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4年6月1日
連日的抵抗,加之彈藥消耗過大,不當是彈藥缺少,糧食也成為了朱慈照南方集團最大的問題,士兵們在前線作戰,已經到了一天隻能喝上一頓稀飯勉強度日的日子,饑餓和彈藥的缺少讓新軍士兵們的戰鬥力直線下降。
北方舊軍統帥左良玉,經過近一個月的激戰也發現了新軍士兵的不同,同最初的勇武進攻相比,以改為防禦,這說明新軍士兵已經非常疲憊不堪,而且據內線來報,朱慈照的軍隊糧食和軍火已經非常所剩無幾。
這時候最好的方法不是強攻,而是圍而不打,讓敵人因為饑餓而放下武器自動投降,左良玉作為一代名將,深知這個道理,兵書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上者,有時候這樣圍著比打更有效果。
從南北各地調來的征伐大軍已經將丹陽圍得水泄不通,圍攻整個丹陽城的軍隊人數已經達到了五十七萬,號稱七十萬大軍,但是朱慈照知道對方絕對沒有這麼多軍隊,麵對圍攻要想突圍幾乎是不可能了。
經過一個月的激戰,朱慈照的部隊已經銳減到五萬人,要靠五萬人突破十倍之敵的包圍,朱慈照現在是一點信心都沒有,如果彈藥糧草充足也許還可一試,現在就連孫傳庭都不敢保說能夠突出重圍。
馬士英和一幹隨遷到丹陽的大臣此時也很是焦急,這樣下去都知道,敗,是不可避免的,等待自己肯定是殺頭之罪,從最初跟著朱慈照起他們就想過會死,可是就這麼死了太不值。
馬大人,你說這華美國究竟是何意,難道他們真的要坐視不管,還是他們已經接受了北方的條件,一名大臣像馬士英提問道。
哎,此事難說啊,從電報聯係來看,從近幾日的電報來看,華美已經派出代表前往北平與朱慈烺商討,具體是和事務電報裏上海的孫特首並沒有說,隻是說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複。
現在咱們也隻能寄望於華美人了,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我還是讓人給上海澳洲公司發了封電報,希望他們能夠排除雇傭兵在包圍圈外圍給我們打出一個缺口,這樣我們也好來個裏外合擊,突圍而出,隻要能把這些子弟兵帶出去,未來就還有希望。
此時此刻華美國對於大明內戰一邊倒的局勢也很是擔心,對於這些大財團的代理人或是直接出生於大財團的政治家們來說,大明內戰決不能就這麼快結束,各財團在大明內戰中還未獲得最大利益,此時結束不當隻是眼前的利益沒有獲得,還有讓人更加擔心的是,北方的朱慈烺雖說現在看似比較開明,但和以前他的表現來看,這家夥是很反對改革的,難免統一了全國後會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肅靜,肅靜,國會議長敲了敲放在手邊的錘子,今天的議案是關於對東亞大明內戰,政府是否出兵幫助比較傾向於我國政府的南明勢力,根據最新情報,南明皇帝朱慈照已經被圍在丹陽,不出一月,城就可不攻自破。
議長先生,我認為國會應該立即像政府提交出兵大明,幫助我們的朋友南明皇帝朱慈照先生,一名本土財團的代言人,議員說道:如果我們作勢不理南北戰爭,將來我國將會失去大明市場,我想在做的各位議員們也清楚,我國的工業產品有三分之一銷往大明的,一旦失去大明市場,對我國的工商業將是一場不小的損失。
對,這的確是一場不小的損失,另一名議員站起身來附和道:一旦市場需求量大幅減少,而又沒有開發出新的市場,或是現有的其他市場增大銷售份額時,那麼將會有很多工人麵臨失業的危險,我們可以算算,華美國一戶家庭的人口基數大概是6人,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四個孩子或是以上的幼兒需要撫養。
要是一個家庭的主力失業了,在沒有找到新的工作時,那麼政府將不得不拿出更多的失業補貼出來,這還不是關鍵,一旦失業人口超過一定數額,將會給社會安定帶來很大的危險,搶劫,盜竊等犯罪活動肯定會增加。
在兩位議員們說完後,另一名反對者也站起身來,我認為政府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失業人口增加會給社會安定帶來的問題,西部還有廣闊的土地需要人開發,還有很多基礎設施需要承建,道路,橋梁,水庫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來建設,正好可以讓這些失業人口去填補西部開發所需要的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