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如何應用?(1 / 1)

載人航天器在太空飛行期間,空間導航設施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航天交通網的“路標”。空間導航的主要任務是監測航天器距目標的距離、飛行速度以及飛行方向的偏差,導航工作最主要是進行跟蹤測量。

空間導航和地麵導航不同,地麵導航飛行器的飛行軌道是預先設定好的,在飛行器飛行過程中通過各種儀器描繪出它實際的飛行軌道,然後對比其預先測定的軌道模型,及時修正飛行器的飛行姿態,這樣就可以完成預定的任務。

載人航天器在飛行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將采用不同的空間導航方法。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在航天器地麵控製飛行期間,可采用無線電測距和基線測量法測速。航天器可以采用慣性測量裝置、空間六分儀和光學星圖表,使航天員時刻都能知道自己的飛行狀態。

載人航天器在軌道對接時,要進行機動飛行,時刻調整偏差,這時主要采用無線電測距和航天員目視跟蹤。

航天器在降落過程中可采用雷達測距和多普勒測速,向地麵降落時可以采用著陸輔助設備。

航天器在大多數階段都要靠地麵導航設備來導航,美國宇航局主要依靠地麵雷達進行跟蹤測試,然後再根據信號計算航天器飛行的距離,其精度可以精確到幾米。

導航衛星是在軌道上運行的,飛行器不可能在任何時刻都能用雷達測到導航衛星,這就需要進行網絡式的導航。美國研製的衛星導航係統采用均勻分布在軌道平麵上的24顆衛星組成的3個衛星網來進行導航。這樣,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能同時看到6顆導航衛星,飛行器就可隨時隨地用它來進行導航了。它的導航定位距離誤差在6米~9米之內,測出的速度誤差小於0.6米/秒,定位所需的時間不超過1分鍾。

衛星導航這種先進的導航手段,非常適用於對天上、陸上、水上、水下的航行工具的導航,被譽為太空的“指南針”。