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情海波瀾(1)(1 / 1)

貝逢春大奇。他讓老管家帶路,準備再次給清照把脈。來到夫人臥房,清照已到後花園種蘭花去了。貝逢春見桌上有一首剛填罷的新詞,是《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水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貝逢春沒有再找清照把脈。因為,他確信清照的病已告愈當夜,貝逢春在施藥日誌裏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一種相思是一種病,一種相思是一種無藥可施的病,一種相思又是一劑藥,是一劑適合自療的最佳之藥。

——《一種相思》蘇秦納妾

公元前333年,蘇秦遊說秦王采納其連橫之策的行動失敗。蘇秦在秦國活動長達三年,先後十次上書兩次上朝廷說秦王,陳述連橫之策的重要性。秦王已被說客說煩了心,於是斷然拒絕蘇秦的遊說。無計可施的蘇秦隻好回到了洛陽的家中。他所帶的盤纏全部用完了,出門時穿的貂皮大衣換成了粗布衣衫,腳蹬草鞋,扛著盛東西的口袋背著書箱,憔悴不堪,樣子非常狼狽。家人見蘇秦這副貧困潦倒的樣子,都大失所望,父母氣得不跟他說話,妻子暗罵蘇秦沒本事,白白浪費了幾年好時光,一事無成,一氣之下,不僅不跟他說話,連飯也不給他做。“父母不把我當兒子,妻子不把我當丈夫,奈何?”蘇秦心中又愧又悲傷,他轉身去找妾氏胡姬,希望能從她那裏得到理解和安慰。胡姬年方二十,美貌如花。能吟詩,善撫琴。其父在洛陽城設館講學授徒,與蘇秦素有交往。一日,蘇秦到館中與胡父下棋。胡姬見蘇秦英俊瀟灑,舉止談吐不俗。竟一見傾心,主動提出要托付終身。蘇秦說:“我已有妻室。”胡姬說:“你納我為妾!”胡姬雖然年紀輕輕,卻潑辣而有心計。她知道父親不會輕易答應她下嫁蘇秦為妾。於是,慌稱已懷有蘇秦的孩兒。果然,胡父聽完一揮手就答應讓她嫁給蘇秦,並吩咐她今後不用再回家,胡姬不當回事。胡姬自蘇秦去秦國遊說秦王那一刻開始就後悔自己當初的草率。嫁入秦家後,不僅過著粗茶淡飯的苦日子,而且還要獨守空房,日子過得寂寞寡淡。年輕貌美的胡姬喜歡的是熱鬧光鮮好玩的生活。身心俱悴的蘇秦在胡姬那裏沒有得到安慰,看到的是一張冰冷而陌生的臉。胡姬說:“這種日子我不想再過下去,你把我休了吧!”說著拿出了一紙事先草擬好的休書。蘇秦有些悲傷說:“你再忍耐一些時日,過些時候,我能讓你過上好日子。”胡姬說:“這話我聽得多了,心也冷了。”胡姬又使出當年的殺手鐧,她告訴蘇秦在他去秦離家的這段日子,她耐不住寂寞,紅杏出牆,與洛陽城富商吳老爺的二公子私通。蘇秦聞言立即在休書上簽上他的名字,然後把筆奮力扔在地下。胡姬嫁給吳公子為妾,有人議論胡姬不守婦道。為了挽回被休的惡名胡姬故意對外人說,蘇秦讀書用功過度,累壞了身體,床第之事已無能為力。有好事的鄰居談論此事。蘇秦的父親氣得暴跳如雷,他幾乎怒吼著對蘇秦說:“你不是自稱說客嗎?有本事去找胡姬和那些鄰居論理去,直說到他們不敢再抵毀你為止!”蘇秦冷冷地看了父親一眼,道:“我那裏也不去!”蘇秦把自己關在房裏苦研薑太公《陰符》一書中的兵法謀略。夜裏,讀書感到困了,他就提起一把封利的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鮮血直流,蘇秦已感覺不到痛,因為他心裏盛滿了恥辱,他要用鮮血來堅強他雪恥的決心。蘇秦苦讀一年《陰符》,雙腿被他用錐子刺得傷痕累累。他成功地揣摩出“合縱抗秦”的策略,於是來到趙國。趙王正為秦國日益強大所構成的威脅而擔心。蘇秦合縱抗秦之策當即被趙王采納。趙王封蘇秦為武安君,授丞相大印,並贈他戰車百輛,玉壁百雙,錦繡千束,黃金萬鎰。蘇秦帶著財物又先後來到齊國,楚國,韓國,魏國,燕國去遊說合縱抗秦之策。所到之處都受到國君的歡迎,都封他官職,授他相印。蘇秦帶著六國的相印和大批財物返回洛陽。父母聽說了,連忙打掃屋子,張羅酒宴,還到離城三十裏遠的郊外去迎接他。胡姬聞知蘇秦憑借合縱之策得到六國封相無數賞賜衣錦還鄉,竟然又逼著吳公子給他寫了一紙休書,然後找到蘇秦,要蘇秦再納她為妾。蘇秦的父親非常生氣,大罵胡姬寡廉鮮恥,要蘇秦將胡姬辱罵一番後,把她趕走。蘇秦說:“何必呢?當初你們不是也因為我窮困潦倒而對我不加理睬嗎?胡姬所為,雖然過分一些,但也情有可原。再說,我用知恥而後勇的勇氣和奮發而贏得顯赫的地位,而且還使蔑視我的女人屈服,乃至主動前來投奔我,這何嚐不是人生一大樂事?”一席話說得蘇秦無言以對。蘇秦擇日再納胡姬為妾。可是,辦喜席的當晚,胡姬卻不見了蹤影。胡姬留下一紙遺言,蘇秦的大度從容令她無地自容,她悄然離開,終生不再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