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確定成本的改進對象
對於ΔC1<0的功能中,ΔC2絕對值較大的為成本改進對象,這類功能通常是功能係數較高的功能,功能上可能並不存在功能過剩(視具體情況分析),但實現功能的手段不佳,以致實現功能的實際成本高於目標成本(功能評價值),可通過材料代換、方案替代方法實現成本的降低。對於ΔC1>0的功能中,ΔC2絕對值也較小的,表示其成本分配是低的,但由於功能評價係數較低,所以沒有必要去提高其成本,隻要檢查其功能是否能得到保證。實際上,往往在保證功能的條件下,成本仍然有可能降低。
④確定價值工程改進目標
價值工程改進目標,即通過價值工程活動實現功能改進與成本改進的目標,可以統一用成本改進期望值來確定。各功能的成本改進期望值(ΔC)為按功能評價係數分配的目標成本與功能實際成本的差值計算,或按ΔC1+ΔC2計算。
【例5.4】某產品包括A、B、C、D、E、F六個功能,產品實際成本為500元,目標成本為450元,現要對其進行功能評價。
第一步:組織各方麵專家五人組成價值工程小組,用0—4法對各功能重要程度評分。同理可得到其他專家的評分結果,並計算平均功能評價係數作為最終的每一個功能的評價係數。
專家評分功能甲乙丙丁戊平均功能評價係數。A0.2330.2170.2330.2500.2500.237B0.1500.1500.1670.1330.1500.150C0.1830.2010.1840.1840.1840.187D0.2670.2670.2830.2830.3000.280E0.0670.0500.0500.0500.0330.050F0.1000.1170.0830.1000.0830.097第二步:根據式(5.3)計算成本係數。
第三步:根據式(5.4)計算價值係數。
功能功能係數實際成本成本係數價值係數A0.2371800.3600.658B0.1501210.2420.620C0.187880.1761.063D0.280710.1421.972E0.050220.0441.136F0.097180.0362.694合計15001C和E功能的價係數接近於1,說明功能比重與成本比重基本相當,可以認為功能本身及目前的實際成本合理,無需改進;A、B、D、F等4個功能的價值係數偏離1較大,則把這4個功能列為價值工程進一步分析的對象。
第四步:確定價值工程對象的改進範圍。
根據價值分析確定了A、B、D、F為進一步分析的對象,根據市場資料統計確定新的目標成本為450元。分別計算ΔC1、ΔC2和ΔC。分析確定功能改進對象、成本改進對象和成本改進期望值。
功能功能評價係數實際成本成本係數價值係數按功能評價係數分配實際成本按功能評價係數
分配目標成本ΔC1ΔC2成本改進期望值ΔC(1)(2)(3)(4)=(3)500(5)=(2)(4)(6)=(2)×500(7)=(2)×450(8)=(6)-(3)(9)=(7)-(6)(10)=
(7)-(3)A0.2371800.3600.658118.50106.65-61.50-11.85-73.35B0.1501210.2420.62075.0067.5-46.00-7.50-53.5C0.187880.1761.06393.5084.155.50-9.35-3.85D0.280710.1421.972140.0012669.00-14.0055E0.050220.0441.13625.0022.53.00-2.500.5F0.097180.0362.69448.5043.6530.50-4.8525.65從表中可以看出,A功能可以作為成本改進的主要對象,可以通過新的方案(如材料代換、新的工藝原理等)實現成本的降低;B功能則可能存在功能過剩的問題,可作為功能改進的對象;D功能則可能存在功能上的不足,可能通過新的方案,實現功能的增加以滿足用戶的需求;F功能由於其功能比重較小,在保證現有成本水平的基礎上,檢驗其功能是否滿足用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