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可能成為我們心靈的負擔,這裏麵可能有情感因素,如離婚、子女教育、婆媳紛爭等;也可能有外在的因素,如工廠倒閉、投資失敗、老板批評等。這些都會成為我們心靈深處堆積的“雜物”,從而使心靈變得軟弱和單薄起來。隻有將這些垃圾清掃掉,我們的心靈才會純淨而年輕。
驚豔全球的麥當娜進入40歲那年,發表了她的驚人之論。她說雖然自己的實際年齡已經40歲了,但是她卻認為應該減5歲,是35歲才對!
她的理由有四個:當年與西恩·潘的婚姻,可以說有一整年是浪費掉的,因此必須減去一歲;她與喜劇演員珊德拉·班哈特為爭女兒而翻臉,因此兩年的友情算是空白,又要減去兩歲;接下來她曾經演出過大爛片《赤裸驚情》,所以這一年也不能算;最後是演出《狄克崔西》時與華倫比提的戀愛謠傳,那一年等於是浪費了她的生命,因此必須再減掉那一年。如此推算下來,果真她少了5歲!的確可以理直氣壯地再年輕一次了!
法國思想家蒙田說:我寧願有一個短促的老年,也不願在我尚未進入老年期就老了。麥當娜之所以能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延長了她的藝術生命,就是因為她能清掃掉自己生命裏無意義的東西和心靈中的斑點。隻有把生命裏那些垃圾、汙垢都清掃掉,才能使心靈永遠保持純淨和年輕的狀態。
實際上,我們經常 被一些看不見的雜物煩擾得無法正常地生活。 背包和房間裏雜亂的雜物隻要我們肯花時間肯動手,一鼓作氣就能很快整理完。然而,心靈的雜念和雜亂既不容易被發現,也不容易被清除,這就需要你勤於反省自己,一點一點地清掃,時時地清掃。
聖人雲:“無欲之謂聖,寡欲之謂賢,多欲之謂凡,得欲之謂狂。”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就在於他心靈的純淨和一塵不染;凡人之所以為凡人,就在於他心中雜念太多,而他還蒙昧不知。所以聖人看透生死,淡薄名利,繼而清除了心中的雜質,還原了一顆純淨的心。
我們雖然不可能達到聖人那樣的境界,但可以經常清掃自己的心靈,把心靈中不必要的東西扔掉,把雜亂的東西整理一下,那麼我們的心靈也能沐浴在光亮之中。
1.勤於反省自己
汙垢常常是在不經意間積累下來的,一不留神,上麵已是厚厚一層。同樣,心靈的垃圾也是悄無聲息地留存在了心間,使人疲 憊不堪,隻有勤於反省自己,及時清掃自己的心靈,才能將心靈的垃圾扔掉。
2.運用好“減歲哲學”
仔細想一下,你是否有些歲月是浪費掉的,需要重過的?比如,花了三年時間卻愛錯了一個人,那麼減掉三歲;因為失戀而消沉了一年,減掉一歲。這樣算下來,你是不是年輕了許多,輕鬆了許多?“減歲哲學”其實就是要你放下不必要的東西,好好掌握自己的生命,使你的心情永遠年輕。
3.帶著心靈去旅行
旅行是為了離開亂七八糟的生活,這不是逃避,而是一種休養生息,一次自我的回歸,是給自己清掃心靈的機會,從而騰出更多的空間容納自己更需要的東西。旅行不需要太多的理由,隻是暫時回避一下紛亂的世事,讓心靈更接近大自然。
別抱怨沒有鞋子
一個人對自己的坎坷命運很不滿意,於是向上帝乞求改變自己的命運。上帝對他說:“如果你能在人世間找到一個對自己的命運十分滿意的人,那麼,你的厄運就可以結束。”接下來,這個人便開始了尋找的曆程。
有一天,他來到了皇宮,詢問高高在上的天子是否對自己的命運很滿意,天子長歎道:“朕雖貴為國君,卻每日寢食難安,時時刻刻擔心自己的王位能否長久,憂慮我的國家能否長治久安,還不如一個悠閑自在的流浪漢!”於是這人又去詢問正在曬太陽的流浪漢是否滿意自己的命運,流浪漢捧腹大笑:“你不是在開玩笑嗎?我一天到晚肚子都填不飽,怎麼可能滿意自己的命運呢?”就這樣,這個人幾乎走遍了世界的所有地方,被詢問的人說到自己的命運竟無一不哀歎不已,滿腹怨言。因此這個人終於醒悟了,再不抱怨生活。
世界是美麗的,然而世界是有缺陷的;生活是美麗的,可是生活同樣也是有缺陷的。因為美麗,才值得我們來這個世界上走一回;因為有缺陷,才需要我們去將其彌補。既然抱怨於事無補,那就盡量少抱怨或不抱怨。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當你因為沒有鞋子而哭泣時,請看看生活中那些沒有腳的人。”人不能總抱怨自己失去什麼,還要看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炬光十大傑出青年”中有一位叫蔡耀星,是台灣花蓮泰雅族人,因家境貧窮,小學畢業即當學徒。16歲時,他在工作時誤觸高壓電被電傷,經過幾番轉院與努力,他終於從死神那裏逃出來,但是雙手全被截肢。
