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越大,說明我們的生活越豐富
生活中的壓力是無處不在的,可是有壓力並不意味著是壞事,我們肩上的壓力越大,說明我們人生的收獲就越大,因為我們從這個世界不斷撿起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我們肩上的壓力才會越來越大。如果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你還會抱怨壓力嗎?
有個年輕人感覺生活太沉重了,自己已經無力承受,於是他便去請教智者,讓智者幫助自己尋找解脫的辦法。智者什麼話也沒說,隻是讓他把一個背簍背在肩上,然後指著一條沙礫路說:“你每往前走一步,就撿一塊石頭扔進背簍,看看是什麼感覺。”
停了一會兒,年輕人走到了盡頭,智者問他有什麼感覺。年輕人說感覺肩上的背簍越來越重。
智者說:“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肩上都背著一個空簍子,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每走一步,就要從這個世界上撿一樣東西放進背簍,所以我們才會感到生活得越來越累。”
這時,年輕人就問智者:“有什麼方法可以把這種負擔減輕嗎?”
智者問:“你願意把工作、家庭、愛情、友誼和生活中的哪一樣取出來扔掉呢?”
年輕人沉默不語,因為他覺得哪一樣他都不願意扔掉。
這時,智者微笑著說:“如果你覺得生活沉重,那就說明你已經擁有了全麵的生活,你應該感到慶幸。假如你失去了其中的任何一種,你的生活都會變得不完整,這樣你願意嗎?你應該為自己不是總統而慶幸,因為他肩上的背簍比你的更大更重,但是,他可以把其中的任何一樣拿出來嗎?”
年輕人終於明白了生活的道理,他認真地點了點頭,並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心裏感到非常輕鬆。
這位智者,很像一個明達的心理學家,他不但可以透視一個人的症結所在,而且可以對其進行有效的疏導。
生活中的壓力是無法消除的,你越感到壓力沉重,說明你的生活越豐富,你所擁有的生命越厚重,你的人生就越有意義。 背負壓力,負重而行,雖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沒有負重而行就難以體會到無負重的輕鬆愉快,就不會有什麼責任感,也無所謂克服困難而取得成就,自然更不可能體會到上坡之後那種如釋重負的快感。沒有負重的生命不是完整的生命,沒有負重的人生不是圓滿的人生。
著名影星劉嘉玲剛出道時曾經被人歧視,被人拒之千裏之外,就因為“以前我的廣東話說不好,被人說是‘大陸妹’”。在香港娛樂圈裏,“大陸妹”的稱號會讓人失去很多,所以,她的事業失敗過,感情上受到過打擊,生活上經曆了不幸。劉嘉玲自己說,聽到的噓聲多過掌聲,挑剔多過讚賞。如果沒有王家衛,她也許還在默默無聞地演一些“俗片”;和梁朝偉的愛情馬拉鬆,更是別人指指點點的對象。在習慣了人們的說三道四後,她選擇了低調,沒想到十幾年前的裸照竟然被公開。
進行簡單的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她會怎樣?我想一定會哭都哭不出來,然後手足無措……可是劉嘉玲卻沒有,她勇敢地承認了照片上的女星正是自己。這樣的勇氣讓圈裏圈外的人,都對她佩服不已。“當一個人的生命受到威脅快死亡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本能地麵對並解決它。我並不是特別堅強,我隻是幸運,我就好像是一朵向日葵,陰影永遠在背後,我的臉向著陽光,我看每一件事都會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解決複雜的問題,不過我的智慧仍然有限,仍需要吸收知識。”以前的罵聲、緋聞在此刻灰飛煙滅。劉嘉玲的堅強贏得了大家的掌聲,麵對困難,她不是躲避退縮,而是勇敢地麵對。她的形象不但沒有受損反而得到了更多人的欣賞。
沒有壓力,我們就無從得到成長的突破,以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壓力,我們就會從壓力中找到它的正麵意義。當你從一場變故中走出來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內心又充實了許多,再看什麼問題時,就擁有了一種新的高度。
每個年齡都是最好的
每個女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經曆過自己所有的年齡,你要明白每個年齡都是最好的,但是隻有你現在的年齡是最真實的。不要回避今天的現實與瑣碎,走好腳下的路,唱出心底的歌,把頭頂的陽光編織成五彩的雲裳,遮擋淩空而至的風霜雨雪。每一天都向人們敞開,讓花朵與微笑回歸你的心靈,讓歡樂成為今天的中心。如果有荊棘阻擋你匆匆的腳步,那也是今天最真實的生活。
幾歲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齡呢?
