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接上頁》(1 / 3)

且說白誌遠等人尋到向導,從黑山嘴村出發,向東北走不多遠,便進入一片大山中,隻見裏麵幽靜神秘,卻到處樹木蔥蘢,風貌不凡。當來到一處山環處,隻見陡崖畔豁然鑲嵌著一座洞府,可沿山路上行到達,洞口下方卻有座廟宇,看是翹簷鬥拱,脊瓦鮮明,與南麵宋地形製類似。山門乃為峽穀進口,崖壁上刻有“白雲古洞”字樣,均為漢字無疑,也是端然穩重,雄渾俊拔,筆力蒼勁,當是名人書寫,隻是經曆滄桑,有些風蝕而已。白誌遠問因何謂之白雲洞,向導答曰,其實這山中多有洞穴,有名的是朝陽洞,八寶洞,哈哈洞,無底洞,小西天,二仙洞,賜福洞,子午洞,仙人橋等八個山洞。朝陽洞最大,裏麵可容下數百人,哈哈洞在山頂上,遠看好似人張開的倆笑眼,謂之“哈哈洞”,還有二仙洞是兩洞相連而得名。因此山常有白雲繚繞,乃道家看中之地,所以便被人稱之“白雲洞”,且年頭甚長,悠久歲月,古時就有,不知出於何年代,所以人們便叫做“白雲古洞”,並刻字其上。

白誌遠聽後便笑道:“原來此山中,是因多藏奇洞而聞名,我們既來之,便也觀覽一回吧!裏內還有何好看的景致否?”那向導忙道:“裏麵是條很深的峽穀,蜿蜒曲折,那洞多在兩側的崖壁上,得攀登上去才能看到。觀看諸洞隻有這一道山門可進,別無道路可通,也是峽穀入口。不妨先看半腰的朝陽洞,其它洞府道窄難攀,不去也罷!”白誌遠點頭說行。於是大夥停下馬匹,派人看守好,便登崖上到朝陽洞中,果真是個碩大的洞窟,能容下數百人,也是高大無比。白誌遠對身旁的牛騰兄弟道:“怎麼樣?此洞要遠大於那牛王洞吧!”兩人忙說可真是,看來這北地與我們那裏可也多有相似,不過如此嘛!說得大夥都笑了。

接著大夥觀看了洞口下方道觀,也是個不大去處,並無奇異,隻是能望看到另外兩洞,就在不遠上方山崖邊,但奇陡難攀。在此觀看四圍山下景致,卻也能居高展望,自是青黛如畫,令人讚歎。隨後大家下山進到峽穀,一直裏行深入,卻較那百裏峽穀還要高闊深邃,且曲折迂回,彎繞轉還,頗多峰崖,樹木蔥翠,崖邊山岩多鬆柏,底下覆蓋著綠草,令人賞目心悅。這時王紹清道:“我料此山中,定有些北地獨有的藥材,若能登上山崖,或會能采到,也是難得一見呐!”大夥忙說是。白誌遠不禁笑道:“賢弟不愧是藥師,三句話不離本行,若是能在此待上幾天,或許能如願以償!可惜如今天時不諧,已見寒冷之象,得趕快回去才是正理。”王紹清點頭說是。隨後道:“如今這宋遼雖是講和,我們才有機會來到此地,也是大開眼界。據白兄看,能夠維持長久否?”說著看白誌遠。

隻見白誌遠道:“呂相爺曾對我說過,據他所料,若是兩國罷兵講和,或可維持很長時日。因為兩國多年打仗,已是兵疲民怨,誰也不願再挑起事端,至少在近幾十年中,不會再有何戰事發生,吾深以為然。這也是兩國黎庶百姓,都曾深受征戰之苦,死傷無數兵將,那可都是他們的親人呐!看著那些死傷者家中哀象殘情,刻骨銘心,深惡痛絕,不願再交戰。盼著能太平過活,誰願再去拚戰丟命,這些話語要傳給後代晚輩,或可阻止朝廷官府窮兵黷武,除非遇到不測事變,一般也不會再起禍端。所以或會保持穩定,實有利兩國百姓休養生息,互通有無,豈不更為穩便!打仗無非是要搶奪地盤物資,也是國之所需嘛!如能得到這些,何必非要打仗呢?誰都知兵為凶險之策,不會輕易使用。也許我們這輩不會再看到戰亂那一天嘍!所以我才改弦易轍,做這商道行當,也算是種生活門路吧!可比不了你這做藥師的呦!”說完自笑。

