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的心髒被圍,這對大明帝國來說,這是天大的事情。
一個帝國的首都被包圍,這對這個國家的人民心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會造成非常大的衝擊。
自天啟年間,**哈赤憑13副鎧甲起兵,以“七大恨”反明。
後來統一女真各部,創建八旗。
與明軍常年大戰,奪取整個遼東。
因為遼東的漢人太多了,為了防止漢人作亂,讓漢人變成他們女真人忠實的阿哈(奴隸),女真人屠戮了整個遼東省的漢人。
除了留下少部分的人給他們做牛當牛做馬,成為阿哈,剩下的漢人,全部屠殺完畢,各種手段之凶殘,簡直觸目驚心,。
一村接一村,一鎮接一鎮,遼東大地上大量的漢人被虐殺,手段之殘忍比後來日本鬼子在侵華戰爭中更加的凶殘。
這個時代的女真韃子簡直就是豬狗不如,都是畜生。
無論男女,都該死。
在崇禎年間,因小冰河期的到來,北方大地寒冷異常,長年的大旱,饑荒每年都有,都很嚴重,每年朝廷雖然會盡力調撥糧食來賑災,但是官僚腐敗,官僚層層克扣,落到災民手裏的糧食也隻剩下糠和沙子的攪拌物。
這玩意能吃嗎?
能!
為了活命,什麼都能吃,就這個還有好多人落不上吃呢。
就這樣,每天都有大量的災民餓死。
那為了吃飽,災民就隻好起來造反,你讓我吃,我就要吃,你不給我吃,我就硬吃!
結果帝國西北農民起義軍越來越壯大,官軍清剿起來越來越費勁。
到最後,農民起義軍就會席卷全中國,顛倒乾坤!
大明帝國也會結束在農民起義軍的手裏。
而遼東更是寒冷異常,從西伯利亞吹來的寒流使莊稼經常會顆粒無收,就算有阿哈種地,女真韃子不需要去管種莊稼的事,但是沒什麼收成,也不行啊。
所以每年,韃子都會有組織地大肆南下劫掠,入寇的時間一般都是在秋季或是夏季。
那個時候天氣很暖和,騎兵南下也很有戰鬥力,因為越往南打越暖和,可以甩開膀子打。
今年比較反常,秋天的時候韃子沒有來,反而冬天大雪茫茫的時候入關劫掠。
厚厚的積雪對韃子的行軍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騎兵的移動速度會變慢,這對明軍這種多是步軍的軍隊來說,打仗會更有優勢。
但是張遠分析這有可能是因為草原上的問題,整個秋天,多爾袞率領著兩白旗,以及草原的各個和女真結盟的部落在和喀爾喀蒙古和漠南蒙古開戰。
所以分散了後金韃子很大一部分兵力以及蒙古八旗的兵力,所以當蒙古戰事暫時告捷的時候,也就臨時決定冬天南下。
韃子繞過山海關,從長城打開一個缺口南下入寇,沿路的烽火台都全部點燃烽火,800加急傳信京師。
當時崇禎皇帝就下令,命令周圍軍鎮全部派兵勤王。
像九邊九鎮中靠近京師的宣府鎮、薊鎮、密雲鎮等精銳邊軍,山西、陝西的戰兵,偏遠點的寧夏鎮邊軍,以及京師以南的河間府、保定府的戰兵,全部調集軍力準備前往京師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