謂問題兒童,他們的身上可能蘊涵了人類的最寶貴或最高貴的元素。
92.最幸福的人,是那些有遊戲精神的人。如果家長沒有引導孩子以古典的方式展開學習生活或以古典的方式展開遊戲生活,那麼,孩子擁有網絡遊戲的生活,也好過那種沒有任何遊戲感的乏味的生活。
93.即使不必提倡戀愛從小學就開始,但至少應該從小學就開始有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情感教育”課程,包括愛異性和愛一切他人。從初中開始,就應該為孩子提供坦然的、科學的“性教育”課程。既讓孩子了解“性”的美好,也讓孩子了解“性”的危險。
94.給孩子提供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隻有那些夫妻關係混亂、家庭生活異常的孩子才容易發生所謂“早戀”,隻有那些在家庭生活中找不到愛的孩子才容易發生所謂“早戀”。如果一個女孩在家庭中享受了足夠的父愛,她就不會因為某個男孩輕輕觸碰她的頭發而發生觸電般的興奮和戰栗;如果一個男孩在家庭生活中感覺足夠的天倫之樂,他就不會輕易在別的地方尋找慰藉和溫暖。
95.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盡可能帶孩子遊覽外麵的世界,讓孩子開闊眼界,讓孩子從小積累“一覽眾山小”的高峰體驗。視野開闊的孩子會逐步領會: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是值得等待的,而且,隻有那些有見識的、視野開闊的人才知道什麼是美好的事物。隻有那些視野狹窄的人在說話或做事時才會容易走極端;隻有那些沒有見識過美好事物,從來不知道何為高貴生活的孩子才會容易發生所謂“早戀”。
96.輕度的“自閉”不僅不是某種疾病,相反,它是人類的美好生活的基本需要。在以“躁動不安”、“心浮氣躁”為特征的現代社會中,適度的“自閉”即便不是拯救現代性的唯一出路,至少也是一個懸隔雜念、維持寧靜的重要方案。
97.自然的,就是好的。比較自然的,就是比較好的。最自然的,就是最好的。當人類對高科技依賴成癮之時,災難將接踵而至。科技越高深、高速發展,人類越災難深重。
98.警惕轉基因食品。即便我們無法避免,也最好盡可能少吃轉基因食品。
99.生病很正常,無論動物還是植物,都會在某個時候生病。生病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吃藥,更不意味著一定要看醫生。因為人體有強大的免疫係統,人體的免疫係統可以對抗一般疾病。如果希望孩子健康,那麼,最好讓孩子多運動,多吃五穀雜糧。五穀雜糧和運動是最好的營養品。
100.教孩子學會考試。第一,從埋頭的“模擬考試”到抬頭的“胸有成竹”。第二,建立強大的意向性。第三,保證合理的飲食與舒適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