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家族是東南亞一帶有名的顯赫家族,在香港的華人、洋人貿易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博彩業大王張先生就出生在這樣的豪門世家裏。其祖伯父是東南亞最富有的華人;父親既是洋行買辦,又是立法局非官方華東三院主席;另外,他的伯父和叔叔大多都是買辦出身。而且,他們既通中文又精通英文的優勢,無人可比。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顯赫的家族,卻栽在了股票市場上。張先生的叔父張世明因無法償還債務,飲彈自殺;長兄張世達患上了精神病,服下大量的安眠藥後長眠不起;其他人也拋妻別子,亡命他鄉。
是什麼原因造成張家家破人亡的呢?
一天,在怡和洋行做買辦的張世明,進入大班辦公室時,發現地上有一封未封口的信,他好奇地揀起瞄了一眼。原來正好是一個買入股票的信息。張世明早對股票的神奇有所耳聞,但是自己從來沒有炒過股。他早就幻想著能一夜暴富,不再打工。驚喜之餘,張世明急忙回去與兄弟們商量,決定立刻貸款並傾其所有家產購入信息上提示的股票。
誰知,當張氏家族傾其所有將全部資產投向那隻股票後,該股票的價格演出了“高台跳水”的一幕,一路狂跌,一直跌得張家家破人亡。
原來這是怡和大班故意玩的一出把戲。他們想拋出手裏的股票,又發愁中小投資者沒有巨額資金來接盤,於是操縱股價,先高後拋。雖然張家上下都是非常聰明的人,但張世明弟兄對股票生意是外行,哪裏能識破這其中的詭計。
一個本來家業興旺的大戶頃刻之間家破人亡。
雖然有的陌生行業看起來利潤大,但是對於不懂行的人來說,涉足就意味著風險。所以,無論致富還是創業,都要慎之又慎。
俗話說:做熟不做生,熟門熟路好賺錢。雖然經商中難免遇到陷阱,但如果是懂行的人,則受騙的可能會大大降低。因此,創業者選擇自己的行業時,一定要考慮自身的情況,萬不可冒冒失失,一頭紮進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而不能自拔。畢竟,選擇熟悉的行業是賺錢的一個好開端。因為在最熟悉的領域才能鋪下你的第一塊金磚。
處世使用範例
知變善變
孫子強調“踐墨隨敵”,旨在告誡世人見機行事,靈活多變,變化莫測,出神入化,智高一籌,棋勝一著。隻有知變善變,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戰無不勝。
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權智》講述了北宋曹瑋為渭州知州時的一個細節。
曹瑋為人穩健,遇事從容,有一天,他在各位將官的陪同下大宴賓客,吃完飯,正想與賓客下棋娛樂時,一名士兵慌慌張張跑進來大聲報告說:“大事不好,有好多士兵叛逃到西夏那邊去了。”聽到這一消息,眾將官和賓客麵麵相覷,一片驚惶,曹瑋一向以治軍嚴明著稱,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情勢還會怎樣呢?
曹瑋自己也暗吃一驚,但他深知自己身為主帥,如果此時舉止驚慌失措,不但會危及自己的治軍威望,而且有可能動搖軍心,後果不堪設想。眼下之計,隻有先穩住眾人之心,過後再作處理。於是,他急忙止住士兵的話,故意壓低聲音說:“不要聲張,那些人都是我暗中派過去的。”
宴席散後,人多嘴雜,曹瑋的話很快就傳到西夏人那裏。他們如獲至寶,果然相信凡逃亡去的宋營士兵都是奸細,立即一個不留全給殺了,並把這些人的頭顱拋到了宋朝的邊境內。曹瑋的一句話,既安撫了軍心,又殺掉了叛逆,還製止了宋兵的叛逃,真可謂一箭三雕。
遇到突發事故,與其緊張驚慌,不知所措,不如保持內心鎮定,讓自己頭腦和情緒冷靜下來,隨機應變。其實,不少時候,有些突發事情隻是過渡性質,不需要做出行動上的反應。雖然一時讓人虛驚一場,過後卻是一去無痕。不少時候,還可能是人為製造的突發事件,意在攪亂你的心神或計劃,妄圖渾水摸魚。如果你倉促應對,或心神不寧,自亂陣腳,做出錯誤的決策或反應,正好中了對方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