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2 / 3)

“洪老,我記得師父在世時,曾提起過一人。此人雖是後學末進,醫術卻不在先師之下,而且極擅金針刺穴。”

“此人······是誰。”老人似乎有所印象,卻一時想不起來。

“潮汕蔡藝栴。”

洪老登時明了,“不錯,這人晚你師父十年出道,不然這‘妙手仁心’的牌匾可不一定掛在這裏······”

洪老自知失言,連忙告罪。那醫生卻是心胸開闊,一直說著‘不妨事’。

起身告辭時,老人取出一封紅包,遞給醫生,“你師父在世時,就已經立下規矩。凡是武林人看病,除診金外,必須附上武學。”

紅包被推了回來,醫生說:“我不能接受。一,治病救人,是我應該做的;二,何況這孩子我沒能力救治,十分慚愧,隻能給他另尋名師。我半寸功勞也沒有,怎麼能收這個呢?如果洪老非要感謝,不妨等您孫子病好後,你來找我喝一杯。”

“好,一言為定。”洪老大笑而去。

經過站前廣場時,正撞見一十歲左右的乞兒,冒著風雪,向往來的行人乞討。聯想到自家孫兒病重,老人不禁心中酸楚,將那封紅包塞給乞兒,說道:“孩子拿著,去買些吃的和衣服吧。記著,省著點花。”

那乞兒連忙道謝,“他日富貴,李燦星一定不會忘了老人家今日的恩惠。”

洪老笑笑,不做理會,邁步進站。他還得坐車去石家莊,搭乘飛往潮汕的飛機,片刻也不想耽誤。渾然忘卻了,紅包之中還有一樣不該見諸於世俗人的物品。

蔡藝栴果不愧是董杏之後,當世中醫第一人,診斷病情後,立即做出治療方案。采用蒸煮法,反複用中藥調理,祛除孩子體內毒素,經一月有餘,居然清除了七七八八。

這日,蔡藝栴又給孩子清除了一遍餘毒。對洪老說道:“孩子體內的毒已經基本清除幹淨。現在有兩種方案,可保住孩子性命:一能治標;二能治本。”

“如何治標?”

“我用金針刺穴法,輔助通經活絡的藥物,可以打通孩子的全身主要經脈,能保一時無虞。但若長久,骨髓內的毒必然發作,那時孩子必死無疑。”

“那治本呢?”

“前麵治療步驟一樣,不過我在金針刺穴時,你用真氣調度孩子體內氣血運轉,等經脈全部疏通。你將真氣導入孩子丹田,我再刺穴,封住這股真氣,保住不散,則大功告成。有你的真氣在孩子體內壓製,毒素不會輕易爆發。即使爆發,孩子也能憑借這股真氣,保住一條命。如果這孩子機緣深厚,修煉有成,能夠易筋伐髓,毒素自然盡皆消除,不再留遺患。這就是治本。”

“那還用說,當然治本。我不過損失一些內力,但是能保住我孫子一條命,又算得了什麼呢?”

“那好,我們準備一番,即日就開始治療。”蔡老亦是一片古道熱腸。

兩人探究數日,才正式著手最後的治療,不枉連日的練習、深究,兩人配合默契,一次成功,徹底將孩子的經脈打通,並封住一道精純的真氣,留在孩子的丹田之中。

整個過程,蔡老連下金針八根,打通主脈,並封住真氣。聽聞此事者,無不讚歎其醫術高超,冠絕當世,‘八針’之名,不脛而走,傳頌全國各地,武林中更是人人皆知。

兩人合力,治好孩子,蔡老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問:“治了這麼久,我還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呢!”

洪老雖然滿臉疲色,但眼神露出止不住的興奮,道:“我沒想好,孩子的父親也一直忙著照顧他產後病危的母親,所以這孩子到現在還沒取名。你是這娃的救命恩人,不如再幫個忙,給孩子想個好名字。”

蔡老聞言,沉思了會,道:“此子出生時經脈閉塞,今日方才貫通,不如就取名‘洪通’吧。”

洪老鼓掌稱善,道謝不已。

辭別蔡老,回到家鄉後,洪老又親自撫育洪通,教導其武學數年,直至小學,洪通才返回城市,與父母居住在一起。

晃眼十八年過去,正是國慶節前夕。

美國總統馬裏奧攜團隊訪華,進行國事訪問,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國賓館設宴接待,並磋商具體事宜。

“這些年,貴國在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領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貴國的‘恒星’集團,在政府的支持下,異軍突起,走出了一條非同尋常的發展道路,為許多國家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馬裏奧說,“反觀本國,這些年雖然在反恐和地區事務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科技、經濟等方麵的進步,卻要落後於貴國。曾經一度是科技領頭羊的矽穀,也被你們甩在身後了。”

“謝謝您的讚揚,馬裏奧總統你真是誇過頭了。”領導人和藹可親地笑著說:“本國這些年一直在鼓勵民營企業的自我發展,也是跟貴國學習的經驗呢。雖然在某些領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比起第一經濟體、軍事霸主的貴國,我們自知差距甚遠。我們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努力進取,開拓創新,保證自身的和平與穩定,也深知隻有同貴國攜手合作,才能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當然,如果貴國樂意,我方願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下,與美方一道,就科技、經濟等領域,展開更加深入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共同進步,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