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電視藝術的生態觀念(1 / 3)

丁海宴

從形態上看電視,電視明顯的標誌是“綜合。”

影視理論界,有個理直氣壯的說法叫“電視是綜合的藝術。”我也曾在自己的拙作《電視藝術的觀念》中這樣寫道:“電視是普遍的濃縮,又是個別的放大。電視是最廣泛的,也是最具體的。電視是個人的,也是每一個人的。電視不是電影,不是音樂,不是舞蹈,不是繪畫。電視藝術卻是電影、音樂、繪畫、舞蹈的綜合。”[50]

其實,嚴格地講,“綜合”隻是電視的一種表麵形態,一種並不學術的說法,起碼不是一種本質的界定。我們知道,“綜合”的意思是指集中、彙總、聚攏。但是,電視藝術的含義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多種手段、多種方式、多種知識、多種形態的集中、彙總和聚攏。

確切地講,“綜合”隻是電視的外在形態,而不是電視的觀念形態。真正電視藝術的觀念,應該是“生態的綜合”觀念。無視生態的綜合,隻是給予電視一個外形,隻有生態的綜合,才是有血有肉的電視。

按照當代生態學的觀點,生命的繁衍生長是靠不同物種之間的共生和互生來支撐的。正如美國科學院院士劉易斯所說,地球上的微生物“大多數不能單獨培養。它們在密集的、相互依賴的群體中共同生活,彼此營養和維持對方的生存環境,通過一個複雜的化學信號係統調整著不同物種間數量的平衡。生物結成群落,群落結成生態係統,生態係統結成生物圈,是這個世界存在的真相”[51]。世界本不是物種間的群聚,而是物種間有機的結合。群體是個人的群體,個體是群體的個體。

按照人類倫理學的說法,人類認為有益和無益的物種,都有其本身的存在價值。多種價值的共生,才是價值體係的原貌。所以“生態學主要觀察的是一個群體中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建立起一套由低級形式到高級形式的等級序列”[52]。

就具體的藝術而言,在每一部繪畫作品中,局部不但影響著整體,而且也影響著其他任何一部分。所謂“增之一分太多,減之一分太少”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在電視藝術中同樣會有如此感受:一句廣告語,可以讓整個欄目生輝;也會因為一個鏡頭的失誤,使整個影片受損。藝術生態觀念的根本原則,一定是“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電視藝術就其根本性質而言,不是多種手段、多種方式、多種知識、多種形態的集中、彙總和聚攏,而是要在多種手段、多種方式、多種知識、多種形態的互動和碰撞中,產生出新的樣式,拓展出新的含義。隻有這樣,電視藝術才能具有自身的個性,電視藝術的概念才是一個獨立的概念。從某種意義上說,綜合的生態化,構建起了電視藝術的本質。

下麵從四個方麵詳細論述:

一、平衡而非平等

平等的意思,常常是表示數量上、大小上、重量上、麵積上的相互等同。比如,10斤米,兩人各五斤;10畝地,兩人各五畝;10個蘋果,兩人各五個。相互各占一半,各自不多不少。但是,平衡的意思就不是這樣了,10斤米,大人分七斤,小孩分三斤;10畝地,種植能力強的分七畝,種植能力弱的分三畝;10個蘋果,能吃的分七個,不能吃的分三個。雖然數量上、麵積上、重量上互不相等,可整體上是平衡的。因為平衡不是數量上、大小上、重量上、麵積上相互等同的概念,而是整體上、感受上、心理上不傾斜、不凹凸的概念。一幅照片黑色與白色均等是一種平衡,黑多白少同樣可以形成平衡。如升起的月亮(隻是一個小小的亮點)與大麵積的崇山峻嶺(大麵積的暗部)其麵積大小無法相等,然而,視覺的感受上卻是平衡的,就是說,芝麻大的亮點,可以與西瓜大的陰影保持平衡。一件小事足以震驚世界,十年曆史卻可以轉瞬即逝;一件小事可以轉變曆史的進程,十年曆史卻可以反應平平。大和小、高和矮、長和短的關係不僅是絕對量的關係,還可以是相對量(感受的、情感的、心理的)的關係。感受的多少不一定是數量的多少,心理的輕重不一定是重量的多少。一句詩情,在心理上的位置,可以勝過一本小說。一種思戀,則無法用千金置換。

