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方法是用一根鋼棒的一端去接觸另一根的中間,如果相吸,手裏拿的一根就是有磁性的鋼棒,如果不吸,手裏拿的一根就是沒有磁性的鋼棒。為什麼呢?因為磁棒的兩端是磁性最強的地方,越靠向中間磁性越弱,到了中心位置就沒有磁性了。為了形象地看到磁場分布的情況,我們用條形永久磁鐵做個實驗:
在玻璃板上均勻地撒一層細鐵屑,把條形磁鐵放在玻璃板下麵,細鐵屑在磁場裏被磁化成“小磁針”。輕輕敲擊玻璃,“小磁針”(鐵屑)就能在磁場作用下轉動,當它們停止下來的時候,無數的細鐵屑就排成許多條滑順的曲線,這就是磁場的分布情況。
如果把一個小磁針放在玻璃上,不斷地移動它的位置。我們可以看到,在磁場中的某一點,磁針的N極總是指向一定的方向,也就是說磁場對磁針N的作用力有確定的方向,我們把這個方向叫做這一點的磁方向。同時可以看出,在磁場中的不同點,小磁針N極所指的方向不同,這說明不同點的磁場方向不同。
但是,隻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磁針N極所指的方向,跟磁針所在點的滑順曲線的切線方向一致。為了形象而又方便地表示出各點的磁場方向,人們仿照細鐵屑的排列規律,在磁場中畫一些有方向的曲線,曲線上的任何一點的切線方向(即曲線方向),都跟放在這一點的磁針N極所指的方向一致。這樣的曲線叫磁力線。
由此可知,磁鐵周圍的磁力線都是從磁鐵N極出來,回到磁鐵的S極。知道了磁場中磁力線的分布情況,就可以知道磁極在磁場中各點所受磁力的方向了。
知識點
磁化
一些物體在磁體或電流的作用下會獲得磁性,這種現象叫做磁化。
磁性材料裏麵分成很多微小的區域,每一個微小區域就叫一個磁疇,每一個磁疇都有自己的磁距(即一個微小的磁場)一般情況下,各個磁疇的磁距方向不同,磁場互相抵消,所以整個材料對外就不顯磁性。當各個磁疇的方向趨於一致時,整塊材料對外就顯示出磁性。所謂的磁化就是要讓磁性材料中磁疇的磁距方向變得一致。當對外不顯磁性的材料被放進另一個強磁場中時,就會被磁化,但是,不是所有材料都可以磁化的,隻有少數金屬及金屬化合物可以被磁化。
延伸閱讀
簡易指南針的製作
指南針有好多種樣式,下麵我們一起來製作幾個簡易的指南針。先做一個吊式指南針:
取一根縫衣針,用磁鐵把它磁化,然後用棉線拴在針的中間部位,掛在一個支架上,就成為一個指南針了。
再做一個浮式指南針:
拿一根磁化了的鋼針,橫向穿過一塊小軟木塞,放在一個盛水的陶瓷碗內,就是一個浮式指南針。
我們還可以做一個更講究的匣式指南針:
找一個小圓紙盒或者塑料盒(不能用鐵盒)。用硬紙剪一個和小盒一樣大小的圓片,上麵貼一張白紙,標出S、N等字樣,把一個塑料圖釘從背麵摁在圓紙片上,把圓紙片放入盒內,盒中心就有一個直立向上的針柱了。再找一個廢刮胡子刀片,剪成狹長的菱形,用釘子在中心位置打一個小坑,放在針尖上試一試,如果不能平衡,就用剪刀修理,直到能平衡為止。把它放在強磁鐵上磁化,然後架到盒內的針柱上。在盒口蒙上一層透明玻璃紙(用玻璃更好),把原來的盒蓋開一個大孔再蓋上去就是一個盒式指南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