由四肢健全一下子變成“無臂人”,對耀星來說真的是晴天霹靂。然而厄運並沒有放過他,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改嫁,妹妹也遠嫁。
一個人該如何生活?耀星咬緊牙關,硬挺過來。十年來,他嚐盡了辛酸。洗頭、洗臉、刷牙、寫字、看書、接電話……全靠雙腳來完成!洗米、煮飯、切菜、甚至用腳夾著鏟子炒菜,一“腳”的好功夫,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他夢想有一天能參加殘障奧運會。
無師自通的他,早已在前些年參加過台灣區運動會,成為遊泳項目蛙式50米、100米,仰式50米的金牌得主。近幾年又獲得蛙式、仰式等多項金牌,博得了“無臂蛙王”的封號。
後來,在花蓮縣一位老教師的協助下,耀星進入花崗國中就讀夜校。他風雨無阻地上學,用腳打字、用腳拿書。在多次的學校演講中,耀星告訴年輕學子們:“人生充滿希望,去做就對了!每天愁眉苦臉也是一天,還不如快快樂樂地過每一天!”
我們這些四肢健全的人,看完這個故事,還抱怨得出來嗎?
不要對自己目前的狀況抱怨或不滿。它們可能是貧乏的、不好的,但既然沒有辦法可以得到更好的,那你就努力做好你既有的一切,從中去發現出路和希望。不重視現在,就不會有可以期待的未來。
有個寺院的住持,給寺院立下了一個特別的規矩,每到年底,寺裏的和尚都要麵對住持說兩個字,第一年年底,住持問新和尚最想說什麼,新和尚說“床硬”,第二年年底,新和尚說“食劣”,第三年年底,新和尚沒等住持問,就說“告辭”。住持望著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語地說:“心中有魔,難成正果”。其實,住持說的“魔”就是新和尚心中沒完沒了的抱怨。
抱怨有什麼用呢?不會因為你的抱怨,一個差環境就會變成一個好環境。不會因為你的抱怨,周圍的人就會對你好起來。客觀條件不會以你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為什麼不想想怎樣在既定條件下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呢?如果繼續一味地抱怨,不能調整自己的態度,那麼你隻能讓後果變得更糟,倒黴的仍然是自己。
因此,女性朋友們,讓我們經過自己的努力驅除抱怨心理,讓抱怨在我們的生活中,少之又少,直至消失吧!
1.用心做好自己的事
一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是,你完全可以去做自己能夠做、並且能做得好的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時間盡量用於琢磨做好自己的事吧,哪還有時間去自尋煩惱呢?
2.和衷共濟,與人為善
我們每個人都好比棋盤上的一粒棋子,不論是將帥還是兵卒,都有一定的權力,這種權力是與我們的社會角色相符合的、可以自行支配的力量。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走棋子那樣,通盤考慮,既能恪盡職守,又能為其他人的存在創造便利。那麼,我們的權力就可以形成一種強大的合力,這種合力有利於自身的發展;反之,那將是抱怨的根源。
3.學會排遣,善於調整自己
抱怨,不僅不利於解決問題,而且還有損於健康。來一點換位思考,矛盾就不那麼激烈了;心胸寬廣一點,問題就不那麼嚴重了。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未到來,一切抱怨都是無益的,問問自己現在能夠做些什麼、能夠做好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知足讓生命之舟輕盈
貪心也許是人類最大的缺點。生活中總是有人在羨慕別人的生活,總是在抱怨生活對自己的不公平。一些經常苦惱的女人,看到別人比自己長得好看,看到別人的男友穿名牌、開跑車,看到別人的孩子聰明又可愛,便開始唉聲歎氣,整日愁眉苦臉的,覺得自己生活怎麼那麼不幸。她看不到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如健康的身體、美滿的家庭、輕鬆的工作、知心的朋友,等等,而這些也許是別人正在努力追求的東西。
其實,我們不必羨慕別人的富裕,感歎別人的權勢,因為我們的生活之中也有很多讓別人妒忌的東西。拋開那些毫無意義的欲望吧,它隻會令人徒增憂愁。隻有當你意識到自己是幸福的時候,你就會成為真正幸福的人。