電視節目拿這個問題問了很多人。一個小女孩說:“兩個月,因為你會被抱著走,你會得到很多的愛與照顧。”
另一個小孩回答:“3歲,因為不用去上學。你可以做幾乎所有想做的,也可以不停地玩耍。”
一個女孩說:“16歲,因為可以穿耳洞。”
一個少年說:“18歲,因為你高中畢業了,你可以開車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一個男人回答說:“25歲,因為你有較多活力。”這個男人43歲。他說自己現在越來越沒有體力走上坡路了。他15歲時,通常午夜才上床睡覺,但現在晚上9點一到便昏昏欲睡了。
一個5歲的小女孩說生命中最好的年齡是29歲。因為你可以躺在屋子裏的任何地方,虛度所有的時間。有人問她:“你媽媽多少歲?”她回答說:“29歲。”
有人認為40歲是最好的年齡,因為這時是生活與精力的最高峰。
一個女士回答說45歲,因為你已經盡完了撫養子女的義務,可以享受含飴弄孫之樂了。
一個男人說65歲,因為可以開始享受退休生活。
最後一個接受詢問的是一位老太太,她說:“每個年齡都是最好的,享受你現在的年齡吧。”
每個年齡都是最好的。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認為自己所處的年齡是最糟的。史威福說:“沒有人活在現在,大家都活著為其他時間做準備。”要麼是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要麼為了將來苦思冥想、疲於奔命,獨獨忘了要把握現在,活在現在。
人生有些東西是無法通過巧取得到的,它們是歲月的饋贈,如女人的閱曆與眼界,氣質與度量。對重視自我成長與教育的女人來說,年齡絕對是一種升值。二十六七歲時,如果有人問你年齡,你或許會神秘地微笑,然後以“男人不問財富,女人不問年齡”的外交托辭來婉轉逃避這個問題。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閃爍其詞地回避這個問題,我們完全可以越過這個隱約的心理溝壑,坦然而自信地告訴人們:年齡根本不是問題,也許會有人飛快地瞟一眼你的細細的魚尾紋,用那種不信任的眼神提醒你:“年齡是女人的天敵。”但是千萬不要在意,因為有一個關於成熟的秘訣,那就是——女人要享受年齡。
在電影《203040》中張艾嘉、劉若英、李心潔,三個風格互異、不同年齡的女人,用心和真實麵對自己的態度,拍出了一幅幅現代女人詼諧幽默又感人肺腑的畫麵。在她們的眼中,愛與生活,從來不是一個點,它們隨著時間延續,成為漫漫不絕的長線,牽係著女人和她們周遭的人們,一路走過來。這一路潮起潮落,不止有樂,也有淚水,是苦中有笑,笑中亦帶淚……
在劇中,剛20歲的盧曉說:“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我才20歲。很多時候——在我晚上熬夜的時候、在跑步的時候、在走路的時候、在早上起得很早坐公車的時候、在出門旅行的時候,我能感到青春在自己身上顯示出來的濃濃的記號。我驚訝於自己的年輕所具有的能量,我更能深刻感受到它所帶來的衝擊!我驚訝於自己與周圍人的不同,我樂於告訴別人我的不同,我每時每刻無不聽到20歲在對我說,要好好過每一天哦!於是,我在驚訝與享受之間,過著我的20歲。”
而即將踏入30歲門檻的周孜認為:“如果女性的存在理由是年輕,那麼其後半生豈不成了殘生?我認為30歲並非青春的終點,而是人生的起點!”