王紹清便道:“白兄真是取笑小弟,你這做軍師的,經商早在山寨就已精熟,如今更是如魚得水,輕車熟路哇!又有這麼多兄弟們助力,門道廣闊。定會財路通暢,興旺發達,小弟是望塵莫及,甘拜下風。”白誌遠便道:“我這裏要養著弟兄們吃飯,不開辟新路不行呀!咱得弄得‘東方不亮西方亮’才行,可不能隻在一棵樹上吊死。這些弟兄都不易,光靠武藝,隻可做些護運等事,今後得學些長技才好,也好在商道上立足,任重而道遠呐!”說的大夥連忙說是。寧真便道:“其實跟著先生多走幾趟,也便知道了些門道,我看這些弟兄也都不笨,忠誠可靠,可放手讓他們去幹,假之時日,定會挑起重擔。那時您便可鬆心坐鎮,隻管掌舵使風,操持些大事,定會買賣越做越紅火,四海通達,指日可待!”白誌遠連說但願如此吧。

大夥邊說邊走,不久來到個峽穀的上口處,但見有道山崖擋住去路,隻有個豁口可達崖頂,鑿有石梯攀上。眼見不算很高,白誌遠便帶頭攀登,大夥隨後跟進,便來到崖頂,隻見四麵雲山,盡收眼底,峰穀奇景,美不勝收。忽有白雲繚繞,頓時光線明暗,陰陽分隔,變幻無窮,讓大家充分領略了這山中美景。望著眼前的山景變幻,白誌遠不禁心潮澎拜,聯想到這幾年的奮鬥史,真是風雲變幻,經曆坎坷,酸甜苦辣,遍嚐不盡,亦是感慨萬千。回顧往昔,有感於‘遭遇練膽魄,磨礪出才能’,雖未能達到留名青史的理想或目的,可也算實現了自己的抱負,心中亦是高興。

於是開口暢吟道:“白雲古洞藏奇山,峽穀曲隱崖壁端。登高眺望覽美景,繚繞迷彩遮光斑。聳峰穿聯群窟趣,四顧一瞥盡了然。雖道仙境常留客,歸心似箭盼家歡。”大家聽後便齊聲叫好。寧真在旁也高聲吟道:“白雲繚繞古洞間,誰知飛駕何神仙?峽穀一道通達透,彎曲迂回上崖端。風光盡在險峰處,四望滿目皆青山。莫道它鄉景色美,群窟怎比家暖寬。”大夥聽後,又是一陣叫好聲。白誌遠即笑道:“人常說,哪裏也不如家鄉好,看來還真是不假!我們已出來這些日子,雖說也是一路飽了眼福,品嚐了不少佳肴美味,也算飽了口福。但還是願早些回到家鄉,那裏才是咱們的安樂窩,這幾日路途勞累,還是趕回客店去歇息,明日早些起程才是正事。”大夥忙說好,便就此下崖,順原道返回到峽穀出口,騎馬趕回黑山嘴村客棧。

翌日便早些出發,當隊伍往回走的沿途中,看到村莊民生凋敝,鄉民穿戴不整,多是破舊衣衫,用物缺乏,困苦不堪。看來也是常年邊戰,打仗加重了黎民百姓負擔,給遼國各地民生造成了傷害,慘情更要甚於宋地,需要很長時間恢複才行。大家看了那些人,都用羨慕的眼光看這隊人馬,也有向牧人們詢問的,可是覺得這些南地商人,均都穿戴不凡,好似見到了富有者似的,形成鮮明對照。這些身騎高頭大馬的人,也是頓覺榮耀,有些優越居高之象,白誌遠便說道:“都是黎民百姓,不過是為生活而已,卻難有溫飽之日,可真是國君之責呀!還是老相爺說得對,官府不為百姓著想,遲早會激起民變,我們是感同身受。如今總算盼到停戰和好之日,兩國交往貿易,定會改變這困苦之狀,當企盼兩地繁榮才是呀!”大夥忙道是。

