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三類設備——動力性能、經濟性能顯著下降,部分總成、主要部件損壞嚴重,需要進行或正在進行大(中)修理,但經過整修,在規定時間內可以修複者為三類設備。
④四類設備——主要總成、部件損壞十分嚴重,機件殘缺不全,多種配件或主要配件無法解決,需長期停用待修,但並不是沒有修複價值者列為四類設備。
這種分類方法可以反映出企業在機械設備的操作使用、保養檢修等方麵的水平,為揭示管理工作方麵的弱點,采取措施改進機械設備的技術狀況指明方向。
2.施工設備選型的綜合效益觀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對建築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特別是超大規模工程項目的施工。施工設備類型的選擇是施工設備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其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工程項目成本的高低和企業的效益。在工程項目建設活動中,施工設備選型的主要任務是為工程項目提供優良而又經濟的技術設備,使工程項目的建設建立在最佳的物質技術基礎之上,保證建設活動的順利進行,以提高工程項目質量,提高建設效率,降低建設成本,進行安全文明施工,從而獲得最高效益。施工設備選型屬於多目標決策問題。科學合理的施工設備選型涉及許多要素,既有定量要素(如價格,使用成本,維修成本等),又有定性要素(如可靠性、社會影響等)。因此,根據貫穿本書的思想,堅持可持續發展思路,效益不是狹義的經濟效益,而是廣義的綜合效益。
1)經濟效益
對施工設備的投入和產出進行分析比較,在技術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對擬購或擬更新改造的施工設備的成本費用進行分析。在對施工設備的經濟效益進行考量時,應以建設生產質量目標為基礎,運用各種技術、經濟和組織措施,對施工設備從規劃、設計製造或購置、安裝、使用、維護、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整個壽命周期進行全過程分析。
2)社會效益
在進行施工設備選擇時,應該考慮設備運行的安全性、舒適性和操作工人培訓素質提升等社會效益。施工設備的安全性、舒適性是指施工設備對安全、健康生產的保障性能。在進行設備選型時就要從保證運行安全性,操作環境安全性等角度出發,改善勞動條件。施工設備的操作,需要由專門的技術操作人員完成。在設備選擇時,通過對操作工人進行培訓,使其工人素質得到提升,增強個人核心競爭力,從而獲得整體的社會效益。隨著施工機械化進程的推進,勞動者的勞動性質發生質的變化,並會取得一定的社會效益。
3)環境效益
由於工程建設的自身特點以及施工設備對傳統燃料的依賴,施工設備對於環境的汙染集中於噪聲、燃燒尾氣等方麵。在進行施工設備選型的時候應在保證建設質量的前提下,綜合考慮使用節能性和環保性好的施工設備。能源使用率和原材料的消耗同樣是衡量一台施工設備好壞的重要指標,同樣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而施工設備的安裝及運行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程度越小,由環境效益帶來的社會效益越好越合理。
3.施工設備的全壽命周期費用
設備壽命周期費用(LCC,LifeCycleCost)是指設備在其壽命周期內發生的全部費用,包括設備初期的研發、設計、製造或購置、安裝、調試、使用和維修等,直至設備終止使用(淘汰或報廢)為止所發生的費用總和。
費用分類費用項目費用組成設備原始費用研究開發費開發規劃費、市場調查費、試驗費、試製費、試驗設備器材費、試驗用消耗品費、試驗用動力費、相關人力資源費設計費設計硬件費、軟件費、人工費、協作費、資料費、專利使用費製造或購買費製造加工費、原材料費、包裝費、運輸費、庫存費、安裝費、操作指導書的編印費、操作人員的培訓費、培訓設施費、備品購置費試運行費用燃料動力費、材料費、操作費設備使用費運行費操作人員費、輔助人員費、燃料動力費、消耗品費、水費、操作人員培訓費、專利使用費、空調費維修費維修材料費、備件費、內部維修勞務費、委托維修勞務費、改造費、維修人員培訓費、備用設備費、停機損失費其他費用倉庫保管費、圖樣資料編製費、保險費、安全設施費、環境保護費、固定資產稅報廢處理費報廢費用拆除費用、出售工作費用在進行設備經濟壽命計算或進行設備更新分析時,需要對上述各項費用進行估算。外購設備原價可通過設備的詢價方式得到,自製設備的研製費用根據細分的費用組成進行逐項估算,運輸費及安裝和調試費可按一些定額費率進行計取。對使用費,可根據設備的各項性能指標及設備運轉生產計劃,參考同類設備的曆史數據,采用參數法或類比法等進行估算。有關設備壽命周期費用計算方法比較詳細的介紹,可參考“工程估價”及“設備管理”等方麵的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