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房力阻酈生赴齊,阿穆爾自薦陪王出行。
酈食其一番言語說的極為慷慨激昂,就連劉邦也不由得為他這份豪情壯誌而感染。可是,張亮卻在此時出聲阻止了對方。
張亮是一名穿越者,所以清楚的記得酈食其就是死在齊國!而對方的死因也正是因為去勸說齊王歸降,結果韓信卻大兵壓境。最終導致了齊王將他活活烹殺。。。。。。
雖然張亮知道現在所發生的一切,與自己所熟知的曆史有很大的出入。而且他也認為韓信不會無緣無故的去攻打齊國,但他不敢冒這樣的險。
“酈先生,此事萬萬不可!您赴齊之心我可以理解,但此事的確是凶險萬分。此刻我們焦急,那西楚怕是比我們更急,而且我們比他們多一個優勢,那便是仇恨。項羽雖未滅齊,但卻實實在在的將三齊打的再無還手之力。似這般的仇恨,相信是很難化解的。因此我們不妨再多商議一下,然後再做定奪不遲!“
漢軍上下包括劉邦在內,皆是對張亮言聽計從的。不僅因為他曾多次救漢軍於危難,而且他的見識與計謀也是他們所認可的。
劉邦在聞聽了張亮的建議之後,覺得十分有理。而且他也讚同不讓酈食其赴險,所以趕緊再次勸道:“廣野君你看,就連韓王也是覺得此行太過凶險,我看咱們還是從長計議為好。昔日你為我漢軍進軍鹹陽立下過汗馬功勞,本王實在不願,也不敢讓你赴險啊!”
眾人聞得張亮與劉邦一同勸解,隨及紛紛加入了其中,就連一向膽大的樊噲,也開始不斷的對著酈食其進行相勸。
見到大家均是勸阻自己,酈食其立刻沒了主意。一聲輕歎之後,他便隻得無奈的點了點頭,以此來回應眾人。
看到酈食其打消了赴齊之意,張亮方才稍稍鬆了一口氣。為了不讓對方再有機會言及此事,他便急忙對著劉邦悄聲言道:“漢王,如今我急著前往韓信之處,此行已是刻不容緩。我看不如等到我回來之後,我們再商議如何應對齊國如何?”
劉邦聽聞張亮之言,立刻表示讚同。而張亮在言罷之後,便趕緊與眾人告別,隨後急匆匆的離開了漢營,返回韓宮準備赴趙之事了。
翌日,張亮偷偷的出了韓都,開始秘密前往趙國。由於此行需要極為機密,所以他隻帶了張允一人。
“大王,為何您不多帶一些護衛?哪怕帶幾個伺候您飲食之人也是好的啊!”
出城不久之後,張允便開始向張亮道出了自己的疑問。而張亮在聽完對方的問題後,立刻沉聲回道:“此行需要極為機密,所以老子不想讓過多的人知道。能帶你小子是因為信任你,怎麼?你不願意?!”
信任二字對張允而言是一種認可和鼓勵,一聽張亮如此說,他便再也沒有顧慮和疑問了。
“大王放心,有我張允在足矣。小的一定護衛您的周全,而且沿途決不讓您吃上一點苦。”
張允的保證讓張亮有些矛盾。雖然他很喜歡對方如此有信心的承諾,但他又感覺自己像極了一個一無是處的富家子弟。。。。。。
就在張亮與張允二人對話之時,身後卻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之聲。聽到身後的聲響之後,張亮便趕緊帶著張允躲了起來。
雖然張亮不知道向著自己而來的是什麼人,但處於對安全的考慮,以及保證事情的機密性,他選擇了小心。
當那馬蹄之聲越來越近之後,張亮與張允便一同目不轉睛的在暗處盯著道路之上。
少時,一匹駿馬自官道飛馳而過,而馬背之上的人讓張亮不由得大吃一驚。待到此人遠去之後,張允立刻好奇的問道:“大王,那人為何我看著很是眼熟啊?”
張允的疑問並未讓張亮吃驚,因為他早已認出了剛才馬背之上的人。
“廢話!那是老子的小穆爾!你若是不眼熟才是見了鬼呢。”
聞得對方是阿穆爾王妃,張允頓時一愣。等到他在腦海之中細細比對之後,隨及點頭言道:“對對對!那確實是阿穆爾王妃,不過她為何要女扮男裝啊?”
聞聽張允之問,張亮不由得苦笑了一聲,而張允在看到張亮鄙視的表情後,立刻低頭接道:“大王贖罪,是小的腦子太笨了。她是想跟著我們,以便照顧您。”
見到張允已經猜到了阿穆爾的用意,張亮隨及歎息了一聲。此時的他很苦惱自己的愛妻如此不讓自己省心,而更多的則是作為一個男人的幸福與開心。
“大王,阿穆爾王妃定是在追趕我們。如今她已跑遠,你看我們要不要追上去?”
張允的話讓張亮瞬間轉醒,但此時他的腦中卻起了一個小小的壞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