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楠學術年譜概略
(主要根據王樹楠《陶廬老人隨年錄》,綜合其他書籍改編而成。)
1851年
王樹楠出生。
1857年
入私塾學堂,師從同裏鄧彬。
1859年7歲
學八韻詩。
1860年10歲
學賦。
1861年11歲
入鳳山書院讀書。
1865年15歲
在家從伯父讀書,《詩》、《書》、《易》、《禮》、《左傳》、《國語》、《四書》均讀畢,學為駢體文。
1866年16歲
取得縣試第6名,府試第1名,院試以第11名資格入學。
1867年17歲
考取第3名補廩膳生。
1869年19歲
科考取得第1名。曾國藩聘請王樹楠祖父王振綱主講蓮池書院,曾國藩與王振綱為會試同年。王樹楠有機會見到曾國藩,得到曾國藩的悉心指導和關詢,受到曾國藩讀書作文之法的教誨。
1870年20歲
以直隸第三名成績入都學院。
1871年21歲
入都朝考,列三等1名。
1872年22歲
在家讀經,考釋四家異同,注於簡端。
1874年24歲
被直隸總督李鴻章聘請修《畿輔通誌》。
1876年26歲
在誌局。鄉試中試第11名。所撰《鹽鐵論》書後命題文章得到李鴻章大力讚揚,譽為“蘇長公後不見此等文字矣,名儒名臣拭目俟之。”與吳汝綸、曾紀鴻、薛福成、朱采、趙銘等人交遊。
1878年28歲
吳汝綸被李鴻章聘請,主講蓮池書院。王樹楠平時喜歡考訂之學,在誌局中與蔣豫、袁昶、方恮、丁紹基等人切磋學問,學問日漸長進。
撰成《校正孔氏大戴禮補注》13卷,王灝將其刊入《畿輔叢書》。
1879年29歲
在誌局,輯《畿輔方言》2卷,其師黃彭年認為可以作為《畿輔通誌》中單獨一門刊入。
撰成1卷《中庸鄭朱異同說》,黃彭年代其刊行。王灝喜歡性理之學,將其彙刊入《畿輔叢書》,同時邀請王樹楠幫忙刊印《畿輔叢書》。
1880年30歲
在誌局,撰成《爾雅郭注異同考》1卷,《建炎前議》1卷。桐城方宗誠,評《建炎前議》似劉知幾《史通》。
1881年31歲
在誌局,撰成《墨子三家校注補正》3卷。三家即畢沅、王念孫和俞樾三人。
1882年32歲
吳汝綸聘請王樹楠主講冀州書院,黃彭年以誌局撰修需要人才與其爭奪王樹楠,相持不下,後經繼任直隸總督張樹聲調解,王樹楠在保定和冀州之間各住半月。後黃彭年授官湖北襄陽道台後,王樹楠才得以前往冀州書院。在書院王樹楠與吳汝綸朝夕相處,探討學問,在文法上拋棄駢儷文,專攻古文,為桐城派後期代表人物。
撰成《夏小正訂經》1卷,《夏小正訂傳》4卷。
1883年33歲
婉辭李鴻章邀其主講蓮池書院的盛情,推薦張裕釗作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