曾經有人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如果早上醒來,你發現自己還能自由呼吸,你就比在這一周離開人世的100萬人更有福氣。
如果你從未經曆過戰爭的危險、被囚禁的孤寂、受折磨的痛苦和忍饑挨餓的難受……你已經好過世界上5億人。
如果你的冰箱裏有食物,身上有足夠的衣服,有屋棲身,你已經比世界上70%的人更富足。
如果你銀行戶頭有存款,錢包裏有現金。你已經身居世界上最富有的8%的人之列。
如果你的雙親仍然在世,並且沒有分居或離婚,你已屬於稀少的一群。
如果你能抬起頭,帶著笑客,充滿感恩的心情,你是真的幸福——因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可以這樣做,但是,他們沒有。
如果你能握著一個人的手,擁抱他,或者隻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你的確有福氣——因為你所做的,已經等同於上帝才能做到的。
當你讀完這段話時,內心是否受到一陣巨大的震撼呢?你也許很平凡,但你不一定就是不幸福的。有些看似很平凡的東西往往就是你的財富,擁有一顆知足的心,虛榮就不會蒙住你的眼睛,你才會發現已經擁有的一切,才能知道珍惜它們。知足者常樂。幸福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在讀博士生郭暉。小時候生病因為延誤治療而導致高位截癱。23年來,她靠著頑強的毅力,不但在病床和輪椅上完成了小學到碩士學位的課程,還掌握了四門外語。2003年被北大英語係錄取就讀博士。
她的求學經曆讓每個人都為之心酸感歎。身體癱瘓後,郭暉在病床上開始了艱難的自學之路。她隻能躺在床上,看書很不方便,有時甚至要趴著看,時間一長,胳膊肘都磨出了厚厚的繭子。
她通過自學完成了初、高中的學習,繼而萌生了參加高考的想法。可是,她那時還不能坐穩,時間一久,腿就會出現抽筋,抽筋的力量很大,有時會把整個人甩出去。而且,那時高考還需要預選,郭暉不是在校生,因而沒有預選的資格。為了能參加高考,郭暉花了一年的時間來鍛煉身體,練習讓自己長時間保持坐的姿勢。
後來,她又報名參加了一個自考培訓班,上午上課,下午自習。因為自己身體的不方便,下午郭暉都回家學習,通過刻苦的努力她取得了自考的本科學位,並且完全靠著自學通過了第二外語——日語的全國統考。正當想要申請碩士學位時,國家教委調整了一些學科學位申請的規定。按新的規定,郭暉要在三年後的兩次機會中重新通過一次第二外語的考試,才將能獲得申請碩士學位的資格。
此時的郭暉不甘放棄,決心再考一次,選擇了一門新的外語——法語。又是兩年的奮鬥,她付出了難以想象的艱辛,終於有所回報,她又一次通過了考試。這個分數,郭暉刻骨銘心,她為了碩士學位而付出的巨大努力,終於沒有白費。她就是這樣和命運抗爭著、拚搏著,終於獲得了難以想象的成功。
生活的苦難激勵著郭暉總是牢牢記住這三句話:
我們這些健康人都是暫時的健康,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怨天尤人解決不了問題。
我珍惜生活裏的每一天。
聽到這個殘疾女孩對生命感悟的每一個人,一定都會說這是一位天使的歌唱。“世界有黑暗的角落,也有充滿陽光的地方,我要感謝父母和老師把我引向了一個知識的天堂。我喜歡看畫、聽音樂,靜靜地欣賞這個世界美好的東西,很幸福。”
她很樸素,也很節儉,每次在食堂吃完飯後,她都會把剩下的點心帶回去,在複印書本時還會把幾本書印在一起,以便節省裝訂費;她有一雙靈巧的手,會做各種各樣的編織,還會畫畫;她很有孝心,和家裏通話對聲音和話語聽起來總是那麼溫柔和善;她很努力,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會是在圖書館裏度過,宿舍裏的兩個大櫃子也都裝滿了書;她懂得知足,善於發現人世間美好的事物,懷有一種感恩的情懷……
你覺得她可憐嗎?她絕對是一個擁有幸福的女人,一顆知足的心教會了她平靜地對待生活,讓她充滿了滿足感,教會了她要懂得珍惜、學會欣賞,讓她不會陷入到痛苦和絕望中,讓她擁有足夠的激情和勇氣去擁抱每一個燦爛的明天。
懂得知足,肉體的痛苦便顯無足輕重,不要忽視精神的上的快樂。一顆知足的心不會在命運陰霾的籠罩下窒息,反而會永遠生機盎然。
知足是生命的源泉,知足是幸福的保障。
做一個知足的女人需要耐力,需要激情,更需要智慧。所有懂得知足的女人,都可以把平淡的生活過得燦爛精彩,都可以找到隱藏在生活中的幸福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