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三十五(3 / 3)

六月,慕洧與弟謀叛,伏誅。

仕夏為樞密使。時金人渝盟,複取陝西地。思歸金,與洧謀挈族走,遣使求金策應,過靈州,邏者獲之。統軍任得敬以聞,仁孝遣兵殺洧、,夷其族。

按:於時叛夏者也,主以洧何?屬罪於長,且懲反覆也。慕洧去就輕忽,至是兄弟族誅,可謂正其罪矣。

秋七月,金使來詰。

仁孝以誅慕洧故表聞於金。金主詰其專擅,仁孝報使謝之。

八月,受尊號。

群臣上仁孝尊號曰:”製義去邪“。

按:尊號之上,事本非古。仁孝立甫逾年,未有功德斯民,而顏受之。不二年而饑饉薦臻,泉湧地裂,豈非天示之警耶!

冬十二月,賀金受尊號。

金主受群臣尊號,初禦袞冕。

紹興十二年、夏大慶三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及萬壽節。

金製以宋使列三品班,夏與高麗使列五品班。至是,金主重定臣使辭見,班品如舊,殿前班及臣僚複用小起居禮。

夏六月,金晉寧軍守折彥文侵府州。

河東折氏世守麟、府以抗夏。及可求降金死,乾順襲據府州,夷折氏墳隴,戮其屍,折氏怨之入骨。已,金使可求子彥文守晉寧,欲挑隙,遣兵入府州境大掠,據寧邊寨,州兵逐之,不退。

秋八月,攻金晉寧軍。

仁孝聞折氏報怨,遣兵攻晉寧。彥文不出戰,拒守二十日,夏兵不能克,取通秦堡而還。

九月,饑。

民間升米百錢。

冬十月,金使來歸侵地。

折彥文以夏兵掠地罪聞,金主命太原尹張奕按視之。奕言:”折氏與夏國世仇,故開邊隙以報之耳。請徙折氏他郡,則夏自安。“金主命彥文移守青州,遣使諭夏國,令各歸侵土,謹守疆場。仁孝從之。

紹興十三年、夏大慶四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

金主以太子濟安薨,不禦正殿。使人止詣皇極殿遙賀,萬壽節亦如之。

三月,地震。

有聲如雷,逾月不止,壞官私廬舍、城壁,人畜死者萬數。

夏四月,夏州地裂泉湧。

出黑沙,阜高數丈,廣若長堤,林木皆沒,陷民居數千。禦史大夫蘇執義言:”自王畿地震,人畜災傷。今夏州又見變異,是天之所以示警於陛下也!不可不察。“於是仁孝下令曰:”二州人民遭地震地陷死者,二人免租稅三年,一人免租稅二年,傷者免租稅一年;其廬舍、城壁摧塌者,令有司修複之。“

秋七月,大饑,諸州盜起。

諸部無食,群起為盜。威州大斌、靜州埋慶、定州{也}浪、富兒等族,多者萬人,少者五、六千,四行劫掠,直犯州城。州將出兵擊之,不克。

八月,行賑法。

郡縣連章告急,諸臣請兵討擊。樞密承旨蘇執禮言:”此本良民,因饑生事,非盜賊比也。今宜救其凍餒,計其身家,則死者可生,聚者自散,所謂救荒之術即靖亂之方。若徒恃兵威,誅殺無辜,豈所以培養國脈乎?“仁孝善之,命諸州按視災荒輕重,廣立井裏賑恤。執禮,執義弟也。

冬十月,西平都統軍任得敬討諸州盜,平之。

得敬遣官撫諭諸盜,宥其首惡,解散餘黨,諸亂漸平,惟定州{也}浪、富兒二族,恃險拒守。得敬夜發兵襲其寨,擒首領哆訛誅之,餘眾泥首降。

紹興十四年、夏人慶元年春正月,使賀金正旦及萬壽節。

時中國複與金和,遣賀使至,夏使與高麗使同班其後。

夏五月,遣使入賀天申節。

夏國賀使不至中國者近二十年,仁孝心慕正朔,遣間使入賀,獻珠一囊、金帶一、衣七對、綾羅紗五百匹、馬百匹。

接:夏自靖康以後,為金人阻隔,朝貢之儀久不複見。仁壽遣使賀節,可謂知禮矣。

六月,令州縣各立學校。

國中增弟子員至三千人。

按:此西夏立學校之始。

複立小學於禁中。

凡宗室子孫七歲到十五歲皆得入學。設教授,仁孝與後罔氏亦時為條教訓導之。

秋九月,彗星見,改元。

星見坤宮,五十餘日而滅,占其分野在夏國。群臣上言:”彗者,除舊布新之象,宜改元應之。“遂以大慶五年為人慶元年。

按:彗有五色:蒼則王侯破,天子苦兵;赤則賊盜冗,強國恣;黃則女害色權,奪後妃;白則將軍逆,二年兵大作;黑則水精賊,江湖決,處處賊起。總之妖星足以致災,長大見久則災深,短小見不久則災狹。誠齋楊氏曰:”惟天愛君,惟聖畏天,天之於君,厭之則驕以嘉祥,愛之則譴以變異,絕之則侈以強盛,念之則懼以災。“今仁孝善政聿新,有光前烈。彗星之見,其在愛之、念之之列耶?抑杜預所謂”彗有除舊布新之象“乎?然終仁孝世無大禍害,意其尊師重學,節用愛人,有以弭其患也。

冬十二月,遣使入賀正旦。

獻金酒器六事,色綾羅紗三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