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常常為生計四處奔波,上下求索,不可悲,也不可憐。路不僅靠選,更要靠走。
邁出第一步,就有可能走出一條路。
孤而不獨,還是獨而不孤?
昨夜,一個朋友在電話裏問我:“你孤獨嗎?”我回答說我孤獨,也享受我的孤獨。她又問:“有那麼多人每天包圍著你,你還孤獨?”……放下電話,環顧著身邊空空的房間,又深吸了一口夜裏靜寂的空氣,我開始重新整理自己對於“孤獨”一詞的解析。
我突發奇想將它拆解開,於是有了這段文字的題目:孤而不獨,還是獨而不孤?
英文中也有兩個意思相近的詞彙,一個是“alone”,一個是“lonely”。以我看,孤乃“lonely”,而獨就是“alone”。孤,是一份寂寞,或是一份淒楚的無助,一份揮之不去的無言感傷,因無人傾訴而生的哀怨;獨,是隻身片影,一段自有的時光,一處自在的空間,足踏大地,除去雙腳占有的方寸,身外一切皆歸自然。
為何會孤而不獨?
深沉的寂寞是不會因身外的喧嘩而變得淺淡的。接踵人群中,已習慣彼此的陌生,雖有時擁擠不堪,卻無人主動舉起自己的手臂,呐喊出對緊握另一隻手臂的期待。即使已經緊握的兩隻手、親吻著的兩片唇,是否就可以真的借肌膚之親獲取溫暖?這樣說來,孤而不獨的狀況對於現代人已是常態,逼仄窘迫的人際空間,有時擁擠卻疏離,有時空曠卻喧囂。我們都在其中,沉默不語。
那麼,獨而不孤呢?
它是何其不同!是從“孤而不獨”的世界巧偷回來的一分自喜。好像我深夜不眠時,經常一個人爬起來彈鋼琴,那些即興的旋律就從獨享的思潮深處一波又一波地拍打在黑白的琴鍵上,我就任由它們打濕夢寐般的現實,也任由它們不知何時不知何故地退去,樂隨它們去得不見蹤跡。然後合攏雙手,舉頭望彎月一輪,好一番浮生偷閑的竊喜。這樣的夜,多得讓我已經習慣於獨享這份心頭的浪漫。像不時就上演的音樂劇,我即興創作、表演、觀賞,就和我自己,卻絕沒有一絲“孤”字所承負的苦與哀愁。
寫到這兒,我終於明白了自己長久以來所沉溺的心境,這“獨而不孤”恰是不可多得的浪漫,全靠自習的智慧,是一種片刻即永恒的生存意境,它散落在我們“孤而不獨”的世界中,撫慰著“孤”所牽動的心靈隱痛。我會樂觀地相信:所有“獨而不孤”的雀躍著的靈魂終會消融“孤而不獨”的冰河,人和人之間緊握的雙手如潺動的溪流,互吻的雙唇似溪流間靈動的浪花,濺出人世間亙古不變的激情。
2003年6月1日
寫於三亞至北京的航班上
仰望繁星
八月,獅子座的流星雨撒過天際,燃燒掉最後的生命,用絢爛的方式向宇宙告別。
八月,奔波中度過我的第三十四個生日。燃燒完前麵三十四根生命的蠟燭後,我該用怎樣的方式向過去的自己告別?開始又一次青春的輪回,或者被迫地選擇讓青春止於夢越來越落寞的片刻?夢,越來越落寞的片刻,不就是衰老的顏色?
看著與我同齡的友人們往複於雷同得可怕的道路上,有的躊躇滿誌,有的孤獨落魄;有的匆忙去抓緊愛情,有的卻在拚命忘卻愛情;人生被切割成不同的角色,被欲望和責任囚禁在不同的閣樓裏。我們發光的青春和那些日記竟然都被塞在了上鎖的抽屜裏,不願再打開……
浪漫,終於成了一件奢侈品。
是該歎息我們的老成呢,還是該咒罵我們的世故?
有人說,喜歡天文的人,比較容易豁達地麵對一切。此話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畢竟,開闊的宇宙讓我們更能看清自己的渺小,也就更能幫助我們從瑣碎而嘈雜的人生中得以解脫。誰說我們每個人所麵臨的不同難題不能用同一種辦法解決?終極的解決辦法,也許隻有宇宙觀覆蓋人生觀後的一絲超脫吧。
這個問題,還沒必要深入探討到宗教的層麵,其實,他隻是平凡人每天最普通的修行。
以上的思考,源自於前幾天看的一部浪漫電影——《八月迷情》(August Rush)。電影裏,男女主人公邂逅真愛,繼而分離,終難相忘,他們愛的結晶小奧古斯特和音樂承載著宿命般的使命,最終促成了這份緣。我好喜歡電影裏小奧古斯特彈吉他的模樣,充滿創意,原來很老套的音樂題材還可以拍成這樣。
DVD附贈的剪輯段落裏,有一段對話真的很精彩,當街頭穴頭羅賓·威廉姆斯和小奧古斯特仰望繁星的時候,老人告訴孩子:“這些閃爍的星光來自千百萬光年之外,當星光到達我們的眼簾時,那些發光的星體也許早已經不複存在,於是我們正在欣賞的繁星點點可能就是一部遙遠星係的存亡史,一部每一秒都在繼續的宇宙史……”
我想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大體也是如此。在我們狂歡或失落的當下,在我們衝動或淡定的此刻,我們不自覺停停走走的生命之旅的這一步,終將給我們存在過的世界留下定格的畫麵。不用底片或膠片去留存,這所有的發生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刻映入回首的眼簾。未來的我們會看到自己用當下的每一秒繪成的生命星圖,有的星光尤其燦爛耀眼,有的暗淡得忽隱忽現。我們習慣性地將幾顆最耀眼的星星圈成臆想出的星圖並稱之為星座,其實星座中的每顆成員之間都相距遙遠,我們卻以為自己定義的星座可以代表人生之軸,甚至匆忙地定格自己,固執地給自己一個宿命的理由……但,我們每一秒的生命都千變萬化,充滿了未知的可能。拋開靠自己臆想繪成的星座圖,我們將會看到更多寶貴的星光,發現更多瑣碎而可愛的回憶,為轉瞬即逝的當下保留更多選擇的可能,並理所當然地享受未知帶來的歡愉。人生之光如果連自己都無法照亮,又怎可妄想照亮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