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試析日本教育理念在中國的傳播及意義(1 / 3)

——以雅馬哈少兒音樂教育及協榮少兒遊泳教育為例

侯越

導言

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大眾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呈現出階段性變化的態勢。70年代末至80年代,日本電影、電視劇的浪潮席卷中國。90年代日本動畫片深受中國城市青少年的喜愛。進入21世紀以後,由於中國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需求、日本影視作品表現手法的變化以及中國觀眾需求的變化等原因,日本大眾文化在中國的傳播狀況發生了變化。在日本電視劇在中國傳播轉入低潮,日本動畫片在中國主流媒體播出減少的局麵下,另外一種大眾文化——日本教育理念在中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這些教育理念與中國國內相同機構的教育理念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本文以日本雅馬哈音樂中心的少兒音樂教育理念在中國普及的例子為主,結合日本協榮遊泳俱樂部少兒遊泳教育的例子,分析日本教育理念的特點及其在中國傳播的意義。此外,通過將20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影視作品的傳播與進入21世紀後日本教育理念在中國的傳播相聯係,探析日本大眾文化在中國傳播過程中文化意義的轉變。

曾有學者從四個方麵概括了現代日本大眾文化對中國的影響:(1)日語詞彙傳入中國;(2)日本商業服務係統完整進入中國;(3)最新日本時尚流行中國;(4)在中國居住、工作的日本人帶動文化滲透(張豔,2007∶180)。張豔雖然將“日本商業服務係統”定位為商品、商店,以及包括與其配套的“日式商業網絡、服務方式、經營方式和流通方式”在內的整體連鎖商業係統,但是對於日本商業服務係統所提供的商品並沒有進行詳細的說明。實際上,日本商業係統在中國不僅提供有形的物質產品,而且提供無形的理念與技能。而提供這些理念和技能的不僅是日本商店,而且包括專門的教育培訓機構。日本雅馬哈音樂中心以及協榮遊泳俱樂部是按照自身的教育理念和運營方式在中國展開音樂和遊泳教育的機構,其影響力在中國日益擴大。以下分別對雅馬哈音樂中心以及協榮遊泳俱樂部少兒教育理念的特點和傳播意義進行探析。

一、雅馬哈少兒音樂教育理念的傳播

雅馬哈音樂中心是由日本雅馬哈股份公司開辦的。雅馬哈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音樂產品製造商,以開發和生產高品質的樂器為主,同時將音樂的普及和音樂教育的推廣作為其重要任務。雅馬哈音樂中心誕生於1954年,1965年在美國洛杉磯開辦了其首家海外分部。目前,該中心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設有7600多個中心,擁有70多萬名學生和2.1萬名教師,日本本土以外的學生達到60多萬人,可以說,雅馬哈音樂中心在世界上的整體影響力遠遠超過單純在日本本土的影響力。截止到2009年為止,全世界有500多萬學生從雅馬哈音樂中心畢業。

雅馬哈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後,首先以合資的形式經營。2004年,雅馬哈樂器音響(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中國成立,雅馬哈開始了在中國的獨資經營,這使得其經營理念得到了更加充分的發揮。雅馬哈樂器音響(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成立後,每年的樂器銷售額保持20%的高增長率。2009年,僅鋼琴就在中國銷售出33000台,使雅馬哈(中國)的年總銷售額達到11億人民幣。隨著產品市場的拓展,雅馬哈音樂中心於2005年10月在上海開辦了中國的第一家分部,學員由最初的60名,擴大到2009年的1000名。2007年6月1日,雅馬哈音樂中心落戶北京,成立不到三年,學生數也達到了1000名。此外,雅馬哈音樂中心還在廣州、天津開辦了分部。

雅馬哈音樂中心(除了需要特殊表明的部分以外,以下簡稱雅馬哈)分為少兒音樂教育和成人音樂教育兩部分。貫穿雅馬哈少兒以及成人音樂教育的中心理念是「すべての人々に音楽の喜びを」(讓所有人感受到音樂的快樂——筆者譯)。雅馬哈按照少年兒童不同年齡段的能力發展特點安排了形式多樣的學習內容,其教學內容是圍繞著在快樂中享受音樂這一中心理念而展開的。

雅馬哈少兒音樂教育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五點:(1)按照少兒不同年齡段能力發展的特點進行適齡教育,不超前開發少兒的能力;(2)小組授課,一個班不超過10人,強調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與帶動作用;(3)為少兒提供2歲半至14歲的係統性音樂培訓課程,重視教育的規範性;(4)不是讓幼兒機械地彈奏樂器,而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強調創造力,鼓勵少兒表現出自己所感受的音樂。(5)重視對包括聽、唱、彈、讀譜、音樂創造力在內的綜合音樂能力的培養,不單純強調演奏技巧。以下對上述五個特點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1)適齡教育是指根據兒童不同年齡段的能力發展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能力培養

與其他幼兒早期音樂教育不同,雅馬哈尤其重視對孩子聽、唱能力的培養,強調用耳朵學習,而並非一開始就強調讀譜、彈奏能力的訓練。

(2)小組授課是雅馬哈堅持推行的教學方法,也是與中國一般的少兒音樂教育理念的主要不同之處。通過下麵的引文可以明顯看到兩種不同教學方法間的差異。「成果主義からか、個人レッスンを希望される方も多く、最初はグループレッスンに戸惑われるようですが、一度その良さを理解すると、ずっと通い続けてくださるようです」也許是受到了注重結果的思想的影響,很多(中國——筆者注)家長對小組授課的方式感到疑惑,希望讓孩子接受一對一的單獨教育,但是在家長們理解了小組授課的益處之後,會讓孩子接受雅馬哈的長期教育,筆者譯]。與一對一的個別課教育方式相比,雅馬哈強調培養少兒的“共感”能力,通過小組授課的方式增強少兒的協調力、對音樂的綜合感受力、培養責任感,讓他們在集體中享受更多的音樂的快樂。

(3)係統性音樂培訓體現在雅馬哈為兒童設計了從2歲到14歲的音樂培訓體係。在每個課程結束後以及各個階段都設有雅馬哈製定的升級考試,為兒童音樂能力的成長做出方向性的指示。全世界的雅馬哈音樂中心采用統一的教材,雅馬哈為每個階段的教學提供了詳細的教學素材,甚至細化到唱歌曲時所伴隨的身體動作。所以,少兒在任何一家雅馬哈音樂中心都可以接受到規範的音樂教育,同一課型教師水平的差異較小。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內少兒的特點,調整教學速度,對教學素材進行組合,但是必須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

(4)中國國內的少兒音樂教育重視的是讓少兒按照要求演奏樂曲,但是雅馬哈則強調少兒在整個音樂學習過程中創造性地表現自身對於音樂的感受。根據不同年齡段能力發展的特點,對於創造力的培養有不同的要求。以4-5歲的幼兒課程為例,要求兒童在經過2年共80次的學習後,可以自己為簡單的曲調配上伴奏進行演奏。

(5)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單純強調技能的培養。對於希望讓孩子由小組課改為上一對一個別課的父母,雅馬哈的工作人員會反複強調:個別課隻是單純提高演奏技巧,缺乏對綜合音樂能力的培養,個別課應該作為小組課之外的額外技巧提高部分,而不應該取代小組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