事實上,年齡對很多女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心理關卡,特別是與二字頭說“再見”的女性,因為在傳統觀念中,女人30就被稱為“豆腐渣”了。但事實是30歲是人生的起點,它撐起的是更成熟的青春。
40呢?40歲的女人猶如一首經典的老歌,歲月的紅塵鎖不住她們的魅力,雖然美貌會隨著年華老去,但那舉手投足間的風韻確實令人彌久不忘。西方人說過女人40一枝花,的確,40歲是女人最有魅力的時候,她們笑對人生,雖經曆過風雨歲月,但對人生的執著寫在臉上,她們擁有自信,這種自信足以笑傲少女的青春。40歲的女人更多了些蒼桑,老人和孩子令她們擔起生括的重擔,隻是這重擔使得她們更加堅強,40歲的女人有一種令人心醉的神韻。
如果你是一個內心豐富、堅定、有修煉的女人,就不要害怕青春不再,歲月催人老,讓我們拿出最大膽的宣言吧:“我要美麗到100歲!”那麼,現在豈不是我們品味人生百種滋味的開端嗎?所以我們要說,享受你現在的年齡吧,讓生命感知生活的無邊快樂。
不要自憐,要自信
人是萬物之靈。通過大腦的思考、觀測,我們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我們還能通過自己的信念意誌去控製、改變自己的言行。在認識自己的整個過程中,我們總能準確地把握到那些明顯的、外部的特征,通過與他人的比較,我們便會產生一定的整體認識,這時,我們應當有意識地避免一些偏見和不良因素對我們的幹擾和影響,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有時還要巧妙地運用“阿Q戰術”,占領心理上的製高點。
如果你曾為自己的身材矮小而煩惱過,那就大可不必了,因為“矮個子長壽”、“矮個子聰明”、“矮個子小巧玲瓏”,而且你的“矮”還可以用高跟鞋來彌補。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能用這種態度對待與自己切身相關的其他問題的話,你的自憐就會有所減緩,甚至消除。
任何時候都要自信,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麵的確不如別人。蕭伯納說:“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腐朽為神奇。”自信的力量是無法衡量的。一個女人擁有了自信,她就擁有了一切,她將擁有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自強不息的生活態度、敢於拚搏的人生態度。
一首小詩這樣說道:“不必總是欣賞別人,也欣賞一下自己吧,你會發現天空一樣高遠,大地一樣廣闊,自己與別人一樣優秀。”
有一天,幾個白人小孩正在公園裏玩耍。這時,一個賣氣球的老人推著貨車進了公園。白人小孩一窩蜂似的擁擠了上去,每個人都買了一個氣球,興高采烈地追著放飛的氣球跑開了。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後,基恩一看隻剩下他一個黑人小孩,才羞怯地走到老人的貨車旁,用略帶懇求的語氣問道:“您能賣給我一個氣球嗎?”“當然可以,”老人憐愛地打量了他一下,溫和地說,“你喜歡什麼顏色的氣球?”他鼓足勇氣說:“我要一個黑色的。”臉上滿是皺紋的老人驚訝地看了看這個黑人小孩,遞給了他一個黑色的氣球。黑人小孩開心地接過氣球,小手一拍,氣球在微風中飄起,老人一邊看著飛起的氣球,一邊用手輕輕地拍了拍黑人小孩的腦袋說:“記住,氣球能不能飛起來,不是因為它的顏色、形狀,而是氣球裏充滿了氫氣。一個人的成敗,不是因為種族、出身,關鍵是你能否堅持自己的‘顏色’,讓心中時刻充滿自信。”
老人的話,改變了那個黑人小孩的人生。而那個黑人小孩便是基恩博士。
自信不是一句空話。發自內心的信心才是真正的自信,我們的職業可以平凡,地位可以卑微,但我們不能顧影自憐。自信會令你氣質高雅,我們每個人都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自己,文化不高並不代表什麼都不會做,什麼都學不會!隻要有信心,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
建立自信吧,讓我們去了解自己,戰勝自己,超越自己吧!隻要相信自己,這個世界沒有什麼不可以!
1.要挑前麵的位子坐
坐在前排能建立信心。把它當成一個規則試試看,從現在開始就盡量坐前排。當然坐前排會比較顯眼,但要記住,成功本身就是很顯眼的。
2.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優點上
不要總想著自己的缺陷,發揮所長,你自然會有出色的表現。而獲得的成果無論大小,都能增強你的自信心。
3.學會廣交朋友
朋友們推心置腹的話語能給你一種安慰,能給你一個大膽說話的機會,一個鍛煉你場合,讓你不怕任何人,敢於表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朋友能讓你遠離孤獨,幫你融入社會,使你獲得快樂。
4.要正確認識自己
能全麵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就會感覺自己並沒那麼羞,或者隻是自己感覺狀態不是最佳或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或想法。他人的看法或想法往往存在片麵性,引起你不必要的自卑與自憐。你隻要將做不好的事,反複多做幾次,你就會慢慢熟悉,事情能完成得很好,多給自己鼓勵,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
鬆開手,沙子不會漏出去
人從一出生,父母就試圖讓孩子去抓一些東西。常常看到這樣的鏡頭:年輕的父母給孩子一些東西,然後瞪大期待的眼睛,或者笑眯眯地鼓勵:“寶貝,快去抓埃”孩子在父母的有聲和無聲的鼓勵之下,蹣跚地舉起自己的小手。當孩子伸手抓住哪樣東西時,父母的高興不亞於得到了整個世界,但是沒有父母想過,你扔給他的是一個誘惑的開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知道奮力去抓一些東西,而且固執地認為,抓到手的東西是屬於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