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女孩富養,男孩窮養”對嗎?(1 / 1)

Q:

尚老師您好,我現在在很多書籍上都看到“女孩富養,男孩窮養”這個觀點,這個觀點到底對不對呢?

A:

前幾年熱播的電視劇《蝸居》裏,海藻的母親跟海藻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我吃虧就虧在這輩子沒錢,沒為你們姐妹兩個提供好一點的生活環境,但凡你們從小經曆過富裕,也不會為眼前的小恩小惠所迷惑。”這部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其實引出了一個教育界的法則:“男孩窮養,女孩富養。”

但到今天,“男孩窮養,女孩富養”存在認識上的分歧,有些爸爸媽媽認為這隻體現在物質條件上的不同,如以為“富養女孩”就是無限滿足女兒的物質需求,而“窮養男孩”就是故意讓孩子吃不飽、穿不暖。這樣不講究方式方法,不注意性格、情感、精神的培養,勢必對孩子的未來成長和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那麼,這句話究竟如何體現在我們的現代教育中呢?其實,“窮”、“富”的意義是體現在品質、修養上的,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

窮養男孩不是要把孩子養得邋裏邋遢,沒了自信和品位,關鍵要培養出他堅強的意誌,以備將來他能擔當應盡的責任,從而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富養女孩也不是要把孩子變成嬌滴滴的大小姐,而是要通過富足舒適的成長環境,把她塑造得優雅、大方、得體,讓她們長大後會更有品位,會創造有情調的生活。

先來說說“窮養”:

古人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誌,如此才能修身治國平天下。培養孩子特別是男孩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作風,非常重要。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孩子是獨生子,是家裏的香火單傳,所以總是大包大攬,讓他像個小皇帝一樣,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男孩成為男人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心態成熟的過程。今天成功的創業者、企業家,無論家境如何,大多在青少年時代吃過該吃的苦,正是源於此,才使得他們有著對事業的雄心和追求,能夠忍受挫折,打造出一方屬於自己的天空。男孩終將成為男人,將來是要成家立業,要擔負起養家的職責,沒吃過苦、沒吃過虧,怎麼能擔當這個重任呢?

再來說說“富養”:

有教育家說:“在我們身處的這個小宇宙裏,一切都是潛伏地存在著。你給她光明,她立刻就看見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我們多給孩子——特別是女孩子——“光”和“熱”。

就算再堅定的女權主義者也不得不承認,比起男性,女性確實更需要被保護。你想,如果女孩從小沒見過世麵,一旦踏入社會遇到居心叵測的壞人,吃虧的肯定是女孩。此外,在家庭裏,女主人的品位和格調決定了家庭的層次,而一個人的品位和她的成長息息相關,如果女孩沒見過世麵,沒有知識儲備,她的生活自然也就暗淡和無趣。所謂教育,它的功能就在於挖掘孩子的潛能,之所以女孩被稱為千金,可見女孩子是多麼值得珍惜和保護啊!

此外,女孩子的儀容也很重要,七分靠天生,三分靠打扮,需要平日的維護和修飾。如果不從小培養女孩的這些細節,就會成為現在大家嘴裏常說的“女漢子”,這可不是什麼褒義詞。如果一個女孩子不注意外在的形象,又何來氣質與韻味呢?而這些,顯然需要具備一定的物質基礎,溫飽之餘,才有閑心與逸致。富養的女孩,更易領會什麼是美,更易懂得怎麼才美。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除了給予較好的物質條件外,家長還應該要開闊女孩的視野與見識,讓她們知道那些曆史上智慧和優雅並存的女人,無論是宋美齡還是可可香奈兒,她們都是值得現在女孩學習的榜樣。當女孩懂得美,懂得欣賞,懂得辨別,也就懂得了自我保護,而不會被外界的種種所誘惑,迷失自己的方向。

在我看來,男孩和女孩具有不一樣的性格特征,具體到每個孩子身上,也不能一概而論。教養孩子不僅僅在於性別差異,他們成長的環境和遺傳因素等都各不相同,因此,要針對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窮養其實和富養有很多共通處,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就是培養孩子們的自信、自立和智慧。我建議,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女孩和男孩,在道德、品格養成教育上,都有“富養”與“窮養”的必要性,在具體點側重上,可以有所區別。通過“富養”培養出孩子開闊的眼界、豐富的知識、寬廣的心胸、得體的舉止、文明高雅的生活習慣,“窮養”養出孩子堅強、獨立自主、勤儉持家等品質。

尚陽講故事

“股神”巴菲特就是屬於男孩要窮著養的成功案例。巴菲特家庭是中產階級,但巴菲特從中學起就靠每天自己騎車送報紙賺取零花錢,這使得他懂得了人生創業的艱苦和機會;而著名女主持人、女企業家楊瀾在少時曾寄居上海外婆家,家人在周末的時候就會帶她去最高級的紅房子餐廳吃西餐,去淮海路照相,去看最新潮的立體電影。長輩責怪他為個小孩子亂花錢,他說,女孩子就要見世麵,不然將來一塊蛋糕就把她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