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半邊豔陽半邊雪(2 / 2)

邵剛被她的力氣逼倒,又被她及時搭救,還拉到了一路子都沒有敢拉的手,笑的像吃了甜蜜一樣,“你的手可真柔!”

汲心儀聽到這句話,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紅彤彤的臉在雪花的映射下,格外的鮮亮,猶如一朵盛開的玫瑰,驕傲的姿態,不可一世。

邵剛拉到了好不容易拉到的手,就沒有再放開過,拉著汲心儀快步走著。

我看到他們的真情實意,沒有想象中的羅曼蒂克,也沒有多麼的隆重,隻是輕輕的一搭,兩人便心意相通,了卻了他們口中追逐了兩年的愛情長跑。

很幸運地,我成為了他們愛情的見證人。

他們帶我來到圖書館,裏麵沒有我想象的那樣戒備森嚴,簡直可以說是毫無防備,魚龍混雜的什麼人都有,都是來追求真諦,暢遊知識海洋的人,這大概就是門衛大爺口中所引用的‘有教無類’、學無身份吧!

“這裏是和甘肅省教育廳合作建設的圖書館,裏麵有記載教學學者的資料、檔案等等,說不定,你會找到一些線索,你手上的地址全是三十年前的,即使找一個地方向導,估計也要五十歲以上的人,很困難,不如先從這裏找起吧!”他們帶我來到了三樓的資料檔案室,向管理員詢問了資料所在的位置,便把行李放在一邊的儲存室裏,匆忙竄進了浩如煙海的圖書中。

我在猜測,作為史學典籍,雖是近現代的,也應該珍藏才對,為何會放在這麼明顯的書架上呢?

等我走進這群書海中時才發現,每一本書都被重新包裝過,圖片、信劄、錄像帶,有序的疊放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感歎這樣認真對待書籍的人們,感歎這樣銘記曆史的人們。

我們走進了一個不大的資料室裏,裏麵的燈光是暗黃色的,與陳列在裏麵的書籍顏色一樣,代表著曆史與歲月的印記。

“剛才問了一下,三十年前從這裏走出去的大學生,都有在這裏備過案,留下一些信息,我們試著查找一下吧!不過要千萬小心,這些資料都是很珍貴的!”

“嗯,放心!”我回答邵剛,汲心儀已經走進更裏麵,上下詳看著。

曾幾何時,我對書已經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見到的書太多,以至於對書都沒有了太多的概念。加上現在電子書充斥著身邊周圍,如果遇到有個人抱著書狂啃,一定會被認為成學霸級人物。

可是在這裏,圖書館裏,有著不一樣的感受,不能大聲喧嘩,不能隨意折疊,不能攜帶出走,很多的限製,阻止著在現實放蕩不羈的人,在這裏也隻能窩在一處的牆角,靜靜地涉獵。

我沒有時間去翻閱每一本書,手指劃過一連串的書名,曆史典籍,古今哲學,鴻儒大家,全出現在指尖的縫隙中,印刻在腦海的漩渦裏。

一本《改革開放以來甘肅省教學學者履曆表》進入了我的視野,厚厚的一本書,記載著幾十年教育先鋒者的信息。

“你們過來看,這裏的地址是不是很符合?”汲心儀輕聲叫著,讓我們過去看一張很陳舊的地圖。

“這是蘭州市規劃前的地圖,一定會有的!”邵剛有些激動,打開手機上的手電筒,在地圖上仔細照著,“看,文山路137號!”

我看著邵剛手指的方向,確實看到了三十年前的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彩霞社區文山路137號!

“不錯,就是這了!”汲心儀失聲喊了出來,隨即就聽到門口的管理員喊道,“不要大聲喧嘩!”

汲心儀趕忙捂住嘴,繼續說,“可是這個社區,這條路,我都沒聽過,說不定早就更名換姓了,還有你找的那個錢老師,搬了家也說不定,這怎麼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