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牧羊(1 / 2)

食有帝王宴,娛在樂舞間;重歸山野日,隻盼牧羊前。

英布得知呂臣去見的是張亮,立刻心頭一震。他對張亮有敬佩,更有幾分畏懼。但想到此時張亮處境,便穩住了心神。

“呂大人,不瞞你說。張司徒我很敬重!但他此時自己尚且麻煩重重,你去求他救義帝,實在非明智之舉。”

呂臣沒有否定英布的話,隻在對方說完之後緩緩接道:“在下此去,張大人確實沒有解救義帝之法,但卻說了如何能救將軍!”呂臣故意顛倒主謂,要的是引起對方注意。

英布聞聽是救自己,立刻提起了精神。他沉默了許久,才對著呂臣問道:”救我?我有何難,需要解救?!呂大人不必危言聳聽了!“

見英布半信半疑,呂臣隨及裝出一副痛惜的樣子說道:”張大人曾言將軍能辯危機,能明事理。今日一見,怕是張大人走眼了。“

這招欲擒故讓英布有些猶豫,他仔細分析著自己的處境。稍有頭緒之後,便試探的問道:”呂大人適才說張司徒有字托你帶給我,不知是哪十二個字?“

呂臣聽得英布問話,知道對方已經上鉤,立刻麵色嚴峻的說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英布聞聽這十二個字,立刻感到一絲寒意。他自己也曾想過一些不好的後果,但始終不願去接受。如今呂臣將這層窗戶紙捅破,便使得他又開始擔憂起了自己的未來。

”呂大人,我與張司徒相識已久。他的話,我自然願意聽上一聽,但卻不會依照他的意思行事。你若有什麼話,大可直言。我英布念在昔日情分,會給你個痛快的。“英布雖然嘴上說著狠話,但無形之中已經露出了怯意。

呂臣看得時機已經成熟,趕緊接道:”將軍,我想請問你。刺殺我與義帝可是範增的命令?“

英布沒有回答,隻是依舊盯著呂臣,算是默認。

見英布沒有言語,呂臣便自行接道:“項羽貴為霸王,你是他的下屬,卻要聽命於範增。即便他是項羽亞父,但此事是否與項羽商議過也未可知。今日範增讓你除掉我二人,想來是想嫁禍給劉邦或者是張大人。他日事情如果敗露,你猜範增會不會保你?!”

呂臣的話如同寒冬之中的大雨,讓英布感覺冰冷刺骨。他深知範增為人,自然也知道刺殺義帝如果泄露,自己會有什麼下場。但他最為驚訝的是呂臣居然能將事情看得如此透徹,仿佛範增吩咐自己之時,他就在場一般。

“呂大人,我英布並非嗜殺成性之人。既然做了將軍,自然依照軍令而行。你所說的,我不是不知道,但我若是不遵範增之命,隻怕回去之後,我便是個死人了!”

英布沒有把話說死,但是也講明了自己的處境。他並非希望呂臣能夠理解自己,而是告訴對方,這一切均非他的本意。

“將軍,張大人除了讓我轉告你那十二字以外,還為你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不知你是否願意一聽?”呂臣故意將主意說成是張亮所想,為的是增加英布的信任,因為他看得出,對於張亮,對方還是比較信任的。

英布果然未出呂臣所料,聽到張亮為自己想了一個辦法,急忙說道:“張司徒有辦法?那你快說於我聽!”

呂臣看到英布已經動搖,便覺得多了一份勝算,隨後趕緊說道:“將軍執行的是範增的命令,命令是什麼在下不知道。不過不外乎將我與義帝秘密處置。將軍不妨照做,至於死人,何處尋不得幾個?!將屍體臉部做了處理,必要之時還可以以火遮掩。隻要身形與衣衫與我和義帝相同,難不成範增還能看出端倪?!將軍完成任務之後,自然可以去複命。我和義帝也會從此銷聲匿跡,若是他日有人提及此事,最後時刻,你也可以為自己賺的一個活命的機會!”

英布聽著對方的辦法,覺得仍有不妥之處,隨即說道:“倘若你與義帝生還之後未曾逃脫,直接召集諸侯或是被範增發現擒獲,那我不是一樣難逃一死。而且就算你們銷聲匿跡,他日被人揭發我謀害你二人,我又如何洗脫罪名?!”

義帝見英布有諸多憂慮,隨及回道:“將軍,我有一個辦法。我寫一份親筆詔書,講明你的功績,若是他日你被誣陷而又找不到我們,自然可以證明你的清白。至於你擔心我二人反咬一口,那自是杞人憂天,試問如今天下,有誰還敢為我出頭?我二人若不藏匿,豈非自尋死路?”義帝自始至終沒有再以”朕“自居,因為他要的是讓自己變回一個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