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對策(2 / 2)

而對於大明的內戰我國完全沒有必要參與其中,這些年我國的戰爭還少嗎,為了一群資本家們的利益去犧牲我國年紀輕輕的小夥,我認為這是一種罪過,上帝也不會原諒我們的,這名議員顯然是一名基督徒,在最後居然用上了上帝的名義。

就在國會議員們在開會的同時,另一幫人也在開會,這幫人齊聚於中華會館,和以往不同的是會館內幾乎都是各家新一代的掌門人,和在各界的代表人物,他們要討論的問題同樣是關於出兵大明。

作為各自家族新一代的掌門人和財團掌門人,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就告訴他們,要把眼光放在長遠不能隻停留在當下,所以很多人的眼光遠遠不隻是放在國內,而是放在全世界。

從大明內戰一開打他們就開始關注著的最新的戰況,對於大明他們也許受到父輩們的影響都有種特殊的感情,從理論上來講他們當中大多數人還是希望大明徹底的走向改革之苦。

劉建業看著眾人,皺了皺頭,根據我和我家老頭子的交談,他覺得政府應該不會出兵,國會也不會授權,因為從一開始華美政府就宣布了不幹涉大明內政,如果此時出兵一定要找個合適的理由。

建業的話說的對,蘇俊賀道,來之前我也問過我家老頭子了,他說華美是絕不會出兵的,畢竟華美每次對外用兵都是有充足的理由的,這次咱們找不出什麼理由,而且北方的朱慈烺並沒有宣布收回對華美各項優惠政策,而是在一登基就宣布了希望加強與華美的合作。

但我家老頭子也說了,朱慈照還是要保的,他作為改革派領袖,如果此時放棄他,就等同於放棄了二十多年的布局,這筆買賣是覺劃不來的,在論親熟上,他與華美的淵源比朱慈烺要大的多,一個從小就接受華美教育的皇帝和一個從小就接受傳統教育的皇帝兩人之間的可比性是很明顯的。

不可否認,也會出現意外,但這種意外的概率會很小,所以我家老頭子的意思是,朱慈照等一幹改革派大臣決不能落到北方軍手裏,但他明確表示政府是不會出軍的,國內民眾的反戰情緒越來越高,到時會引起不小的麻煩。

說了這麼一大堆,俊智哥還沒說蘇伯到底是啥意思呢,齊月道。

蘇俊智看了眼齊月,老頭子的意思,這次事件既然交給我們處理,他們不會給我們想法子,說這次是長輩們對我們的一次考驗,將來他們走了所有事都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處理的。

政府不派軍隊,要想將朱慈照等人救出隻有一個方法了,劉建亞環視了一眼眾人,咱們派雇傭軍去。

不行,不行,派雇傭軍起碼要上萬的人數,就算北方的大明舊軍在怎麼不經打那也是,實實在在的幾十萬大軍,而且裝備的都是火器沒這麼容易打的吳文豪反對道。

雇傭軍的人數到是不用擔心,咱們的雇傭兵公司出不了這麼多人,可以邀請別人一起嘛,你們忘了澳洲嗎,那兩家加起來湊個萬把人還是能湊出的,有幾萬豐富作戰經驗的雇傭兵,打那些幹拿起槍的大明舊軍還不是手到擒來之事。

我看建業的提議可以考慮,蘇俊智道,不過南明朱慈照並沒有提出讓我們出兵的請求,我們也不好貿然派出雇傭兵,但是咱們可以來此圍魏救趙,征調雇傭兵派往天津,將大量雇傭兵派往天津租界區駐紮,想必朱慈烺一定會很害怕,天津離北京太近了,如果大家沒有意見就這麼做吧,另外在和澳洲聯係下,根據情報馬士英也給澳洲發了求救電報。

建業,和澳洲聯係的事你負責,咱們其他人各就各位,有多少雇傭兵先組織起來,先日本,朝鮮半島等就近的傭兵暫停一切任務全都派過去,依我看朱慈照稱不了多久了,另外回電馬士英,告之,我們將利用手中的輿論展開一次輿論威脅戰,迫使朱慈烺撤軍。

蘇俊智說完所有的布置後,笑著看著眾人,這次能否成功就靠各家的精誠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