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完備的市場中,收益與風險成正相關,要獲得高的投資收益就意味著要承擔大的風險。從投資者角度來看,投資者承擔風險,就要獲得相應的補償,這就是風險報酬。通常把政府的債券投資看作是無風險投資。此外,不論何種投資,都是存在風險的。對於存在風險的投資方案,投資者自然要求獲得高於一般利潤率的報酬,否則他是不願去冒險的,所以通常要確定更高的基準投資收益率。
(3)資金機會成本
資金機會成本指投資者將有限的資金用於某方案使用從而失去的其他投資機會所能獲得的最好的收益。換言之,由於資金有限,當把資金投入擬建項目時,將失去從其他投資中獲得收益的機會。機會成本是在方案外部形成的,它不可能反映在該方案財務上,必須通過工程經濟人員的分析比較,才能確定。
如果所有的資金均來自於權益資金,則可根據行業平均投資收益率確定機會成本,或按所有資本金投資者對權益資金收益的要求綜合加權計算,或者通過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確定;如果資金來源包括了權益資金和債務資金,資金的機會成本則可以根據行業平均投資收益率與貸款利率的要求通過加權平均確定。
(4)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指由於貨幣(紙幣)的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的現象。通貨膨脹使貨幣貶值,投資者的實際報酬下降。因此,投資者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必然要求提高收益率水平以補償其因通貨膨脹造成的購買力的損失。基準投資收益率中是否要考慮通貨膨脹因素與采用的價格體係是否考慮了通貨膨脹因素相一致。如果現金流計算中,價格預測考慮了通貨膨脹因素,則基準投資收益率中應計入通貨膨脹率,否則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在實際工作中,通常采用後一種做法。
3.基準投資收益率的確定方法
盡管基準投資收益率是極其重要的一個評價參數,但其確定是比較困難的。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基準收益率,同一行業內的不同的企業的收益率也有很大差別,甚至在一個企業內部不同的部門和不同的經營活動所確定的收益率也不相同。也許正是因為其重要性,人們在確定基準投資收益率時比較慎重且顯得困難。關於基準投資收益率的確定方法,有很多文獻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但觀點並不統一。盡管如此,一般觀點都承認,基準投資收益率的下界應是資金(資本)成本或是資金的機會成本,也有文獻將其下界定義為資金成本和資金的機會成本中的最大值。
基準投資收益率可以采用國家或行業主管部門確定的行業基準收益率,也可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法、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法、典型項目模擬法和德爾菲專家調查法等方法確定,或同時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測算,將不同方法測算的結果互相驗證,經協調後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