隨後便日行夜宿,好不容易到了邊關,便通過邢彤沈長羽聯絡,先將馬匹留在軍中喂養,擇機暗送到穩便地交接。讓那牧民到保州定州榷場去挑選貨物,再給些銀錢,可供購買其它零碎所需,隨來人帶回家去,倒是公平買賣,自然不會吃虧,均都滿意而歸。隨後再通過邢彤等周旋,以軍中廢馬之名,原封轉給馬神等人手中,越過邊界送達,便算完成了走私交易。也是神不知鬼不覺,防止讓其它遼人發現破綻,給那蕭天左和木軍帥添麻煩,內中好處自然少不了,均是通過邢彤倆人遞送過去,做的天衣無縫,使兩方均為滿意。白誌遠等安排妥後,先命人隨朱榮押送所購皮張等,回保州定州貨棧,遂即北返真定府。在路過涿州時,聽說不遠處有座張飛廟,是那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地方,留有一口水井,也是張飛當年賣肉殺豬之地。白誌遠大感興趣,便命順路前去觀賞。

當大夥到了張飛廟觀覽,卻是個叫張飛店的村落,原也是張翼德的家鄉所在,本不叫此村名,後因張飛成為人們景仰的人物後,才改叫此村名。聽說後來到明朝,有個縣令為避諱張飛名號,又將此村改叫做“忠義店”,直到如今尚在,桃林依然茂盛,保存曆史遺跡,留給後人念想無限,此為後話。

且說白誌遠等來到此處,果見村外有座小廟,已是破敗不堪,裏麵塑有張飛泥彩像,也已彩繪脫落,看是長時無人打理,顯出破敗跡象。廟後有座墳墓,豎有墓碑一座,上刻“張桓侯墓”字樣,也是模糊不清,看到古碑尚存。白誌遠看後道:“劉關張乃我燕趙三義士,在戰亂年代結義出道,忠勇可嘉,奮鬥一生,成三國鼎立之君臣,為世代人所敬仰。其實這張飛身在閬中,而頭卻埋在了雲陽地方,此地料不過是座空墓,以記其結義之地也!觀三人終生遵行,全就‘義’字之名,交友之本也!大顯燕趙風範,理當敬拜之!”大夥忙說對。即在墓前叩拜過了,然後出廟起程,馳馬向西南麵的保州定州奔去。

這正是:旅途觀覽遇勝境,獨道峽穀鎖群洞。白雲繚繞山窟旋,草木崖畔吟詩興。購得良駒破禁取,遼民獲利雙相慶。歸返瞻仰桓侯墓,結義桃園依旺盛。

當白誌遠等人,返回到邊地保州定州時,看到當地正在大辦榷場,軍政官府開辟出廣闊場地,各地商號均在忙著新蓋商店貨棧,顯露出繁盛昌達之象。過去這裏曾是兩國貿易的榷場之地,如今出逃兵難的鄉民陸續返回家鄉,正在重整家園,開墾廢棄的土地,到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白誌遠早已安排朱豪等人,帶眾多兄弟在此操持營建,隱龍穀中的萬能手陶寶等修建隊伍,也被調來建造客館貨棧,正忙得不可開交,但卻高興萬分。白誌遠的到來,更加激勵了幹活的眾人,都表示不辜負先生的期望,定會圓滿完成所定目標,使這買賣做的更加紅火。白誌遠心中自是高興,做了一番視察指導之後,便同王紹清等人趕回了真定府城,還在常山古郡大院歇腳住下。

此時這裏已成了備軍聯絡軍府衙門之地,也好統帥軍寨之兵,並未納入軍伍之內,也是有呂相爺的威望所致,不便輕易裁撤,自有趙劍飛在此坐鎮。見到大家順利歸來,自是備了宴席接待,問了北地之情,才知弄到了一批軍中所需良馬皮具,也是感謝學師不禁。白誌遠笑道:“這回挑選的是種馬,還要進行繁育後代,才可賣到軍伍訓練,來日方長,會有更多好馬良駒選購過來,到時可弟兄們自用,也可賣到軍伍服役,定會一舉兩得,均為高興。”趙劍飛表示不著急,有恩師在暗中謀劃,何愁得不到好馬騎呢!逗得大夥都笑了。白誌遠問王紹清近期想幹些什麼,回答是師傅韓藥師,這些時已停了軍藥製作,隻做些世麵所需藥品,自然顯出閑暇,有些想念穀師叔了。正準備三個師弟湊在一起,趕去王屋山看望,並接回師叔師祖,來到這邊就近照顧贍養,也能亨些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