我們知道,電視藝術創作的元素和手段是多元的:包括聲音(人聲、自然音響、音樂)、活動畫麵、圖片和文字。毋庸置疑,每一種元素和手段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性,即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征。電視藝術創作就是對這些元素和手段的整體把握和綜合駕馭。元素和手段的綜合利用與處理,不一定是平等的,而卻應該是平衡的。比如,選用一分鍾畫麵,不一定要配上一分鍾聲音或一分鍾文字;相反,隻有二十秒鍾聲音或文字,同樣可以構成聲畫之間滿意的效果、新奇的關係。舉例來說,一幅母親悲傷的特寫畫麵(二十秒鍾),隻配有兩聲槍響(兩秒鍾),就足以揭示出悲傷中蘊涵的意義。甚至一幅哭喊的孩子的全景畫麵(一分鍾),沒有任何聲音(靜場),其效果甚至比加進任何聲音都具有心靈的震撼力。顯然,元素和手段之間的關係不是平等的綜合關係,而是平衡的生態關係。具體來說就是,有聲是讓無形更具形象性;無聲是讓有形更具聲音性。聲與形、形與聲之間是一種有機的整體關係,二者的結合不是平分秋色,保持長度上、多少上的平等,而是相互間整體效果和感受上的平衡。物質的“一”不等於感受的“一”,五個蘋果減少一個,還剩四個。但一句詩會因為一個“字”意境全無或精彩異常。

綜合的關係強調的是個體之間的並列、聚集關係,而生態的綜合關係則強調的是個體與整體的共生關係。電視藝術的多種元素和手段顯然是共處一個“生態圈”中,元素與元素的結合,不是元素之間個體的事,而是整體的事。原因在於,每一元素的特性展示,並不取決於這一元素本身,而隻能產生於整體感受的效果之中。也就是說,“特性”的意義和價值,取決於整體的意義和價值。沒有整體的意義和效果,便沒有個體的價值展示。個體是整體的個體,整體又是個體的整體。具體來說,每一畫麵的處理和聲音的利用,都與其產生的整體效果相關。比如,歡快的畫麵可以配上歡快的笑聲,也可以加進憂傷的音樂。前者是一種整體效果(聲畫對位),後者也是一種整體效果(聲畫對立),要選擇前者,就不能加進音樂,反之,要選擇後者,就必須去掉笑聲,因為整體的效果,決定著個體的取舍和個體的容量。當然,個體與整體又是相互滲透、互為因果的,個體又可以改變整體的含義,沒有個體的多種組合便沒有整體的多種效果。自然,每一種整體效果的產生都會影響個體特性的展示,甚至涉及到個體特性的含義的重新領悟。如上所述,“憂傷音樂”配上歡快畫麵,使人們感受到了“歡快笑聲”中無法領悟到的意味,致使畫麵變得多意了,聲音變得新奇了。

必須強調的是,整體是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基本要素的集合。也就是說,整體不是簡單地產生於多種元素之間平等相加,而是產生於多種元素之間有機的構成。綜合的效果不是理想的整體效果,生態的綜合效果才是理想的整體效果。因為,“特性”的意義來自整體。各部分的特性隻能產生於部分與整體的相互作用中。一段畫麵是一種信息的傳達,畫麵上疊上一段文字,既可以拓展畫麵的含義,又可以詮釋畫麵的內容,再加進一段內容豐富的解說,此時的整體效果是各部分要素相加所無法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